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恒森
古人云:“題者,額也;目者,眼也。”也就是說,題目是一篇文章的前額和眼睛?!把砗靡话牍龋}好一半文”,在緊扣主題、審題明晰的基礎(chǔ)上,擬一個準確、簡潔、醒目、新穎、別致的標題,確實能夠引人注目,發(fā)人深省。
鄭板橋在總結(jié)自己的創(chuàng)作經(jīng)驗時說:“題高則詩高,題矮則詩矮,不可不慎也?!蔽恼碌臉祟}如同一個人的眼睛,應(yīng)該有著傳神的魅力及畫龍點睛的功效。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文時,往往憑著標題,就能基本判斷出這篇作文是否切題、立意格調(diào)是否高遠。因此,在擬題上應(yīng)下一番功夫。有以下原則,希望同學們在擬題時予以把握——
1.簡。要求標題語言準確、鮮明、簡潔(最好不超8個字)。題目過大、寬泛,會沒有針對性;標題過長,則顯得松散。擬題時,切入角度要合適,范圍要小,內(nèi)容要精。
2.巧。作文的標題與立意、構(gòu)思的角度密切相關(guān)。只有立意巧、構(gòu)思妙,才會擬出好的標題。
3.俏。題目如同商品的包裝,別出心裁的包裝總會贏得顧客的青睞;同理,出人意料的題目會讓人“一見鐘情”。
具體擬題時,有以下方法可供同學們借鑒——
1.妙用修辭。擬題時,根據(jù)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文體和內(nèi)容,靈活巧妙地運用比喻、擬人、夸張、對偶、雙關(guān)、反詰等修辭手法,可使文題生動形象,精練緊湊,含蓄雋永。如以“故鄉(xiāng)”為話題寫作,就可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擬就“千年月色萬年情”這個題目,起到烘托氣氛,增強聯(lián)想的作用。再如以“青春”為話題寫作,就可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擬就“長發(fā)長、短發(fā)短”這個題目,表意凝練、朗朗上口。
2.用與諺語、俗語相反的觀點擬題,借力發(fā)力。如以“路”為話題,就可擬“車到山前沒有路”這個題目。相較于“車到山前必有路”,凸顯了“天上不會掉餡餅”“沒有努力就沒有收獲”的積極思想。再如,以“學習與提高”為話題,就可擬“拿人手更長”這個題目。和“拿人手短”不同,這里的“拿人”指“學習別人的長處”,“手更長”則表明了“更優(yōu)秀更精妙”。
3.踏雪尋梅。順著材料,對所凸顯的話題進行深化、探究,在濃縮中,把觀點提升到具有一定哲理的高度,讓讀者于欽佩中達到一種全新的境界,從而獲得一種審美的愉悅。如以“奉獻”為話題,就可擬“收獲源于付出”等題目,點明奉獻的意義。
4.用看似矛盾的詞語,形成反差。如“苦日子就該過得甜甜蜜蜜”這個題目,乍看上去,讓人不禁生疑。既然是“苦日子”,為何還會“甜甜蜜蜜”?強烈的反差,怎能不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
5.引用化用?!八街梢怨ビ瘛?,換句話說,直接引用或化用我們耳熟能詳?shù)脑娫~歌曲、名言警句、書籍名稱、影視劇名、新聞標題、電臺欄目等作為作文的題目,定會給人一種風格迥異、個性鮮明的感覺。如“忙兮忙兮奈若何”一題就是由項羽《垓下歌》中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典化翻新而來的,給人一種調(diào)侃的感覺。文題中所透露出的幾絲茫然、無奈,正是吸引讀者繼續(xù)往下閱讀的強大磁力所在。
總的來說,不管大家采用哪種方法擬題,都應(yīng)做到文題精練、醒目、新奇、生動且在話題中,還要與所寫文體保持一致,不能單純?yōu)榱藬M題而擬題。在擬題的同時,還要考慮,在這個文題下能不能寫出文章來,不能一味地標新立異,結(jié)果給自己出了難題。
文題設(shè)計
人生在世,很多時候都需要我們“放手”。放手,是選擇,不是放棄;是樂觀,不是悲觀;是在人生路途中轉(zhuǎn)一個彎,甩掉不必要的包袱,輕裝上陣。
請以“放手”為話題,寫一篇作文。要求:(1)題目自擬,立意自定,文體不限,詩歌除外;(2)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要抓住“放手”展開思考,擬一個新穎別致且能抓住讀者眼球的標題,以此統(tǒng)領(lǐng)全文,展開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