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堅華
結婚后,我和先生去德國杜塞爾多夫市政府辦理戶口事宜,女方婚后是否更改姓的問題被擺上了桌面。市政府的辦事人員不厭其煩地向我解釋:“你可以選擇隨夫姓,保留婚前的娘家姓,夫姓加娘家姓構成復姓。當然,你丈夫也可以選擇隨你姓?!?/p>
先生很早就跟我溝通過,先生的一個同事娶了一個古巴太太,可能因為社會主義國家都特別強調男女平等吧,古巴太太婚后堅決不隨夫姓。他倆的女兒是在古巴出生的,遵照女兒媽媽的意見,姓名是父姓加上母姓形成的復姓。這樣一來,一家三口就有三個不同的姓。德國人看得直搖頭。更麻煩的是,媽媽每次單獨帶女兒回古巴探親,都需要帶上證明母女關系的相關文件,父親通常也得陪同前往機場邊檢機構。這也很有意思。
“婚后全家一個姓,這體現(xiàn)了一個家庭的統(tǒng)一。”這代表了很多德國人的觀點。其實很多女人并不反對冠夫姓。再說,這的確也是個提醒——大家都是一家人了。
我同意隨夫姓,但也想保留自己的中國人特征,最后采取了雙冠姓(復姓)的做法。
回家的路上,先生見我一直若有所思,問我:“你認為婦女婚后保留自己的娘家姓就代表婦女社會地位提高、婦女解放得更徹底嗎?”我當然不會這么想。我在思忖著:婚后改姓這件事給了當事方多重選擇的自由和權利,而不是被強加一個固定的模式,真好!
(摘自《遇見德國》人民出版社 圖/高加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