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莉
標題在一篇文章里占據(jù)著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文章的眼睛。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fā)展與普及,人們的生活、學習、工作等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帶來很多信息,難免有時讓人目不暇接、難以辨別真?zhèn)?。而且一些網(wǎng)絡信息為了吸引受眾,標題開始變得低級、怪異、血腥、離奇等,還有一些文與題差之千里。雖然網(wǎng)絡媒體能夠為民眾生產(chǎn)與傳播信息提供很大便利,其在傳播的速度和范圍等方面超越了傳統(tǒng)媒體,互動方式也呈多樣化。但由于人們受海量信息的沖擊,是無暇一一細看的,大多數(shù)人都是先看標題,再決定是否看內(nèi)文,讀者群體的這一閱讀變化也給傳統(tǒng)媒體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作為行業(yè)報刊,教育媒體面對的讀者群體知識豐富且善于思考,這就要求教育新聞既要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又要有自身的特點。據(jù)此,筆者結合自己三十多年教育新聞工作編采中的一些體會與大家一起探討信息時代教育通訊標題的巧用之法。
巧用通訊人物話語做標題
這是一把萬能鑰匙,它的好處是既不會文不對題,又能很好地詮釋文章的主題。前不久翻看《解放日報》,上面刊登了一篇長篇通訊,報道的是解放軍某醫(yī)院院長高春芳的感人事跡。通訊的標題就是高春芳的一句話——“沒有菩薩心腸,就不配當醫(yī)生”。這樣的標題很切合文章的內(nèi)容,也很能刻畫主人翁的思想境界,就顯得非常好和切題。
巧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事物做標題
我曾去寶雞一偏遠的一人學校去采訪一位獲得國際大獎的優(yōu)秀教師,當時許多媒體都爭相報道了這位教師。我去了之后分別走訪了該教師的家和學校,他的事跡的確很感人,他把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給了學校,他的妻子對此卻毫無怨言,還幫他一起照顧學生,把家里的被子都送給學校了。我就想,大家都在寫他,我可以另辟蹊徑寫他妻子啊,以他妻子襯托他,沒有妻子的支持,他可能不能更好地做好這一切。于是我寫了標題是“金獎背后的女人”的通訊,刊發(fā)后產(chǎn)生很大社會反響,并且獲得了中國教育好新聞一等獎。
巧用特殊句式做標題
這種標題的好處就在于直接提出疑問,讓讀者順著作者的思路去尋找答案。這種標題在寫社會某一疑問的時候采用,效果非常好。比如魏巍寫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這個標題直接引導讀者去尋找答案。
巧用詩文做主標題
用詩文做標題既可以深化文章的主題思想,又可增添文采,還可以使文章有文學欣賞的價值,一舉三得。比如幾年前湖北洪湖蓮子產(chǎn)業(yè)產(chǎn)值超十億元,當時《湖北日報》作了一個長篇報道,標題是“映日荷花別樣紅——湖北洪湖蓮子產(chǎn)業(yè)產(chǎn)值超十億元”;2002年長江受到污染,《楚天都市報》發(fā)的一篇通訊的標題是“滾滾長江東逝水,濁浪令人心憂”等。
巧用并列詞語做標題
這里所說的并列詞語實際上在某種程度上又是相關的。如某貧困地區(qū)的一名小學教師看到當?shù)厝贬t(yī)少藥,就自學醫(yī)學。學成后他一邊醫(yī)病一邊教書,對學生既嚴格又慈善,嚴格是對待學業(yè),慈善是對待學生生活。后來當?shù)孛襟w對該教師進行了報道,標題是“嚴師、慈父、名醫(yī)”,這三個毫不相關的詞語卻因為一個人而成為和諧的一個整體,這三個詞語實質上就是這名教師的三種身份,它們從不同側面刻畫了人物。
巧用標題的方式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但有一個原則就是標題萬不可和通訊內(nèi)容不關聯(lián)。網(wǎng)絡的迅猛發(fā)展在給傳統(tǒng)媒體帶來危機的同時也帶來改革的機遇,能使好的作品傳遞途徑更廣、速度更快。信息時代教育通訊標題的巧妙使用能賦予文章不同的含義。教育類新聞在擬標題的時候既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又要有自身的特色。
標題要別致
網(wǎng)絡時代信息量太大,鮮有人耐心一篇篇新聞地看,大多都是挑著看,因而寫好了的通訊稿也可能沒有人細看。因此,教育通訊要想脫穎而出,有一個吸人眼球的好標題就顯得非常重要了。一個別致的標題會使通訊最大可能地被讀者的“法眼”選中,好的標題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記得有一次我去采訪西安市一位個子很矮但教書很棒的退休女教師,她一生無兒無女,老伴去世后剩她一個人,退休后的幾十年里她依舊認真做著無償?shù)慕逃ぷ?。跟她聊完后,我心中就有了這樣的標題——天,并不是大個子撐著!因為整個采訪過程中我從她矮小孱弱的身軀里感受到的是強大的力量。幾年前,我和中央媒體的記者一起采訪舒德干院士,根據(jù)他研究古化石在國際上引起轟動的事跡,我擬定了“石破天驚”做通訊的主標題,同時加了副標題以便讀者更明晰這件事的轟動性。通訊報道刊登出來后,我們就標題專門到一個茶社去討論,我說了心中所想,一位記者開玩笑說,把你的標題給我們用吧,我笑說怎么可能。對創(chuàng)作者來說,文章就像是自己的孩子,用了心血,也就有了感情,希望其盡可能地美、盡可能地揭示主題吸引讀者。
標題要題文一致
十幾年前,陜西某地有一位剛走上講臺的女教師打了學生的屁股,學生傷勢較重。此事在當?shù)匾鸷艽蠓错?,事后我去采訪了整個事件,還去女監(jiān)探望了那位女教師。主要是因為年輕女教師缺乏經(jīng)驗、不會引導孩子,沖動之下造成了不良后果,但這位女教師畢竟有錯。之后我寫了《教鞭不該落下》一文,文章發(fā)表后幾家媒體找到我說要轉載。結果他們刊登出來以后,把標題改成了“殘忍的女教師”,內(nèi)容雖然沒動一個字,但是標題與內(nèi)容卻大相徑庭,文題不符,也與我采訪的事件本身不一致。一個年輕女教師因過激做錯了事,其中也有一些無奈,孩子的確調(diào)皮,家長也已諒解,女教師也受到法律制裁,但她還年輕,我們應該給她一條出路、一個改正的機會。作為記者的我們不但要公正地還原事件本身,更要有情懷。
新形勢下,信息技術飛速進步和普及著,作為一名采編人員,我們一面要不斷地提升自己,與時俱進,適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一面要堅守教育媒體嚴謹?shù)某踔裕从痴鎸嵤录?,同時用己所學,結合通訊內(nèi)容,巧用不同方式擬標題,做到標題吸引人,內(nèi)容更加吸引人,使我們的教育類通訊在眾多的信息報道里脫穎而出,發(fā)揮出最大的社會效用。
作者單位:陜西教育報刊社 ?陜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