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光菲
(鞍山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鞍山 114000)
結(jié)腸鏡是醫(yī)院中常用于對直腸、結(jié)腸等進行檢查的內(nèi)容,結(jié)腸鏡檢查能較為清晰的了解患者直腸、結(jié)腸等內(nèi)部情況。進行結(jié)腸鏡檢前需要對腸道進行有效的清潔,排除腸道內(nèi)的糞便、糞水等異物,方便更好的觀察腸道內(nèi)的情況。腸道清潔工作的效果直接關(guān)系到結(jié)腸鏡檢的最終效果,臨床上用于腸道清潔通常采用口服瀉藥與禁食的方式用以進行腸道排空,但由于患者的年齡和腸道功能差異,在進行腸道清潔時所需要的瀉藥數(shù)量和腸道對瀉藥的容量各不相同,患者腸道清潔的效果也會受到上述因素的影響[1]。通過研究影響腸道清潔因素對于腸道清潔效果的影響效果,能夠為結(jié)腸鏡檢提供更好的準備條件。為進一步了解結(jié)腸鏡檢查前腸道清潔效果及影響因素,本文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結(jié)腸鏡受檢患者162例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研究對象的病例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結(jié)腸鏡受檢患者162例作為研究對象,患者中女性78例,男性84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57.9±10.3)歲。所有研究對象均接受結(jié)腸鏡檢,患者進行了口服復方聚乙二醇進行腸道準備,且均知情并同意參與本項研究。
1.2 方法:分析所有患者的腸道效果以及腸道清潔影響因素,通過回顧病例的方式調(diào)查患者結(jié)腸鏡檢前,腸道清潔情況。
1.2.1 腸道清潔方式:所有患者在進行結(jié)腸鏡檢前進行腸道清潔:讓患者在鏡檢前2日開始控制飲食,鏡檢前2 d減少進食數(shù)量,檢查前1d只進食流質(zhì)食物,檢查當日完全禁食;患者在檢查前4 h開始口服瀉藥,本次檢查中的瀉藥均使用為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zhì)散劑,將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zhì)散劑溶于溫開水中,首次服用600~1000 mL,之后每隔10~15 min服用250 mL,直至服用完,而后患者排空腸道,準備進行鏡檢[2]。
1.2.2 腸道清潔程度:腸道清潔程度分級為Ⅰ級:腸道準備滿意,腸腔無糞便殘留,腸液清亮,操作過程順利,觀察良好;Ⅱ級:腸道準備比較滿意,有氣泡,腸腔無糞便殘渣和糞水潴留,操作比較順利,觀察基本清晰;Ⅲ級:腸道準備不滿意,有氣泡且不易沖洗干凈,腸腔內(nèi)有糞便殘渣或糞塊,操作不順利;Ⅳ級:腸道準備不佳,腸壁積滿糊狀糞便或糞水,無法進行觀察[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用SPSS19.0軟件進行處理,并以χ2檢驗,若P<0.05,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腸道清潔有效率:本次研究中,162例研究對象腸道清潔有效者127例,所占比例78.40%,無效者35例,所占比例21.60%。
2.2 腸道清潔相關(guān)因素:162例研究對象的清潔效果有效和無效的在年齡、患者瀉藥容量、口服瀉藥與檢查間隔時間、末次進食與口服瀉藥間隔之間差異較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颊吣挲g、瀉藥容量、口服瀉藥與檢查時間間隔,與腸道清潔程度呈負相關(guān);患者的末次進食與口服瀉藥時間間隔,與腸道清潔程度呈正相關(guān)。
結(jié)腸鏡檢查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檢查方式,通過結(jié)腸鏡能夠?qū)颊叩慕Y(jié)腸炎癥等進行有效的檢查,分析患者病情從而進行有效治療。結(jié)腸鏡檢查前需要患者進行充分的腸道清潔,以保證鏡檢過程中的視野清晰,腸道清潔的效果直接關(guān)系著結(jié)腸鏡檢查效果的好壞。患者腸道清潔的程度分為4個等級,包括腸道準備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以及不佳,腸道準備不滿意或腸道準備不佳都無法順利的進行結(jié)腸鏡檢查,患者也需要再次進行檢查準備,不利于患者病情檢查也容易造成患者身體的負擔。研究顯示,患者的腸道清潔程度往往會受到年齡、瀉藥容量、口服瀉藥與檢查時間、末次進食時間與瀉藥間隔時間的影響[4]。
患者的腸道潔凈程度會受到年齡的影響?;颊哌M行結(jié)腸鏡檢查前的腸道清潔工作效果會與患者的胃腸功能具有一定關(guān)聯(lián),一般來說,患者年齡越大,胃腸功能較差,且患者由于年齡較大會導致在攝入瀉藥過程中產(chǎn)生較多不良反應(yīng),在短時間內(nèi)大量飲用瀉藥會出現(xiàn)惡心、腹脹、大量排便導致的乏力癥狀,身體耐受力差導致患者在進行腸道清潔過程中依從度不高,間接影響了腸道清潔工作的進行[5]。為了保證腸道清潔的順利進行,護理人員應(yīng)當注意對年齡較大的患者進行指導,讓患者在家屬陪同下進行瀉藥的服用,提高在用藥上的依從性,并且適當?shù)姆怕颊叻幩俣?,避免患者產(chǎn)生較大不良反應(yīng),盡可能的保證腸道的排空。
患者的瀉藥容量也是影響腸道清潔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患者在進行腸道排空中使用的瀉藥容量在2000 mL以內(nèi),但并不意味著患者使用瀉藥容量越多越好,在調(diào)查研究中顯示,患者瀉藥容量在1000~1500 mL中的腸道排空合格率較高,而在2000 mL合格率反而有所下降,過高的瀉藥容量會引起患者較多的不良反應(yīng),對患者的腸道和身體造成負擔,很容易影響腸道清潔的質(zhì)量[6]。護理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腸道排空中,應(yīng)當注意對患者的腸道能力進行分析,選擇合適劑量的瀉藥容量,避免過多的瀉藥容量影響患者的腸道清潔效果。
患者的末次進食與瀉藥的間隔與腸道清潔效果呈正相關(guān)。一般來說末次進食時間與進食瀉藥時間間隔越長,腸道的清潔程度越高?;颊吣┐芜M食食物后的食物殘渣是腸道清潔中的主要糞便產(chǎn)物,患者末次進食時間與檢查的時間相隔越長,食物消化越多,越容易進行糞便的排空,從而保證了腸道清潔的質(zhì)量。
口服瀉藥時間與檢查時間間隔也會影響腸道的清潔程度。研究顯示,口服瀉藥時間過長會不利于腸道清潔效果,在分次服用瀉藥過程中,最好的清潔時間應(yīng)當在5~8 h,患者在進行腸道清潔過程中,隨著瀉藥的服用會逐層對腸道進行排空,但若時間進展過長,腸道內(nèi)的清潔度會隨時間而逐漸下降。因此在進行腸道清潔過程中,也應(yīng)當注意合理調(diào)控腸道清潔所需的時間,幫助患者盡快清潔完腸道用最好的狀態(tài)進行腸道檢查,保證腸道的清潔度。
本次研究中,對所有患者的腸道清潔效果和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結(jié)果得,162例患者中,腸道清潔有效者所占比例78.40%,無效者所占比例21.60%?;颊咔鍧嵭Ч行Ш蜔o效的在患者年齡、患者瀉藥容量、口服瀉藥與檢查間隔時間、末次進食與口服瀉藥間隔之間差異較明顯,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綜上可知,進行結(jié)腸鏡檢查前對患者進行腸道清潔中,患者的年齡越大、瀉藥容量越多以及口服瀉藥和檢查時間間隔過長,會導致腸道清潔效果變差;而患者末次進食時間與瀉藥間隔時間越長,患者的腸道清潔程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