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勇 劉倩倩
(山東省章丘區(qū)畜牧獸醫(yī)局 250200)
在動物養(yǎng)殖場日常工作中,檢疫消毒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為了防制、撲滅動物傳染病,將傳染源及時、有效切斷。消毒過程中使用消毒劑,將物體和環(huán)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殺滅,防止疾病傳播。而選擇何種消毒方法影響消毒成效,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需根據(jù)消毒對象等進行合理選擇,這也是本文所主要闡述的內(nèi)容。
一些飼養(yǎng)場在消毒中沒有結合實際情況選擇藥物,盲目認定某種消毒物,并對其長期使用,導致飼養(yǎng)場中病原體的耐藥性提升,不僅發(fā)揮不了應有消毒效果,且會造成藥物殘留,嚴重破壞產(chǎn)品品質(zhì)。
在消毒中配制消毒藥時,需認識到各種消毒藥的最佳濃度是不同的,濃度太低不能有效發(fā)揮消毒作用;反之,濃度太高會降低消毒效果,甚至危害動物和人的健康,同時也會造成藥物浪費。
飼養(yǎng)場環(huán)境中存在畜禽糞尿等有機物,這些有機物會在菌體的細胞外形成一層保護層,阻礙消毒藥物的作用。一些有機物還可與某種消毒藥物結合,阻礙其與微生物之間的作用,使消毒效果降低。
對圈舍進行消毒時,需先將飼養(yǎng)場清掃干凈,采用液體消毒的方式,其中石灰乳占到10%~20%,漂白粉在1%~10%,氫氧化鈉為1%~4%。將消毒液配制好之后,將其噴灑到飼養(yǎng)場的地面、墻壁和門窗等部位。如果圈舍比較泥濘,需在其中撒一層干石灰或者草木灰,并墊上新土。
對污染用具消毒可以采用火焰消毒的方法,如食槽、雞籠等用具。一些用具的耐火性較差,可采用消毒劑洗刷,完成消毒后再使用清水沖洗。
飼養(yǎng)場消毒工作時不可忽視對糞便的消毒。糞便中含有大量微生物,發(fā)生傳染疾病時糞便也是重要傳染源。在糞便定點堆放后,可采用生物熱發(fā)酵的消毒方法,這種消毒法可以殺死一般的病原微生物。但要注意其對于芽孢桿菌無效,需進一步采用焚燒或滅菌劑來消毒??諝庀究芍苯硬捎酶栺R林氣體消毒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主要有機械清除法、物理法、化學法和生物法等。
機械清除法是利用清掃、洗刷和過濾等方式將污物清除,同時也可將其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清除,但在清除過程中要避免塵土飛揚,而使病原微生物四處散落,加大傳播范圍。并且該方法對病原微生物的清除并不徹底,不能將其徹底殺滅,需要與其他方法配合應用。
采用物理方法來將病原微生物殺傷,高溫、陽光和紫外線對病原微生物的殺傷力比較強,而干燥和寒冷也有一定殺傷能力。
采用化學藥物將病原微生物殺滅,也將這些藥物成為消毒劑,但其殺滅能力有一定差異。而僅能將繁殖型微生物殺滅的藥物也叫殺菌劑,比如克遼林等。
如利用嗜熱桿菌繁殖產(chǎn)熱,而將病原微生物殺滅的方法就是生物消毒法,以及利用厭氧菌,在缺氧條件下這種藥物可抑制需氧微生物生長,因而將其應用于對污水的凈化,但要注意該方法對細菌芽孢無效。
通常情況下,采用高溫殺毒法時,溫度在60℃即可將多數(shù)病原殺滅,而汽油噴燈溫度達上百攝氏度,也難以將病原殺滅,這與其時間短有很大關系。此處所指時間不僅為消毒所用時間,更是指消毒藥物與病原體有效接觸的時間,比如采用紫外線照射進行消毒時,其時間至少要達到5min。
消毒時需要將圈舍先清理干凈,這也是為了保證消毒藥物與病原體的有效接觸。如在對地面進行消毒時,如果地面沒有清理干凈,還有一層厚的糞便,那么消毒藥物只能殺死最上面的病原,無法進行深層殺滅。
在殺滅病原時,消毒藥物自身也會被破壞,當一個消毒藥分子遇到幾倍病原時,其藥效難以很好地發(fā)揮。實際消毒中通常需要詳細計算,而不只是將舍內(nèi)噴濕即可,要保證藥物可以與深層病原接觸。
在畜牧養(yǎng)殖發(fā)展中,對飼養(yǎng)場安全體系的建設相當重要,而消毒工作的好壞關系著動物疾病的防控效果,只有確保消毒效果才可保證養(yǎng)殖場經(jīng)濟效益,保證產(chǎn)品安全、減少經(jīng)濟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