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簡豪 薛鼎軒
分類垃圾箱現(xiàn)在已經普及到了街頭巷尾。通過觀察城市中的垃圾箱,我們發(fā)現(xiàn)往往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分類垃圾箱中的一格垃圾滿溢,而另一格內的垃圾不多,造成回收空間的浪費。因此我們想設計一種節(jié)約空間的垃圾箱。這個作品的靈感來源于我們暑假在美國借住一戶人家時,幫主人做家務的經歷——踩踏易拉罐。
圖1為垃圾箱的整體效果圖,主要由壓縮機構、移動隔板分區(qū)、內箱構成。每個回收箱內有前后兩個回收區(qū),用隔板隔開。對于易拉罐、塑料瓶等垃圾可以先壓縮后回收,其他垃圾正?;厥铡M斗趴谝擦碜鰳俗R,便于人們分類投放垃圾。
壓縮機構主要部件如圖2所示。易拉罐被投入垃圾箱后,進入壓縮筒。人腳踩踏板,帶動升降驅動桿實現(xiàn)壓板和擺動桿在壓縮筒內的擠壓運動,壓縮易拉罐。壓縮后的易拉罐從壓縮筒外端下部的豁口處落入相應分區(qū)的垃圾袋中,同時壓縮機構在彈簧的作用下恢復原位。為了保證壓縮的安全和有效,左邊易拉罐壓板在垃圾箱外露部分有“安全帽檐”,以防止易拉罐在壓縮過程中被彈出(如圖3);右邊塑料瓶壓板設計成“漏斗”形,以防止塑料瓶在壓縮過程中被彈出(圖4)。因為有的塑料瓶帶瓶蓋或瓶內還有余水,不能直接壓縮,于是在壓板對面的擋板上增設三個排氣短針,讓塑料瓶排氣排水后再壓縮(圖5)。
垃圾內箱通過隔板進行分區(qū)(圖6)。內箱的移動隔板為自驅動,即量多側的垃圾自動擠壓移動隔板向垃圾量少側移動。軸承輪安裝在移動隔板上下左右四端,置于限位滑槽中。移動隔板高度略小于內箱的高度。每個內箱口有兩個尺寸固定的垃圾袋套口,便于套垃圾袋。抽拉把手的安裝位置距離地面大約30厘米,方便環(huán)衛(wèi)工人抽取、推拉內箱。
專家說:這是環(huán)保主題的機械工程類課題,設計者對于安全控制的細節(jié)考慮非常周到。比如設計“安全帽檐”以防止易拉罐在壓縮過程中彈出;針對水瓶帶蓋和儲水的情況設計了短針給瓶身打孔。特別是考慮到環(huán)衛(wèi)工人的使用便利對把手尺寸進行設計,可見他們具有產品設計師的品質,在此點贊。周全的設計需要實踐。機械結構是否可靠?主體材料的材質如何選擇?移動隔板如何實現(xiàn)自驅動?這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