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宏艷
(黑龍江省農(nóng)墾總局總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8)
隨機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來我院進行晚期腫瘤放化療的普通患者76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兩組。其中,年齡25~74歲,對比組男31例,女7例,平均年齡(45.27±1.03)歲,患有乳腺癌的共有2例、患有宮頸癌的共有3例、患有鼻咽癌的患者共有5例、患有肺癌的共有18例、患有腸道癌的共有10例;研究組男28例,女10例,年齡25~76歲,平均年齡(45.09±1.26)歲,患有乳腺癌的共有1例、患有宮頸癌的共有5例、患有鼻咽癌的患者共有3例、患有肺癌的共有20例、患有腸道癌的共有9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將其隨機均分成兩組各38例。研究組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對比組采用常規(guī)的護理方式,進行對比研究。
在本次研究中我們采用抑郁、焦慮自評量表對患者的抑郁和焦慮心理情況進行觀察與評價,分數(shù)越高說明負面心理情況越嚴重。滿意度調查采用問卷調查方式,包括護理態(tài)度、護理技能、護理效果、知識教育四個方面,將滿分設置為100分,非常滿意設置為90~100分;比較滿意設置為60~89分;不滿意設置為59分以下。
本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對于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為100%(38/38),明顯高于對比組84.21%(32/38)。同時,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抑郁和焦慮評分明顯降低,但研究組患者下降趨勢與對比組相比有極為明顯的優(yōu)勢,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1.1 營造人性化護理服務環(huán)境
為了保證患者在入院治療時能夠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應在放化療科室走廊內放置鮮花,并保持走廊內清潔和安靜,接治護士儀表要端莊,與患者溝通時態(tài)度和藹,語氣輕柔,使患者能夠感受到醫(yī)院對其的人文關懷,使患者在入院早期放下心理包袱,采取積極的心理面對治療。耐心為患者解答相關治療方法和注意事項,并與患者家屬配合降低患者的壓力。
3.1.2 人性化心理護理
在患者治療前,護理人員應在溝通過程中把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并利用握手、觸摸等方式給予患者鼓勵。在放化療開始時,護理人員的操作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進行,并且保證有條不紊,動作輕柔,避免混亂場面帶給患者心理壓力。
3.1.3 組織病友會
將參與放化療治療的患者病例進行整理,采用組織病友會的方式讓患者進行互助。利用時下流行的qq、微信、朋友圈等移動網(wǎng)絡通訊方式,使患有同樣疾病的患者之間能夠互相交流,增進護患之間的關系。
本次研究當中所接觸的69例晚期腫瘤患者無一例外發(fā)生了嚴重的焦慮、抑郁情緒,這主要是由于人們的固有思維認為癌癥是不治之癥,并且放化療后的痛苦感也使得很多患者產(chǎn)生了恐懼心理。而人性化護理正式基于這些患者的心理需求,采用最適合的方式幫助患者排除或減輕放化療過程中所引發(fā)的不良反應。其中化療不良反應以嘔吐、食欲不振等為主,因此在開展工作過程中采取了深呼吸緩解嘔吐,了解患者飲食偏好,在保證治療效果的前提下為每個患者均制定了相應的營養(yǎng)食譜,讓患者能夠消除后顧之憂。同時采用微信朋友圈的護理方式能夠拉近護患之間的距離,并且使病友之間建立聯(lián)系,進一步提升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