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嚴子?。ń夥湃請笥浾撸?編輯/易可
2018年春節(jié)期間,我和夫人一起去了云南自駕旅游,然后從西雙版納的磨憨口岸出境,再到老撾北部。盡管遭遇寒流,天氣不理想,但老撾之行還是頗有收獲,尤其在瑯勃拉邦觀賞了僧侶集體上街托缽化緣盛景、到豐沙里鉆山溝探尋神秘阿卡族人生活以及一路所見所聞,都令我印象深刻。
二十多年前,多數(shù)中國人去東南亞旅游只是新馬泰,而地處東南亞內(nèi)陸的老撾,卻宛如一顆丟失的明珠,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似乎被人們遺忘。近年來,隨著老撾旅游的開放,這個至今仍是欠發(fā)達的國家,也逐漸成為中國旅游者向往的熱門目的地。那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古色古香的廟宇,還有友善的人民。
到老撾一周,印象最深的,一是寺廟多,這是“老撾特色”;二是在北部山區(qū)還能找到原始村落,那里的阿卡族人似乎仍在刀耕火種;三是交通落后,一條全長一千四百多千米的13號公路,幾乎縱貫老撾全境,但這條主干道只是條二級公路。
可愛的瑯勃拉邦,是東南亞最迷人的地方之一。她坐落在湄公河和南康河的神圣交匯處,擁有上千年的歷史文化,且到處彌漫傳統(tǒng)浪漫的氣息,是老撾現(xiàn)存最古老的一個城鎮(zhèn)?,槻钣?995年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
光西瀑布位于瑯勃拉邦西南29千米處,是老撾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多層疊瀑、碧綠深潭和美麗的參天大樹,幾乎可以涵蓋光西瀑布的全部。光西瀑布在不同的季節(jié),擁有不同的美,旱季時是纖細秀雅精致的美,雨季則氣勢磅礴,十分壯觀。我兩次到光西瀑布拍攝,頭一次抵達是當天下午,我們遇到了大太陽,由于瀑布是西高東低,所以下午拍攝光西瀑布是逆光深背景,用慢門拍出瀑布水花和水霧。值得一提的是,我還遇到了一位擁有一頭漂亮金色長發(fā)的荷蘭美女,當時她和她的朋友在瀑布水池中玩耍。這位好說話的姑娘,在我的邀請下,一口氣連續(xù)做了三組水中甩頭發(fā)的動作,讓我拍得很過癮。這位漂亮姑娘確實活潑開朗,她對我拍的照片很滿意,留下E-mail地址,當晚我就把最好的一張發(fā)給了她。在瑯勃拉邦,歐洲和韓國游客居多,在光西瀑布更是如此。
喜歡光西瀑布,一是因為瀑布隱匿在密林中,且層層疊疊,有高低落差,游玩和觀賞性都很強;二是瀑布落水處,是類似于我國九寨溝黃龍和云南麗江白水臺等的鈣化池,在合適的光照下,色彩艷麗;三是這個景點范圍不大,幾個瀑布距離很近,走快點,半個小時都要不了,所以老少皆宜,玩起來很舒服。
在光西瀑布的林子里拍到的曼陀羅花,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夕顏等,有劇毒,其中的東莨菪堿成分,可使肌肉松弛,汗腺分泌受抑制,所以古人將此藥取名為“蒙汗藥”,確實名至實歸。據(jù)說中醫(yī)還以曼陀羅芹為主制成麻醉劑。
瑯勃拉邦的皇宮修建于1904年,宮殿融合了老撾傳統(tǒng)建筑風貌與法國藝術(shù)風格?;蕦m博物館對面就是普西山,游客可以從北側(cè)上山并從南側(cè)下來,山上是俯瞰城市、觀賞日落的好地方。香通寺是瑯勃拉邦最知名的寺院,大殿修建于1560年,屋頂?shù)痛?、斜掠地面,西墻上還有一幅用馬賽克拼圖的“生命之樹”,極受人尊崇。據(jù)說香通寺是老撾新年最重要的慶祝地點之一。
從磨憨口岸進入老撾,我們驅(qū)車走13號公路,在路邊看到一所學校,時值中午,學生們似乎是吃完飯后,都在操場上休息和玩耍。由于受寒流影響,氣溫也很低,以至于孩子們都在各顯神通地烤火取暖。一些原本在教室里烤火的孩子,見我正在為他們拍照,紛紛探頭往外張望。這個教室狹長,里面放著幾排課桌椅,前面還有一塊木制的大黑板,黑板上有字跡,課桌兜里還放著學生們的書包書本??吹贸?,教室正在使用,但確實很簡陋。
老撾傳統(tǒng)體育項目是“滾球”,開展比較普及的還有藤球,但我叫不出眼前這種游戲的名稱?!扒颉笔怯貌伎p起來,不圓,里面或許填充米粒,有一定重量,但打在人身上不會很疼。游戲玩法分攻防兩組,中間無界線,但攻防兩邊都不會越界。擲球的姿勢有點像壘球,個別大孩子握球、引球、揮臂和抖腕的動作都有模有樣。還看到一位抱著嬰兒的學校老師還堅持在教學第一線。
我們沒時間到老撾首都萬象,只在萬榮住了一夜,目的就是觀賞有“小桂林”之稱的萬榮田園風光。有人形容觀賞萬榮,就是看“宏偉的喀斯特石灰?guī)r地貌從萬榮對面的水稻田里拔地而起”的景象。很幸運,從我們酒店房間的陽臺推開窗,拍攝到萬榮南松河邊標志性喀斯特地貌一景。
萬榮南松河的傍晚很繁忙,早晨也是熱鬧非凡,我們住的酒店正好在一個碼頭附近,清晨站在河邊,可以觀賞和拍攝到很多當?shù)氐娜宋木坝^。
在從烏多姆賽到豐沙里進山的半路,有個丁字路口,叫巴南內(nèi)村,那里有個長途汽車站。從那往東是孟夸,然后就出境到越南的奠邊府;往南可到烏多姆賽、瑯勃拉邦;往西是老撾的13號公路,再往北就到中國勐臘縣了。
巴南內(nèi)村邊的南帕河上有一條只能推自行車和走人的吱嘎作響的竹橋,過橋?qū)γ媸莻€淳樸的佧木族村莊,那里又是另一番風情。我們從烏多姆賽到瑯勃拉邦,再到萬榮,然后從萬榮折返,回到烏多姆賽,沿路我們邊玩邊拍,景致都很有特色。那些竹編為墻的茅草屋,隨著時代的變遷,估計用不了幾年,就將蕩然無存。
老撾鄉(xiāng)村與我國國內(nèi)邊遠山區(qū)村寨情景有點相似的是,青壯年都到山外頭的城市打工,村子里只剩下空巢老人與留守娃。此次,我們老撾行拍攝的最后階段,是到北部山區(qū)豐沙里周邊探尋和拍攝神秘的阿卡族人,也是我們此行的又一重頭戲。據(jù)記載,阿卡族來源于青藏高原,屬山地部落少數(shù)民族,因此阿卡族也有被稱為生活在“云端上的民族”。
阿卡族是哈尼族的一個支系,自稱阿卡。阿卡人又分為尖頭阿卡和平頭阿卡,生活在我國云南思茅市孟連縣境內(nèi)的阿卡人是人數(shù)不多的尖頭阿卡,而我此次在老撾北部山區(qū)拍到的,是平頭阿卡。阿卡族是個跨境民族,分布在中國云南南部(我國稱哈尼族)、緬甸東北撣邦、老撾北部、越南西北部和泰國。他們的語言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支。他們的祖先靠打獵為生,屬典型的高山山地民族。阿卡族人大多生活在被茂密森林掩蓋著的村寨,鮮為世人知曉。他們住低矮的茅草房,大多數(shù)人整天都光著腳,穿自織的土布衣裳。阿卡族女人穿長袍,長袍的袖口和襟邊都繡有花邊。頭戴高頂黑布帽,帽子上和胸前都有銀飾物點綴。阿卡族人有著奇異、神秘的文化和風情,因此又被譽為“東方的印第安人”。
我們這次只到了三個阿卡族村寨,其中有兩個村寨穿民族服裝的人還不多。只有一個遠離大路的南垓村,是村里一個會說一點英語的小伙子自告奮勇帶我們?nèi)サ?。村中絕大多數(shù)阿卡族婦女都穿民族服裝,我們?nèi)サ臅r候,正好有人在絞線,有人在喂豬,有人洗衣裳,那才是我真正想拍攝的原汁原味的阿卡人生活景象。在寨子里的一塊空地上,幾個阿卡族婦女正在忙碌著絞紗。看來那還是個比較麻煩的活兒,一兩個人還完成不了,所以要多幾個人幫忙。她們忙得很歡樂,我也拍得很開心。阿卡族婦女上山撿柴禾,使用的是小背簍,背簍的背帶上連著一塊像牛軛一樣的小木板,背帶套在額頭上,而重量則分擔在兩肩。無拘無束、簡單古樸是阿卡人的生存方式。傳統(tǒng)的刀耕火種,燒林開地種植旱稻,一季的莊稼收成只夠吃四個月,其余時間他們上山打獵或采摘野果和野山芋維持。
我們最后是走豐沙里最北邊的烏德,然后從云南西雙版納江城縣的勐康口岸入境回國。這是一次奇妙之旅,迷醉老撾,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