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祿 蘇志芳 王海偉
(河套學院農(nóng)學系,內(nèi)蒙古 巴彥淖爾 015000)
我國是世界上栽培甜瓜最早的國家之一,至今約有3000多年的歷史。甜瓜是我國最古老的農(nóng)作物之一,歷代甜瓜種植業(yè)也積累了大量有科學價值的遺產(chǎn)[1,3]蜜瓜屬葫蘆科黃瓜屬甜瓜種厚皮甜瓜亞種。其品質(zhì)優(yōu),甘甜爽口,香味濃郁,是內(nèi)蒙古河套地區(qū)傳統(tǒng)的優(yōu)良特色甜瓜品種,在當?shù)剞r(nóng)業(yè)經(jīng)濟增效和農(nóng)民增收上發(fā)揮了巨大作用。
河套蜜瓜相傳是20世紀40年代由從區(qū)外引入的黃旦子類型的厚皮甜瓜種[2,3]七十多年的栽培形成的一個地方品種。河套蜜瓜多年來在當?shù)乇环Q為“華萊士瓜”據(jù)我國著名西瓜甜瓜育種家王鳴教授考證認為華萊士瓜與黃旦子是2個完全不同類型的河套蜜瓜品種(黃旦子為黃皮白肉或淡綠肉早熟品種,而華萊士瓜則是白皮綠肉中熟品種),華萊士瓜是1944年美國副總統(tǒng)華萊士來華訪問時從美國引入的1個河套蜜瓜品種,英文原名“Honey Dew”(蜜露)引入蘭州試種成功后曾稱“華萊士瓜”,后更名為“白蘭瓜”。由此可見把河套蜜瓜稱為“華萊士”一直是誤傳,應予以更正[4]。
由于其含水量高、生理代謝旺盛、易受病原物侵染,采后爛損頗為嚴重[5]。采用化學殺菌劑是控制甜瓜采后爛損、延長貯藏期的有效手段,但存在藥劑殘留、病原物產(chǎn)生抗藥性及環(huán)境污染等問題,因此,研究簡便、有效,而且無副作用的保鮮方法,如釆后低溫、熱處理、鈣,涂膜及天然防腐劑來提高果蔬貯藏的質(zhì)量及延長其貨架期成為近幾年國內(nèi)外研究的熱點[6]。
貯藏期間適宜的低溫能夠抑制果實乙烯的生物合成,推遲果實呼吸躍變,從而抑制果實的軟化和衰老,保持優(yōu)良品質(zhì)、減少腐爛和延長貯藏壽命。高溫能加速甜瓜果肉變軟,使后熟和腐爛加快。但是甜瓜果實對低溫較為敏感,在冷藏條件下容易發(fā)生冷害。關于甜瓜果實的冷害溫度,因種類不同而報道各異,大致范圍是 0~7℃。 許玲等(1990)研究發(fā)現(xiàn)在 0~2℃的冷害溫度下,哈密瓜果實的表皮細胞下數(shù)層薄壁細胞首先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細胞扁平化,從而導致表皮組織下陷,冷害癥狀的起始部位在氣孔處。關于河套蜜瓜適宜貯藏溫度目前還沒有權威的研究結論,需要進一步研究論證[7~10]。
供試材料河套蜜瓜采自巴彥淖爾市磴口縣烏蘭布和農(nóng)場科技站。選擇顏色、果個均勻一致,無病蟲害和機械傷的八成熟果實。包裝材料:0.03 mm PE,購自天津國家農(nóng)產(chǎn)品保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果實采摘后裝箱運回冷庫預冷。設定三個溫度:Ⅰ:1℃,Ⅱ:5℃,Ⅲ:9℃,各溫度波動范圍均為±0.5℃。貯藏環(huán)境相對濕度為80%~85%。將預冷后的果實裝入0.03 mm PE保鮮袋中,規(guī)格為200 mm×300 mm,袋子兩側各打孔徑為0.3 cm的通氣孔4個,每袋裝果300g,袋口用繩扎緊密封,每處理11袋,設三個重復。
呼吸強度的測定:靜置法,取三次平行測定的平均值,以 CO2mg·kg-1·h-1表示。
丙二醛(MDA)含量的測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TAB)法。
樣品液提取:取植物材料1 g,加少許50 mmol·L-1,pH7.8磷酸緩沖液在冰浴中研磨,最終得10 mL勻漿。轉(zhuǎn)移至離心管中,在3000 rpm下粗離心1 min,粗提液再轉(zhuǎn)移至13 000 g,4℃下離心20 min,上清液即為樣品提取液。
測定方法:吸取樣品提取液2 mL→加入0.67%硫代巴比妥酸 (TBA)2 mL→沸水浴加熱20 min(呈粉紅色)→快速冷卻→4 000 rpm離心5 min。以0.67%TBA為參比液,取上清液測定532、600和450 nm波長下的吸光值。MDA (μmol/L)=6.45(OD532-OD600)-0.56OD450。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測定:采用氮藍四唑(NBT)光化還原法。
酶液提取同上面的樣品液提取。
測定方法:取試管4支,2支為測定管,另2支為對照管,按表7加入各溶液。
混勻后將1支對照管置于暗處,其它各管于4000 lx日光燈下反應20 min(要求各管受光情況一致)。反應結束后,以不照光的對照管做空白,在560nm下分別測定其它各管的光吸收。已知SOD活性單位以抑制一個NBT光化還原的50%為酶活性單位表示,按下式計算SOD活性:
表1 SOD活性測定試驗中各溶液加入量
式中:SOD總活性以每克鮮重酶單位表示(U/gFW);
ACK-照光對照管的光吸收值;
AE-樣品管的光吸收值;
V-樣液總體積(mL);
Vt-測定時樣品用量(mL);
W-樣品重(g)。
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的測定:碘量法。
式中:B:空白滴定值(mL);
A:樣品滴定值(mL);
N:Na2S2O3的當量濃度;
17.17:H2O2的毫克當量;
V:酶液總體積(mL);
a:測定時酶液用量(mL);
W:樣品重(g);
t:反應時間(min)。
VC含量的測定:碘滴定法,取三次滴定的平均值,以mg/100g表示。
論文中所有圖表的繪制采用Excel進行處理,數(shù)據(jù)的差異性分析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
從圖1可以看出,1℃和5℃貯藏的河套蜜瓜采后呼吸強度一直比較低,而且無呼吸高峰出現(xiàn)。這與第一年的試驗結果相同。但從圖上可以看出,9℃貯藏的河套蜜瓜在采后28d出現(xiàn)一呼吸高峰,這可能是由于高溫促進了河套蜜瓜的衰老和腐爛,進而導致呼吸代謝異常所致。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表2),在P<0.01水平上三個溫度條件下的呼吸強度達到了極顯著。1℃貯藏的河套蜜瓜較5℃和9℃的呼吸強度低,說明低溫可以明顯抑制河套蜜瓜的呼吸強度。
圖1 不同溫度貯藏河套蜜瓜呼吸強度變化曲線
表2 不同溫度貯藏對河套蜜瓜呼吸強度的影響
表3 不同溫度貯藏對河套蜜瓜丙二醛含量的影響
丙二醛(MDA)是膜脂過氧化作用的產(chǎn)物,能影響細胞膜結構,其含量的增多是果實衰老的標志。從圖2看出,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河套蜜瓜果實中MDA含量逐漸增加,且溫度越高,增加幅度越大。表3方差分析結果表明,1℃與5℃以及5℃與9℃之間在P<0.05水平上顯著,1℃與 9℃在P<0.01水平上極顯著,說明低溫可有效抑制河套蜜瓜果實中MDA含量的積累,從而延緩衰老的進程。1℃貯藏的果實MDA含量最低,說明低溫可以降低膜脂過氧化程度,減輕膜結構的破壞程度,從而降低腐爛率和軟化程度。
圖2 不同溫度貯藏河套蜜瓜丙二醛含量變化曲線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植物衰老過程中有清除過量的活性氧,維持活性氧代謝平衡,保護膜結構的作用,因而能延緩衰老。果實衰老時,SOD活性下降,意味著體內(nèi)清除活性氧能力的下降。由圖3可知,河套蜜瓜的SOD活性的變化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呈現(xiàn)出前期下降中期上升后期再下降的趨勢。貯藏前期(15d以前)三個溫度貯藏的河套蜜瓜SOD活性無明顯差異,但從采后15d開始,1℃貯藏的河套蜜瓜SOD活性一直顯著高于5℃和9℃貯藏的河套蜜瓜。方差分析(表4)表明,1℃貯藏與5℃和9℃貯藏的河套蜜瓜之間在P<0.01水平上達到了極顯著。說明低溫貯藏可使河套蜜瓜SOD活性維持在較高水平,有效地清除O2-,減少膜的破壞性,從而延緩果實的衰老。
表4 不同溫度貯藏對河套蜜瓜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的影響
圖3 不同溫度貯藏河套蜜瓜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變化曲線
過氧化氫酶(CAT)是一種內(nèi)源H2O2的清除劑,能夠在衰老過程中清除細胞中的過量活性氧,維護氧代謝平衡,保護膜結構的完整性,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果實的采后衰老進程。從圖4可以看出,在不同溫度下貯藏的河套蜜瓜,CAT活性均呈現(xiàn)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貯藏至15 d時CAT活性達到一個小的峰值(1.47H2O2mg·gFW·min)。 這可能是由于河套蜜瓜在貯藏期間體內(nèi)累積H2O2較多,自身的酶防御系統(tǒng)啟動過氧化氫酶對其進行分解作用,從而導致CAT活性上升。15 d后酶活性逐漸下降,導致H2O2的積累,表明果實走向衰老。通過方差分析(表5)表明,從第15 d開始1℃貯藏的河套蜜瓜其CAT活性顯著(P<0.05)高于 5℃貯藏的,并且極顯著(P<0.01)的高于9℃貯藏的果實。而且5℃貯藏的CAT活性也顯著(P<0.05)高于9℃貯藏的。說明低溫可使CAT活性維持在較高水平,有效地清除H2O2的積累,有利于一定時間內(nèi)維持果實細胞內(nèi)自由基代謝的穩(wěn)定性。
表5 不同溫度貯藏對河套蜜瓜過氧化氫酶含量的影響
圖4 不同溫度貯藏河套蜜瓜過氧化氫酶活性變化曲線
低溫可顯著降低河套蜜瓜的呼吸強度,減少果實的底物消耗,提高貯藏品質(zhì),三個溫度在P<0.01水平上達到了極顯著。低溫可有效降低河套蜜瓜貯藏過程中膜脂過氧化產(chǎn)物MDA的積累,保護膜透性,三個溫度在P<0.05水平上達到顯著。低溫可使SOD和CAT活性維持在較高水平,且1℃與5℃和9℃貯藏的果實之間都存在顯著性差異。說明低溫貯藏可使河套蜜瓜在衰老過程中及時清除體內(nèi)過量的活性氧,維持活性氧代謝平衡,保護膜結構,因而能延緩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