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磊,李棣華
合歡皮為豆科植物合歡(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干燥樹皮,在傳統(tǒng)中藥學理論中,合歡皮性味甘、平,歸心、肝經(jīng)。具有解郁安神,活血消腫的作用,用于心神不安,憂郁失眠,瘡腫,跌撲傷痛等病癥。另外合歡皮可以治療肺癰,《千金方》記載合歡皮單味藥治咳有微熱,煩滿,胸心甲錯;《景岳全書》記載合歡皮和白蘞煎服治肺癰久不斂口。隨著現(xiàn)代分離純化技術(shù)的發(fā)展,迄今已從合歡皮中分到了多種化學成分,并對其中一些活性化合物及有效部位進行了藥理、毒理作用的研究。本文就近年來國內(nèi)外文獻對合歡皮的化學成分、藥理活性及毒理作用做一綜述。
合歡皮主要含有三萜類、木脂素、黃酮、甾醇等多種類型化學成分。現(xiàn)分類概述如下:
1.1 三萜類化合物 鄭璐報道[1],從合歡皮中分離得到19個三萜皂苷,皂苷元為金合歡酸,鑒定了18個皂苷的結(jié)構(gòu),9個為八糖皂苷,8個為九糖皂苷,1個為十糖皂苷。鄒坤等[2]從合歡皮中分離得到三萜乙酸-Δ12-烏蘇烯-3-β-醇酯。近年李海濤[3]利用傳統(tǒng)植化分離手段和現(xiàn)代分離技術(shù),又從中藥合歡皮中分離得到了4個化合物分別是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夫糖基(1→6)-β-D-2-去氧-2-乙酰氨基吡喃葡萄糖基]-21-O-[(6S)-2-反式-2,6-二甲基-6-O-β-D-吡喃雞納糖基-2,7-辛二烯酸基]-金合歡酸-28-O-α-L-呋喃阿拉伯糖基(1→4)[β-D-吡喃葡萄糖基(1→3)]-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金合歡酸3-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夫糖基(1→6)[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金和歡酸內(nèi)酯3-O-β-D-吡喃木糖基(1→2)-β-D-吡喃夫糖基(1→6)-β-D-2-去氧-2-乙酰氨基吡喃葡萄糖苷、金和歡酸內(nèi)酯3-O-β-D-吡喃木糖基(1→2)-α-L-吡喃阿拉伯糖基(1→6)-β-D-2-去氧-2-乙酰氨基吡喃葡萄糖苷。
1.2 木脂素類成分 文獻報道[4],合歡皮中含有(-)-丁香樹脂酚-4-O-β-D-呋喃芹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5 , 5' -dimethoxy-7-oxolariciressinol 、(-)-丁香樹脂酚。范小龍[5]分離得到 (-)-丁香樹脂酚-4-O-β-D-葡萄糖苷、(-)-丁香樹脂-4,4’-雙-β—D-葡萄糖苷。喬善義等[6]分離鑒定了合歡皮中3, 4, 5-trimethoxyphenol-1-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2,6-dimethox y-4-hydroxyphenol-1-O-D-glucopyranoside、5, 5'-dimethoxy-7-oxolariciresinol-4' -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syringic acid methylester-4-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和icarisideE5。
1.3 揮發(fā)油類成分 王麗梅等[7]采用HS-SPME-GC-MS對合歡皮中的揮發(fā)性成分進行分析,鑒定出了30 種化合物,占其揮發(fā)性總量的73.2% ,分別為烷烴類、烯烴類、醛類、呋喃類、醇類、酸類等,其中含量最高的為桉樹腦,含量為 15.02%。
1.4 微量元素 鄧斌等[8]對合歡皮樣品用硝酸及過氧化氫消解后,再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譜法測定,證實合歡皮中含有鐵、鋅、銅及錳等微量元素。
1.5 其他成分 合歡皮還含有1-(29-羥基-二十九碳酸)-甘油酯、1-(24-羥基-二十四碳酸)-甘油酯、二十二碳酸乙酯、β-谷甾醇、α-菠甾醇-3- O-β-D-葡萄糖甙、槲皮素、12-羥基-十二脂肪酸甘油酯-1' 、胡蘿卜苷[2,9]。
2.1 抗腫瘤作用 Qian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合歡皮總皂苷可以通過誘導HepG2細胞停止期和通過線粒體依賴半胱天冬酶凋亡信號通路激活,增加了親凋亡蛋白bax的表達,降低了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達,來抑制肝癌細胞增殖。錢薏等[11]利用合歡皮總皂苷修飾的固相親和微球,特異性地從人肝癌細胞裂解液中富集并鑒定了Exportin-2、Betaactin-like protein 2、Myosin-9、Protein transport protein Sec61 subunit beta、Cytochrome c oxidase copper chaperone共5個靶點蛋白,從靶點源頭上解釋了合歡皮總皂苷抗腫瘤作用機制。李曰等[12]應用HP-20 大孔樹脂分離的合歡皮70%乙醇洗脫組分,研究對表皮生長因子誘導人(EGF)和小鼠血管新生作用的影響,發(fā)現(xiàn)能顯著抑制EGF 誘導的HMEC-1 增殖、遷移和成管,下調(diào)HMEC-1的p-Akt和p-Erk1/2蛋白水平,并抑制小鼠Matrigel小室內(nèi)皮細胞的侵入和血管形成起到抗腫瘤作用。蔡維維等[13-14]以抑制人臍靜脈內(nèi)皮細胞( EA.hy926)細胞增值活性為指導,并結(jié)合UPLCTOF-MS 技術(shù),成功從合歡皮中分離鑒定得到了具有抗血管新生作用的皂苷類物質(zhì)(julibroside J5、julibroside J8、isomer of J5和isomer of J8),總含量可達79.15%,且對EA.hy926細胞的增殖抑制的IC50值為(7.82±1.59)μg/mL。還研究了InnovationTM HLB Cartridge固相萃取柱結(jié)合HPLC純化合歡皮正丁醇后不同部位對HMEC-1細胞活性評價,結(jié)果顯示II-4部位IC50值為(1.45±0.11)μg /mL,顯示較高的抑制新生血管作用。王元國等[15]發(fā)現(xiàn)合歡皮中分離得到的布木柴胺K、(+)-9-去甲布木柴胺K、鄰苯二甲酸二丁酯、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均具有顯著誘導K562細胞凋亡, 在低濃度時還將細胞周期抑制在G0/G1期。鄒坤等[16]發(fā)現(xiàn)合歡皮中合歡皂苷J25和合歡皂苷J22在體外對4 種人癌細胞胞(人乳腺癌MDA-MB-435、人肝癌Bel-7402、人前列腺癌PC-3MIE8和人宮頸癌Hela)增殖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2.2 抗菌作用 白羨欽等[17]發(fā)現(xiàn)合歡皮乙醇提取物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具有良好抑菌效果,且證實正丁醇萃取物是抑制黑曲霉的有效成分。另文獻報道[18],與感染旋毛蟲小鼠對照組比較,合歡皮總皂苷治療組成蟲數(shù)和肌幼蟲數(shù)均減少,成蟲減蟲率71.60%,肌幼蟲減蟲率65.70%,炎癥細胞IL-1β、IL-6、TNF-α、COX-2的表達降低。
2.3 抗焦慮、抗抑郁作用 熊永豪等[19]采用高架十字迷宮、明暗箱實驗對合歡皮水提液、醇提液及各萃取部位進行抗焦慮研究,發(fā)現(xiàn)正丁醇萃取部位通過提高小鼠腦內(nèi)GABA 含量,降低小鼠腦內(nèi)Glu 和5-HT含量發(fā)揮抗焦慮作用。廖穎等[20]發(fā)現(xiàn)合歡皮提取物能縮短小鼠懸尾試驗和強迫游泳試驗累計不動時間,并能對抗利血平所致小鼠體溫下降和眼瞼下垂,充分說明合歡皮提取物具有抗抑郁的作用。
2.4 增強免疫作用 田維毅等[21]試驗發(fā)現(xiàn),合歡皮多糖組和皂苷組的紅細胞C3bRR、紅細胞對白細胞的吞噬促進率、紅細胞SOD活性、紅細胞免疫促進因子等指標明顯優(yōu)于正常組,且多糖組優(yōu)于皂苷組。還發(fā)現(xiàn)總皂甙能明顯提高小鼠NK細胞的殺傷活性, 且具有劑量差異性[22]。俞琦等[23]通過研究合歡皮總皂苷對H22荷瘤小鼠免疫功能的影響,發(fā)現(xiàn)在一定劑量下增加CD4+和CD8+T細胞亞群的數(shù)量,但對CD4+/CD8+T無影響,說明總皂苷是通過增加T 細胞數(shù)量來實現(xiàn)對T細胞免疫功能的調(diào)節(jié)的,與CD4+/CD8+T無關。同時其可使IL-2水平明顯升高,提示合歡皮可促進細胞分泌IL-2,從而間接增強NK 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的免疫作用,而TNF-α水平無明顯變化。
2.5 抗炎作用 喬善義等[6]應用LC-MS-MS進行靶分析,研究合歡皮對小鼠耳腫脹模型抗炎的物質(zhì)基礎,發(fā)現(xiàn)有效部位成分主要為(-)-丁香樹脂酚的糖苷類和其他類型木脂素成分3, 4, 5-trimethoxyphenol-1-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5, 5' -dimethoxy-7-oxolariciresinol-4' -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syringic acid methylester-4-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和icariside E5。
2.6 抗氧化作用 夏潔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純度86.71%合歡皮總多糖可清除超氧根離子和ABTS自由基,抗氧化活性為超氧根離子大于ABTS自由基,且對濃度具有依賴性。
2.7 抗生育作用 舒楊等[25-26]報道,與對照組相比較,雌性昆明小鼠口服合歡皮總皂苷可導致懷孕率降低,睪丸臟器系數(shù)和附睪精子活率極顯著降低,精子畸形率極顯著升高。病理顯示,睪丸生精細胞排列疏松,間質(zhì)減少,曲細精管內(nèi)有多核巨噬細胞浸潤,各級生精細胞脫落。附睪管腔結(jié)構(gòu)正常,但管腔內(nèi)精子幾乎消失。含1.2%合歡皂苷的顆粒劑對高原鼠兔抗生育率可達70%,解剖可見輸精管充血及睪丸腫大、充血等現(xiàn)象。
3.1 一般毒性研究 趙建國等[27]采用常規(guī)急性毒理學研究的方法探究合歡皮總皂苷對小鼠的毒性,顯示最小致毒量為7.5 mg/kg, 近似致死量為1500 mg/kg, 半數(shù)致死量(LD50)為2164 mg/kg。心、肝、脾、肺、腎器官形態(tài)學明顯改變,并且凝血時間縮短和SOD與GSH-PX活性下降。田微等研究對合歡皮水提取物D101大孔樹脂分離純化后各部位進行小鼠急性毒性評價,按含生藥量計算,最大耐受量為水部位1343.20 g/kg、 40%乙醇部位1178.58 g/kg、95%乙醇部位99.94 g/kg[28]。陳小青等[29]報道,合歡皮提取物LD50為17.1 g/kg。
3.2 血液毒性研究 劉冬等[30]采用26.25 mg/kg合歡皮總皂苷灌胃大鼠觀察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及血液常規(guī)的變化,發(fā)現(xiàn)該劑量可使血壓升高,脈搏加快,白細胞計數(shù)、血小板計數(shù)和血紅蛋白含量明顯下降,表現(xiàn)出一定毒性。
3.3 生殖毒性研究 Shu等[31]研究發(fā)現(xiàn),昆明小鼠灌胃合歡皮總皂苷[540 mg/(kg·d)],進行妊娠毒性試驗。結(jié)果顯示,可引起卵巢和子宮的母體毒性,但未觀察到胎兒毒性或致畸性。不同期妊娠的植入率均下降,可觀察到死胎和母體死亡。
3.4 呼吸系統(tǒng)毒性研究 康曉星等[32]報道了合歡皮總皂苷對小鼠呼吸系統(tǒng)的毒性主要表現(xiàn)在促使支氣管黏膜上皮細胞凋亡、肺組織的氧化損傷及炎癥反應。
3.5 腎毒性研究 邱麗穎等[33]研究合歡皮總皂苷對小鼠的腎毒性,發(fā)現(xiàn)總皂苷可促使腎臟細胞凋亡,可能與總皂苷降低腎的抗氧化能力和改變凋亡相關基因的表達、升高COX-1 的表達有關。
3.6 神經(jīng)系統(tǒng)毒性研究 杜斌等[34]研究了合歡皮總皂苷對小鼠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作用,發(fā)現(xiàn)合歡皮總皂苷致毒劑量對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毒性作用,可能與總皂苷降低SOD、GSH-PX活性,同時增高COX-2 表達、降低CaN表達有關,同時影響給藥后小鼠30 min站立和活動次數(shù)。杜芳芳等研究3種不同方法提取的合歡皮皂苷對荷瘤小鼠的毒性影響,結(jié)果顯示與模型組相比,體重和飲食量呈現(xiàn)一定的下降趨勢;不同組的存活率在50%~75%之間;3種不同方法均增加小鼠腦器官指數(shù),表明對小鼠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產(chǎn)生一定毒性[35]。
綜上所述,合歡皮是一種多成分、藥理活性十分廣泛的傳統(tǒng)中藥,其應用前景十分廣闊。有關毒理盡管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還都停留在粗提取及有效部位的研究。后續(xù)的研究重點還要著眼于毒性成分及其機制的研究,為開發(fā)低毒、高效的藥物提供數(shù)據(jù)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