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利
(中國第一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吉林 長春 130012)
后牌照燈是用于照明后牌照板空間的裝置,該裝置可由幾個光學元件組成,是汽車及掛車必須配備的照明裝置[1]。本文以1類后牌照板照明裝置為例,采用Matlab編程進行配光試驗結(jié)果評判。
圖1 1類牌照板照明裝置及測試點
目前,中國汽車及掛車后牌照板照明裝置使用的配光試驗標準為GB 18408-2015《汽車及掛車后牌照板照明裝置配光性能》。1類牌照板照明裝置及測試點如圖1所示,其照明區(qū)域為440mm×140mm[2]。配光要求有兩點:①任一測量點的光亮度B應(yīng)不小于2.5 cd/m2;②照明區(qū)域的光亮度應(yīng)均勻,任意兩個測量點的光亮度必須符合下述要求:
式中:B1、B2——任意兩個測量點的光亮度,cd/m2;L1-2——B1與B2之間的距離,cm;B0——諸測量點中的最小光亮度,cd/m2。
后牌照板照明裝置配光測試設(shè)備大致分為兩種,一是自動化測試:亮度測試探頭固定在測試距離3.16m處,配光轉(zhuǎn)臺自動測試,電腦程序直接輸出配光試驗結(jié)果,如德國Optronic全自動配光測試系統(tǒng);二是手動測試:人工使用亮度計逐個測點進行測試,讀取并記錄亮度值,最后依據(jù)標準進行結(jié)果評判,如杭州遠方LM-3多視場亮度計。自動化測試設(shè)備效率高,成本也高。手動測試效率低,但是節(jié)約成本,相比于自動化測試最大的缺陷在于不能直接評判測試結(jié)果。
針對手動測試設(shè)備存在的缺陷,本文結(jié)合Matlab強大的科學計算和數(shù)據(jù)處理功能,通過編程實現(xiàn)后牌照板照明裝置配光試驗結(jié)果的評判。具體程序如下:
%以1類后牌照板照明裝置為例
%按順序輸入12個測點坐標
A=[-19.5-11.5-3.5 3.5 11.5 19.5-19.5-11.5-3.5 3.5 11.5 19.5
4.5 4.5 4.5 4.5 4.5 4.5-4.5-4.5-4.5-4.5-4.5-4.5]';
X=A (:,1);
Y=A (:,2);
N=length (X);
D=zeros (N,N);
%按順序輸入12個測點亮度值
B=[5.132 5.124 5.838 5.352 4.908 3.994 36.05 38.16 38.04 33.39 30.54 48.74];
B0=min(B)%找出最小亮度值
%計算D=|(B1-B2)|∕L1-2
for I=2:N
for J=1:I-1
D(I,J)=abs(B(I)-B(J)) /(sqrt((X(I)-X(J))*(X(I)-X(J))+(Y(I)-Y(J))*(Y(I)-Y(J))));
end
end
D;
D0=max(max(D))%找出最大值D0
%配光試驗結(jié)果判定
if(B0>=2.5&&D0<=2*B0);
fprintf ('樣品配光合格',A);
else fprintf ('樣品配光不合格',A);
end
程序中B為利用某車型后牌照板照明裝置配光自動化測試的亮度值。程序運行輸出結(jié)果如下:
B0=3.9940
D0=4.8453
樣品配光合格>>
與自動化實際測試結(jié)果進行比較:①所有測量點中的亮度最小值P0均為3.9940;②照明區(qū)域的光亮度均勻性要求D0=4.8453=1.213×B0,與自動化測試結(jié)果1.21×B0相同,且比自動化測試設(shè)備更精確,說明了該程序的有效性和準確性。
通過Matlab編程實現(xiàn)了后牌照燈配光試驗結(jié)果的評判,彌補了手動測試的不足,并用實際測試驗證了程序的有效性和準確性。對于2類和3類的后牌照板照明裝置或生產(chǎn)一致性檢驗,通過更改程序中測點坐標和標準要求參數(shù)即可實現(xiàn)結(jié)果評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