謝玉琴
【摘要】反思目前中小學班級建設管理,不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影響了學生個體與集體的和諧發(fā)展。隨著教育的發(fā)展,教育觀念的更新,如何使學習過程與學習目標整合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幸福和成長快樂的思想正在贏得共識。對學校教育而言,以班集體建設活動為內涵,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勢。
【關鍵詞】班集體 建設管理 現(xiàn)狀 對策
一、問題的提出
目前,我國現(xiàn)有的學校班級制度、管理方式、集體模式、班級評價方式都是與傳統(tǒng)的教育觀相適應的。隨著新課程實施的不斷深入,新課程倡導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必然與現(xiàn)有的班級制度和集體教育管理模式發(fā)生沖突。反思目前中小學班級教育管理的基本特征,不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而是以“教師為中心、管理為中心、教學為中心”。這樣的教育理念,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fā)揮,影響了學生個體與集體的和諧發(fā)展。
為此,小學班集體建設,受到教育者的普遍重視。如何使學習過程與學習目標整合在成長過程中,體驗幸福和成長快樂的思想正在贏得共識。對學校教育而言,以班集體建設活動為內涵,實現(xiàn)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是教育發(fā)展的趨勢。
二、小學班集體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班主任隊伍建設不夠專業(yè)化
目前的班主任專業(yè)水平有待提高。只靠班主任實踐中的摸索和積累,沒有科學理論的指導。
2.班級自主管理制度不健全
調查問卷了解到,班級自主管理制度沒有隨時完善、執(zhí)行,使學生在自主管理中迷失方向。
3.班級自主管理評價缺乏科學性
學校對班主任工作的評價,主要看學生的學習成績、班級的衛(wèi)生紀律情況,最注重的就是期末考試成績狀況來評價班主任。這種評價體系,導致班主任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學生成績和日常管理上。
4.班主任管理方法簡單化
從調查問卷中了解到,批評是班主任教育學生的主要方式,但沒有從根本上讓學生理解,自己犯下的錯誤、造成的不良影響及如何改進等。這種單調的教育方式既不能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又不能激發(fā)學生自主管理意識。
三、班集體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多年來,研究者一直在小學從事班主任及科任教學工作,對班集體建設無論在實踐探索領域,還是理論研究方面進行了深入的學習、研究與實踐、思考與反思,研究者認為,抓好班集體建設,需加強和改善以下工作。
(一)提升班主任的專業(yè)化綜合素質
一所學校的辦學質量、學校風氣、學生面貌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校各個班級的運行狀態(tài),而班集體建設與班主任的專業(yè)素質密切相關。對班主任在專業(yè)知識、專業(yè)技能、專業(yè)道德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這就決定了班主任崗位的專業(yè)性。為了使班主任盡到教書育人的職責,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一是學校給班主任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定期組織培訓、專家座談會、同行經驗交流等形式,向班主任傳授科學的班級管理和教育理念。二是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提高自身專業(yè)能力和自身素養(yǎng)的重要性。通過不斷地學習完善自己。三是班主任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通過給予學生充分的關心、耐心、責任心和細心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四是教師要注重自身形象,以身示教,用人格魅力影響學生。
(二)制定班集體自主奮斗目標
班集體的目標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也是學生所期望的,教師必須充分發(fā)揮目標的引導作用。如專心聽講、大膽提問、課間進出教室有秩序、說話文明、待人有禮貌、熱愛集體等。在制定、執(zhí)行內容過程中,調動全班學生積極參與,明確目標內容,促進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
(三)培養(yǎng)班集體的核心力量
班集體的核心是由班干部組成的班委會。班干部是全班成員為實現(xiàn)班級目標而努力的帶頭人,同時也是班主任開展工作的得力助手。選拔、培養(yǎng)班干部要號召全員參與;定期教育;安排輪值班長,開展活動鍛煉班干部。在班干部的培養(yǎng)中著重做到以下幾方面:
首先,班主任采用民主投票、綜合評價的方式對班級干部選舉和任用。選舉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其次,班主任要有計劃地精心培養(yǎng)班干部的責任感。要讓班干部明確同學選你當班干部說明了什么?我為什么要當班干部?借此教育班干部要珍惜同學的信任,服務主動,以身作則。每周組織一次班干部例會明確各自的職責所在,明確分工,總結上周出現(xiàn)的不良現(xiàn)象和優(yōu)秀表現(xiàn),為下周工作做好部署。再次,教師要放手讓班干部自主管理,培養(yǎng)班干部自主管理的能力,一支成熟的班干部需要不斷的磨練,教師要適時地給予班干部一些執(zhí)行方案的指導和監(jiān)督,以便班干部能夠順利地自主管理好班級。最后,班主任要適當?shù)貛椭喔刹繕淞⑼牛逃龑W生尊重班干部,服從班干部的領導。當班干部工作失誤時,誠懇地批評教育,促進班干部工作能力的提高。
(四)大力開展各項班集體活動
活動對于中小學生而言,是了解社會和自然的一條主要途徑。班集體活動是創(chuàng)建班集體的凝聚力,全面素質的提高必須依靠豐富多彩的活動。
1.積極參與學校活動,激勵集體榮譽感。學?;顒訛閷W生展示集體力量的機會。借助學校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
2.用心組織班隊活動,靠活動引導正確導向。班隊活動是班級風氣導向的重要活動。針對班級的現(xiàn)象,適時地正確引導,有效地引導集體的正確輿論,提高班集體的教育成效。
3.引導家長出力,借助家長教育資源。教師要挖掘家長的教育資源,為教育服務。請家長自愿以不同的方式,申報活動,引導家長主動參與學校的教育過程,達到家、校和社會共同關注教育問題。
4.創(chuàng)造條件,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目前的孩子精神世界不夠充實,教師要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系列有價值、有意義的校本教材活動,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五)建立科學的班級管理評價體系
建立科學的班級管理評價體系是促進班主任專業(yè)化發(fā)展的動力,只有通過實事求是的評價,才能促進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提高。學校對班主任的評價,一是要制定符合本校實際的調查問卷,通過問卷的形式向學生和家長了解學校對班主任評價,并且讓學生、家長明確評價的目的和意義是為了促進班主任工作水平的提高。確保評價的制定和實施趨于科學合理。二是學校的制定標準不能一成不變的,要與時俱進,隨時調整。評價方案讓班主任心理要接受,積極配合評價工作,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三是學校及時反饋,將評價結果反饋給班主任。班主任進行工作的反思,提高認識,改進不足,促使班主任認識到提高班主任水平的重要性。班主任對學生的評價,圍繞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理念,藝術特長的發(fā)展,個性的發(fā)展,全面地評價學生,要建立教師、同學、家長、學生本人共同參與的階段性的綜合素質檔案,促使學生得到全面地發(fā)展。
四、結語
本研究以本校四、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通過問卷調查,全面了解了小學班集體建設的現(xiàn)狀,深入分析了影響班集體建設的因素。以普遍性問題為例,分析了當前小學班集體建設存在問題及原因,提出改善班集體建設的有效對策。然而,研究過程中本人深刻認識到,班集體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影響班集體建設的其它因素,有待于以后進一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胡麟祥,新課城期待充滿活力的班集體[J].中國德育,2007,(02).
[2]黃正平,班主任專業(yè)化:班集體建設的關鍵[J].中國德育,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