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和睦家庭興旺,夫妻爭吵損害健康。人際關系研究國際協會科羅拉多年會上公布的一項最新研究發(fā)現,與配偶爭吵對男性健康造成的損害更大,更容易發(fā)生頭痛和失眠。
美國內華達大學和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對373對已婚夫婦展開為期16年的追蹤研究。參試夫婦分別于婚后1年、3年、7年和16年接受問卷調查,詢問“在過去一年里,夫妻在金錢、孩子、宗教、姻親關系、家務事以及休閑娛樂六個方面是否出現過分歧和爭吵”。問題還包括:參試者健康狀況如何?工作是否受到干擾?是否能夠順利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是否有睡眠困難?是否感到緊張和煩躁?是否受到頭痛困擾?等等。參試者的健康狀況以5分計算,得分越高越健康。結果發(fā)現,沖突發(fā)生率較低的夫婦一開始時健康得分4.07分,而沖突發(fā)生率較高的夫婦健康得分一開始就更低,平均3.86分。進一步分析顯示,夫妻爭吵對妻子的健康沒有明顯的不良影響,但是丈夫卻更可能出現頭痛、睡眠困難和免疫力下降等問題。
新研究負責人,內華達大學研究員羅希·施拉沃特表示,夫妻在有關孩子、金錢和姻親等問題上的爭論會明顯增加壓力激素,這可能也是導致男性健康損害的關鍵。
來源《家庭醫(yī)藥》
隨意坐著時,兩腿膝蓋通常是向外張開的。把腿并起來,就會感到肚子自然多了一股向內縮的力量。坐著的時候,一般人多會把重心壓在脊椎上,腹部、背部放松,身體和骨盆也會傾斜。
因此,久坐者往往肚子凸起、臀部變大,腰部贅肉松松垮垮。雙腿并攏時,腹部需要稍微施力,可以鍛煉無力的腹部、背部肌肉群。時間長了,體態(tài)也會變好,支撐起腹腔內的器官,改善凸出的小腹,讓人看起來更精神。如果擔心一埋頭工作,就忘記并攏雙腿,可以夾一張紙在兩腿中間提醒自己。
來源《老人報》
牙刷是日常生活的必備品,可有人用了沒多久,牙刷毛就“開花”了。很多人說這是刷牙用力太大、姿勢不對造成的。其實,剛用沒多久的牙刷就“開花”,與刷毛的材質有很大關系。
目前的刷毛多用尼龍絲制成。具體來說,可分為普通絲和杜邦絲。杜邦絲彈性較好,不容易倒;而普通的尼龍絲彈性不好,容易“開花”。平日里在購買牙刷時,最好挑選杜邦絲的,能幫助有效清除牙齒上的牙菌斑和細菌,不會刺激牙齦、傷害牙齒。
如果牙刷使用了兩三個月后“開花”,屬于正?,F象,但這時一定要換新的?!伴_花”的牙刷不僅細菌叢生,用它刷牙越刷越臟,而且還會損傷牙齦。
除了“開花”變形,牙刷底部出現污垢,刷毛根部發(fā)黑,也要及時更換,這樣的舊牙刷清潔能力變差,不能很好地保障牙齒健康和衛(wèi)生。一般情況下,建議3個月更換牙刷。但如果毛絲沒有變形,牙刷保持得很清潔,也可適當延長使用時間。
來源《北京晨報》
如今,不少美容院都有“保養(yǎng)卵巢”的服務項目,但大部分都是噱頭而且沒有資質,一旦操作不當反而引發(fā)健康問題。下面,為大家介紹一個簡單實用的操作方法來保養(yǎng)卵巢——足部刮痧法。
具體方法是:按摩前準備一盆60攝氏度左右的溫水,泡腳15分鐘,水量要能蓋住腳踝;擦干雙腳,在三陰交(內踝尖上直上3寸)、太溪(內踝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太沖(第一、二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三穴及足跟部涂上精油或按摩油,用砭石刮痧板的鈍尾端揉按上述穴位,每個穴位30~50次,用力大小以每個穴位自覺酸脹為度,足跟部(作用于足跟的生殖腺反射區(qū))可適當多刮。15~20天為1療程。
從中醫(yī)經絡理論來講,三陰交、太溪、太沖分別是足太陰脾經、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3條經絡上的重要穴位,脾為先天之本,腎為后天之本,肝經循行繞陰器,3條經絡均與女性卵巢息息相關。而人體足部與所有器官都有神經延接,足跟部就是生殖腺所在位置,當出現異常時,足跟部反射區(qū)就會有結晶沉積,出現疼痛的癥狀。適當刺激足跟部,可加快排除沉積在組織周圍的毒素和廢物,從而達到保養(yǎng)卵巢的作用。
來源《生命時報》
入秋后天氣干燥,指甲旁的倒刺又悄悄“露頭”了。一般來說,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角質層過度干燥,從皮膚表面剝離,最后形成了小刺樣的突起物。如果很久仍不愈合,就是缺乏維生素引起的。
長了倒刺,千萬不要粗暴地撕掉,否則容易皮膚撕裂、感染,嚴重者會導致甲溝炎。應該先用溫水浸泡有倒刺的手,等指甲及周圍皮膚變得柔軟后,再用小剪刀將凸出來的倒刺剪掉,然后抹護手霜。
日常護理時,每次洗完手使用護手霜,讓角質層保持濕潤狀態(tài)。并且注意涂抹均勻,尤其是指甲周圍要多抹抹,保證足夠濕潤。也可以用含維生素E的營養(yǎng)油按摩指甲四周及指關節(jié),幫助去除倒刺、軟化粗皮。
飲食上,缺乏維生素A、E、鋅及硒也會導致肌膚干燥,需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營養(yǎng)。蛋、芝士中含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E可由干果(特別是杏仁)、水果、綠色蔬菜等中獲取;海產、牛奶、蔬果則含有硒及鋅。
來源《婦女導刊》
電腦和手機為我們帶來便利,卻也埋下了健康隱患。頸椎病近年發(fā)病率明顯上升,并呈現低齡化趨勢,患者總是脖子發(fā)僵、發(fā)硬、酸脹、疼痛,頸部活動受限,仰頭、低頭、左右轉頭、左右偏頭范圍變小,不能達到“盡頭”。本期,為大家推薦一套“捉頦”導引,能有效緩解頸椎痛。
頸椎病在古代屬于骨痹,是由于肌肉筋骨勞損贏弱,加上風寒濕邪入侵,導致氣血凝滯,筋骨肉失養(yǎng),代償性增生、粘連等麻煩不斷?!白筋W”導引出自《諸病源候論》:“一手長舒,令掌仰,一手提頦,挽之向外,一時極勢,二七。左右亦然。手不動,兩向側極勢急挽之,二七。去頸骨急強,頭風腦旋”。捉頦就是捉住下巴頦,二七指重復兩個七拍。
具體做法:1.左手向左側舒展平伸,掌心向上,右手抓下巴頦,慢慢向右轉頭,直到極限,略停2秒,再緩慢將頭轉正,重復7次。2.右手向右側舒展平伸,掌心向上,左手握住下巴頦,動作一樣,只是捉頦轉頭的方向相反,做7次。這套動作不僅能自我牽引頸椎,還能促進頸椎小關節(jié)復位。
來源《廣州日報》
腫瘤是威脅人類健康的大敵,溫泉水療作為康復治療的重要手段,對腫瘤患者的康復有著積極作用。
溫泉水療可通過溫熱作用和靜水水壓,改善人們的血液循環(huán)、呼吸功能及消化系統(tǒng)功能,從而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和組織器官的營養(yǎng)供給。另外,水療法在改善情緒方面也有積極作用。
鑒于腫瘤患者病情的復雜性,患者在水療前,要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心肺功能測試、心理測試等。醫(yī)生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確定水療的具體治療處方。患者進行水療時,要嚴格遵從醫(yī)師及治療師的治療方案,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并定期進行檢查及功能評定。
來源《健康報》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小憩可能是緩解沖動、沮喪情緒的一種有效方法。
研究者的試驗表明,短時間小憩可以改善一個成年人對于情緒的控制。對那些需要較長清醒時間來解決困難和復雜問題的人來說,小憩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方式。研究者還稱,小憩對于提高工作的安全性也是一種劃算并且簡單的方式。
來源《醫(yī)學快報》
一項小型研究表明,片刻的午睡可以讓人減少沖動行為,改善人承受挫折的能力。
研究者發(fā)現,在午睡之前,每名參與者面對無法解決的任務時花的時間大致相同;但所有午睡過的人在能夠更長時間地面對自己的任務,而沒有午睡的參與者則更快地選擇了放棄。與沒有午睡的人相比,午睡組在評定自己的行為時普遍認為自己的沖動程度較低。研究者認為,這些結果有助于對如何充分利用午睡進行研究。
來源《紐約時報》
德國的專家發(fā)現,系領帶不利于腦部血液循環(huán)。領帶會壓迫頸靜脈和頸動脈,影響腦血管功能,從而對身體健康不利。研究人員選取了30名志愿者,其中15人被要求系上領帶接受電磁層析成像研究,另一半人則未系領帶。結果顯示,系領帶者的腦部血液循環(huán)嚴重下降。
來源《參考消息》
一項研究將英國各地的30位女性每晚睡覺時間,由8小時縮短為6小時。研究者們測試了她們的身體狀態(tài),檢測了她們的肌膚是否有毛孔擴大和黃褐斑等問題。結果顯示,僅僅一周的睡眠缺乏,就讓參與研究的女性的皺紋數量增加了45%,皮膚斑點增加了13%,皮膚上的細菌數量增加,皮膚變紅、變棕的區(qū)域也有擴大。研究者說,缺乏睡眠會導致皮質醇之類的壓力激素水平上升。
來源《雅虎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