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應香
【案例背景】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自然風光也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語文老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料的開發(fā)和利用,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通過多種途徑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苯處熒险n時總能遇到這樣那樣的情況,教師若能利用教學智慧合理轉化加以利用也可以成為一種課堂生成教學資源,為自己的教學增色。
【案例描述】
一次我在外校三年級的一個班上教研片公開課《掌聲》?!墩坡暋愤@篇課文講的是英子因為患小兒麻痹癥自卑,后來因為課上的一次掌聲而改變。上課前5分鐘一切良好,等我把小兒麻痹癥癥狀的圖片通過PPT呈現(xiàn)出來以后,有兩個學生突然間開始竊竊私語。那么大的階梯教室,聽課老師在認真記,學生在認真聽。他們倆卻旁若無人地聊起天來,我被驚呆了。我趕緊向那兩個學生使了使眼色,投去溫柔卻飽含提醒的一瞥。你猜怎么著?人家壓根就不理你,繼續(xù)聊。一招不行,再換一招。我故意找了個簡單的問題提問他們,說完拍了拍他們的肩膀。夠明顯的提示吧!沒用!他們就安靜了一會兒又開始竊竊私語了,時不時還低下頭竊笑。哎,我真是急得一腦門汗。到底他們在笑什么呢?
下面聽課的老師也注意到這兩個學生了,有的微笑地看著我,有的在小聲交談。我的后背都冒汗了,強撐著不慌張。怎么辦,怎么辦?如果這個時候我批評他們,豈不是把整個課堂搞得很尷尬??隙ň屠鋱隽?。可是他們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動作越來越夸張,明顯已經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了。先不論是不是在上公開課,作為上課的老師,我不聞不問,這多不好啊。我在糾結著,思考著。突然間我想到,剛開始這兩個學生明明表現(xiàn)很好,什么時候開始竊竊私語呢?沒錯,就是從小兒麻痹癥圖片出示以后??上攵牡膬热荻喟胧切郝楸园Y,因為他們可能沒有見過相關的圖片,他們覺得很新奇,甚至覺得很好笑。
想明白了我就不緊張了,我說:“同學們,沒有得過小兒麻痹癥的人是很難體會到它的痛苦的。無論語言上怎么描述都不及親眼所見來的震撼。有一次我在公交站臺等車的時候,眼前就突然走來一個患了小兒麻痹癥的人。他柱著棍,一步一步艱難地從我跟前走過。那變形的腿和腳就那樣扭曲著,我太驚訝了因為我從未看過。等我回過神來,發(fā)現(xiàn)他已經走遠,那個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我一直張著嘴巴,瞪著眼睛。雖然我是無心的,可是同學們想一想,這個人從小到大,遇到了多少這樣驚奇的目光。如果是你遇到這樣的目光會如何呢?”我不動聲色地走到這兩個學生的旁邊,請其中一個人回答。這一次他們的表情變了,變得很嚴肅很認真,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其中一位學生說:“肯定會很傷心,很難過的。說不定還會有同學笑他們,那么他們就更傷心了?!蔽亿s緊接著說:“是啊,說到這里你一定能理解英子在班上的默默無語,那是多么自卑多么無奈啊。”兩位同學看著我點點頭。其他的同學都一臉沉思看著我。很多聽課老師點點頭在那微笑。我繼續(xù)趁熱打鐵,想把這兩個學生徹底拉進學習狀態(tài)中來,便接著問:“那你一定知道英子上臺后那熱烈而持久的掌聲代表什么?”“是鼓勵她。”“請你們倆給英子一陣熱烈、持久的掌聲吧。” 兩個學生都很認真地鼓掌了?!靶睦镉袥]有話想對英子說?”“英子,你一定要堅強。不要這么自卑?!薄坝⒆樱M隳芨佑赂业厣??!睆倪@以后這兩位學生就再也沒有說話了,安安靜靜聽完了下面的課。
【案例反思】
教學機智是指在教學過程中面對千變萬化的教學情景,迅速、敏捷、靈活、準確地作出判斷、處理,保持課堂平衡的一種心理能力。
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預見到課的所有細節(jié),而在于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巧妙地在學生不知不覺中作出相應的變動?!边@實際上就是要求教師要善于捕捉課堂上的教育資源,有的時候一些公開課的小插曲利用好也是很好的生成資源。
一、巧轉化——變不利為有利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教師的眼中要有學生,明明看到了學生不恰當?shù)男袨?,如果為了自己教案的順利過渡就不去點撥引導學生,這是不行的。只有心中有學生關注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習狀態(tài)找到他們不對的點,尋求恰當時機來轉變,就能變不利為有利。
比如公開課上的這兩個學生不停地說話,批評自然也能解決問題,但是不免過于生硬。我巧妙地結合他們談論的興奮點和這篇課文英子自卑的心理加以引導,就將不利的情況轉變?yōu)橛欣那闆r。一箭雙雕地解決了他們說話和引導學生理解英子自卑心理的問題。
二、巧捕捉——不讓生成資源悄悄溜走
課堂上遇到突發(fā)的事件多得數(shù)不勝數(shù),盡管老師再精心預設,總有些事情超出預料。只是老師要善于思考哪些是可以轉化的資源。老師要善于抓住知識能力的生長點,哪怕是刮風下雨、電閃雷鳴,善于捕捉語文教學的契機,借助這“東風”,起到點亮課堂的作用。
其實理解英子自卑的心理是個難點,雖然看了圖片以后大家都知道小兒麻痹癥是一個很可怕的疾病。但是一般人是很難理解為什么生了這種病后會那樣的自卑。因為生活中那些有意無意的關注會給他們帶來很大的心理負擔,更何況有的人一些不恰當?shù)男袨楦亲屗X得很難堪。我抓住這兩個學生在課堂上不恰當?shù)姆磻@個生成點引發(fā)學生思考,讓這兩個學生切身反思自己不恰當?shù)男袨?。他們一方面知道自己做的是不對的。另一方面也就能明白英子的自卑心理。同時不斷地引導他們對英子鼓勵,將這兩個游離在課堂邊緣的學生重新帶進課堂。
當然不是每個課堂生成都值得抓,也不是抓住的課堂生成越多越好,一切以更好地促進教學為前提,為了更好地達成教學目標而努力。正所謂看似“形散”而“神不散”。否則漫無目的地抓住生成,結果只會讓學生越扯越遠,節(jié)外生枝。葉瀾教授指出,課堂是一個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會發(fā)生意外,綻放美麗的風景。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時時留心,就會有無窮無盡的資源等著我們去發(fā)掘、利用,智慧必能讓我們的課堂神采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