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輝
【摘要】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說過“在教師手里操動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在他的眼中教師的職責就是關心、教育祖國未來的接班人。事實證明他并沒有說錯。教師在教育的過程中,著重對學生心理的關注,是現(xiàn)代教育中的重要一步,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從教學中的實際案例出發(fā),分析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心理健康關注的重要性。
【關鍵詞】班主任外來務工子女心理健康解決方案一、個案舉例
2010年8月下旬的某一天,是一年級新生報到、培訓的日子。我擔任一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在將近40名天真可愛的孩子當中,有一位叫小衡的男孩子引起了我的注意,他看起來又黑又瘦,又矮又小,看著他,就讓我想起了小時候看的電影當中有著可憐身世、悲慘遭遇的小男主角——“三毛”。在接下來的新生入學培訓中,他充分展現(xiàn)了他的“與眾不同”,在教室里,不管是我與他面對面的交流,或是面向全體提出要求,不會和我做任何的交流。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手里不停地抓著東西玩著,邊玩,嘴里邊不停地嘟囔著。接下來的觀察,更讓我吃驚,本認為他什么都沒聽進去,結果他當聽到我示范同學們怎樣把手放到桌上,身子坐直的時候,他竟突然發(fā)出一陣烏拉烏拉的大叫聲,把全班同學嚇了一跳,都用吃驚的眼神看著他。他說什么大家都沒聽清,我詢問他是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可他只是用眼角飛快地瞟了我一眼,又繼續(xù)低頭做自己的事情了。開學了,這個孩子的“與眾不同”更加明顯。他下課總是一個人孤獨地躲在角落里;上課隨意自言自語,誰也聽不懂他說些什么,也經常響起他不明原因的大吼聲;寫拼音字母時,別人都按照格式開始寫,他卻連寫在哪個格里都找不到,我趕緊手把手的幫他寫在格里,可我一轉身走一圈回來,他的字母又不知道寫到哪個格里了。
二、個案形成及原因分析
經過一段時間,我決定找他家長好好談一談,在交流中我了解了這個孩子的身世以及他行為舉止不同于其他孩子的原因。原來,這個孩子的母親是重癥精神病患者,就在他才只有7個月大的時候,爸爸擔心時不時犯病的母親會對孩子產生傷害,便帶著孩子從江蘇來到了青島。爸爸在青島沒有工作,只好一邊乞討,一邊撿破爛,勉強賺點奶粉錢。后來,爺倆入不敷出的生活境遇引起了南山社區(qū)領導的關注,就把社區(qū)的車庫租給小衡的爸爸,這樣一來,既解決了爺倆的生活溫飽問題,又有了容身之所。我聽到小衡爸爸的訴說,決定去他家家訪,親自到他家車庫看看。當我來到他家,眼前的一切讓我很吃驚,一間200多平米的房子里,堆滿了摩托車、自行車,靠墻那里有一個大約4平米的隔斷,里面正好塞上一張床,這就是爺倆睡覺的地方。寒冷的冬天到了,看到他平時穿得比較單薄,我為他送去御寒的棉衣棉褲。發(fā)現(xiàn)車庫的大門開著,因為有車主不時的來取車、停車,這門根本關不住。寒風一陣一陣的從大門直撲進來,整個200平米車庫里只有小衡身邊一個小小的電暖氣可以取暖,站在屋里的我不一會就凍得渾身冰涼。我緊盯著小衡的小瘦臉,眼睛濕潤了,眼前不禁浮現(xiàn)出他上課、下課時不同于正常孩子的言行舉止,我終于明白了,正是他從小這艱苦、閉塞的生活環(huán)境,使缺少母愛的小衡養(yǎng)成了這種孤僻、怪異的性格,形成了他嚴重自卑的心理,所以使小小年齡的他,早早學會了“低頭走路”。在那一刻,我在心里默默地說:“孩子,請你抬起頭來走路,老師和同學正伸出手用熱切的眼神看著你,請讓我們來幫助你!”
三、個案處理
1.用愛呵護脆弱的心靈,安撫他不安的心靈。平常下課時,我經常拉著他的手和他說話,用微笑耐心的一遍遍告訴他:“小衡,你的眼睛大大的,長的真好看,所以和別人說話的時候,記得要抬起頭來,看著別人的眼睛呀!”站隊時,把找不到位置的他手把手領進隊伍站好;畢竟是一年級的孩子小,有些不太不懂事,對一些有些看不起小衡,甚至對他進行人身攻擊的孩子及時進行批評教育,我努力說服全班同學像關心小弟弟一樣的對待他;發(fā)現(xiàn)他的學習用品不夠用了,趕緊給他買來新的;吃午飯時,我把自己飯盒里好吃的留給他吃;課間,把孤獨的他帶到同學們中間來,和大家一起做游戲……這些無微不至的關懷逐漸感動了他,慢慢的,他終于學會抬起頭來走路了,也經??吹剿抡n時和同學玩耍的身影了,微笑也時常悄悄地掛在他的臉上。
2.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觀察我發(fā)現(xiàn),這個孩子本身的智力情況并不像他學習成績那樣表現(xiàn)出來的那么低,他不盡如人意的學習成績,實際上是受到自身生活能力的制約而造成的。因此,在學習中,我也經常利用課間給他補習功課。還給安排了一位能力較強的孩子和他同位,在老師和同位的幫助下,引導他慢慢學會收拾書包,整理桌面,下課及時做好課前準備,按時記作業(yè),學習時遇到困難,同位也會及時給予幫助等等。在此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有一點點的進步,就趕緊給予他真誠的表揚。幫助他慢慢樹立自信的同時,逐步提高自理能力。
3.從心里暗示入手,引導他學會正確的評價自己。長期以來的“流浪”生活讓他產生自卑心里,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生活中,他總認為別人都比他棒,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其實和別人一樣。為了給他扭轉這種固有的心理狀態(tài),我用空余的時間利用思想的潛移默化幫助他改變心理狀態(tài),形成正確的看待自己的意識。如下課的時候,我和同學一起跳繩,看到他在旁邊羨慕的看著,心里肯定認為自己不行,老師不可能和他跳繩。我也知道,他身體協(xié)調性確實較差,的確不會跳繩。但是我仍然親切的招呼他:“來,小衡,和老師一起跳繩吧!”他不好意思的走過來,好不容易跳起來,但是和我搖繩節(jié)奏根本就不合拍,跳了好幾分鐘,也沒跳成一個。看他有些沮喪退縮的樣子,我就很平靜的說:“你才上一年級,年齡這么小,能跳成這樣很好啊,很多同學和你一樣都不會跳,沒關系,老師慢慢帶著你,時間久了就會了”,這就是我對他的心理暗示,讓他明白,學習的過程是必要的,受到打擊要堅持!聽到這句話,他先是不相信似的緊緊盯住我看了幾秒鐘,看著我眼里的真誠,微笑才開始慢慢在他臉上綻放。
就在小衡的學習成績和自理能力進步越來越大的時候,有一天,學校領導找到我,因為記者了解到我們學校對外來務工子女的教育教學工作扎實有效,所以要跟蹤采訪教師對外來務工子女的家訪工作。聽到這個消息,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小衡,這件事可以促進小衡正確評價自己??!我趕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爸爸。果然,記者跟蹤家訪的第二天,報紙上就用較大的版面登出了這次家訪的內容。之后,我發(fā)現(xiàn)小衡變化真的很大,不僅有了自信,就連學習成績也突飛猛進。很多學生家長也注意到了小衡家的狀況,主動地去幫助小衡爸爸分擔,并幫忙照顧小衡的學習生活。
四、個案效果
經過兩年的努力,小衡同學從一年級考試不及格,寫拼音找不到格,聽不明白作業(yè),到現(xiàn)在考試達到A級;從一年級不會與他人交流,下課只有他孤單一人沒有同學陪伴的他,到現(xiàn)在和同學相處愉快;從一年級認為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總是低頭走路的他,到現(xiàn)在每天充滿自信,臉上掛滿笑容……
五、個案心得體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里抬起頭來走路。教育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善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喚醒孩子沉睡的心靈,鼓舞自信心,激勵他從自我封閉的心理走出真正的自我。
參考文獻:
[1 ]易凌峰.國外心理教育的發(fā)展對我國當前心理教育的啟示 [J ].西南師范大學學報,2000,(04) :89.
[2 ]實施積極心理教育的思考 [J ].中國教育學刊,2006,(04) :52.
[3 ]張彥君.學校心理教育理念重建:積極心理教育 [J ].河南社會科學,2016,(07)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