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娟
(甘肅省小隴山林業(yè)實驗局觀音林場 甘肅 天水 741038)
苗圃地要選擇在有良好的灌溉排水系統(tǒng)、地勢比較平坦、土壤呈中性或微酸性的腐殖質土和砂壤土的地段。苗圃地的光照時間要長、要背風,以前沒有種植過蔬菜、棉花、馬鈴薯等作物,以避免育苗期感染病害如立枯病等。容器育苗時,最好使用林下的腐殖質土作為營養(yǎng)土,粉碎過篩以后裝入容器中。
白皮松不耐水淹,多采用高床或高壟式育苗,一般高度為8~10 cm、寬度為1 m,以南北方向的苗床較多,苗床間隔一般為50 cm。苗床的長度根據(jù)實際需要來確定。整地的時候要把土塊打碎,石塊揀出,床面或壟面都要平整。
3.1 采種。選擇品質優(yōu)良、籽粒飽滿的種子。一般在土壤肥沃地段生長的健壯、無病蟲害的30~60 a生的母樹上采種。適宜的采摘期為球果呈淡黃綠色的時候,如果采種較晚,鱗片就會裂開,種子會散落。采摘的球果,經(jīng)過晾曬、脫粒、去除雜質,然后風干、裝袋、貯存?zhèn)溆谩?/p>
3.2 種子的處理。白皮松種子的種殼較厚、硬,不容易出苗,因而在播種以前要對種子進行處理,常用的有沙藏法和浸泡法2種方式。
3.2.1 沙藏法。春季播種常用沙藏法催芽。在播種前1年的冬季上凍以前,將種子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 h,然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把種子和消毒過的純沙(濕度為60%)按照1∶3的比例均勻混合,然后裝袋,放在消毒過的室內(nèi)貯存?zhèn)溆?。注意上面要覆蓋草簾,保持適合的濕度,同時也要防止結冰?;蛘邔⒒旌虾玫姆N子貯存在淺坑中,一般深度為50 cm,上面也要覆蓋草簾來防凍。如果冬季特別寒冷,可以用土覆蓋草簾,但要注意透氣。春季來臨以后,種子會逐漸出現(xiàn)裂口,當達到50%以后,就可以播種了。經(jīng)過處理后的種子,容易發(fā)芽,成苗率也高。
3.2.2 浸種法。在播種前50 d,用80℃的熱水浸泡干藏的種子2 h,再將其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消毒2h,然后換40℃的溫水浸泡8~10 h,再用25℃~28℃的冷水浸種3~5 d,注意要每天換水,防止發(fā)霉變質,種子吸收水分后脹大,開始逐漸發(fā)芽,7 d后可以根據(jù)種子的發(fā)芽情況,適時進行播種。一般在芽長0.1 cm時播種較好。
4.1 大田育苗。為了預防苗期發(fā)病,在播種前5~7 d要對土壤進行消毒,消毒常用的藥物有0.1%高錳酸鉀溶液、1%硫酸亞鐵溶液以及1.5%福爾馬林溶液,在苗床上均勻噴灑,即可達到消毒的作用。為了殺滅地下害蟲,防止立枯病、猝倒病等的發(fā)生,最好用五氯硝基苯、代森鋅合劑、硫酸亞鐵等除蟲殺菌。育苗以前還要對苗床進行澆水,一般采用少量多次的方式,既可以使水分滲透苗床,確保充足的底水,又不會沖毀苗床。當苗床澆透水、表面的土層稍干后就可以進行播種了。4月上旬或者中旬播種較為適宜(天氣偏暖,也可以在3月下旬播種),大田播種以條播方式居多,行距30 cm,寬8~10 cm,深4~5 cm,種子上面覆土1.0~1.5 cm,播種量一般為每畝地40~50 kg。
4.2 容器育苗
4.2.1 配制育苗基質,可以根據(jù)當?shù)氐馁Y源,選用合適的材料,如林中腐殖質土、泥炭土、未經(jīng)耕種的山地土、磨碎的樹皮、稻殼、蛭石和珍珠巖等都是優(yōu)質的材料。生產(chǎn)中可以選用3份的山地土和1份的有機肥均勻混合配制育苗基質。這些材料都要先粉碎過篩,去除雜質,然后混合后進行消毒處理。
4.2.2 白皮松容器育苗。多在春季解凍10 d左右進行播種。采用折疊式蜂窩狀無底塑膜容器,規(guī)格一般為直徑5 cm,高12 cm,厚度0.02 mm,這種容器成本低,比較輕便,而且保水性能好。先將容器橫排在育苗床上,然后拉開與育苗床寬度平齊,再用樹枝將其固定,然后裝土。這些容器在育苗床上要排緊密,不要留有空隙。裝好土以后,就可以進行播種了。采用點播的方式,每個容器袋中播種1~2粒種子,然后用1 cm的土覆蓋,噴水、覆蓋地膜保溫。
5.1 病蟲害防治。幼苗出來以后要派專人進行看護,及時防止鳥類、鼠類的破壞,并采取各種措施進行撲殺。還要及時噴灑農(nóng)藥,防止種蠅、松大蚜等害蟲的破壞,預防和防止立枯病、根腐病等病害對幼苗的侵害,并拔除已患病的苗木,避免病害蔓延。
5.2 日常養(yǎng)護。白皮松的幼苗不耐寒,為了防寒保溫,可以搭建塑料拱棚,等天氣轉暖后及時撤掉。苗木生長期,要做好澆水追肥工作,促進苗木的快速生長。一般在生長盛期追肥2次,主要以氮肥為主,后期追施適量的鉀肥、磷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