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東盟郵報》1月6日文章,原題:沒錢?別來 成群結隊的中國游客來到一座田園詩般的海島樂園,他們的喧囂吵鬧嚇跑了更“文明”的西方游客。然而,即便為吸引他們來訪而投入各種資源,當?shù)芈糜螛I(yè)卻從其消費中受益甚微。這都要歸咎于中國的某些旅行社操辦的“零團費”旅游項目。許多中國游客都被低價及其概念——不必學習和說外語,一切都由旅行社搞定——所吸引。
這些旅行社對隨團游客的部分要求是必須遵守旅行社規(guī)劃的包括前往指定購物站點在內的行程。這種做法在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皆非新鮮事,有關旅游費用通常由零售店補貼。
如今,中國的零團費旅行社已將這種做法修煉為一門“藝術”。此類商店大部分與有關旅行社直接相關,只是為“符合”當?shù)胤梢蠖善洹按砣恕苯洜I,從而以更高價格出售商品。由于相關人員控制整個供給鏈并共享收入,除酒店和餐館經營者外,這些零團費游客在旅游目的地的消費幾乎不會滲入到當?shù)亟洕校數(shù)卣驳貌坏接嘘P稅收。
2013年,中國政府已在港澳地區(qū)禁止這種做法,但有些旅行社對該禁令置若罔聞。2016年泰國政府決定徹底取締零團費旅游,因為這種旅游導致泰國每年損失20億美元稅收。
盡管零團費旅游對東道國“價值極低”,但蜂擁而至的中國游客仍在為航空公司、酒店和餐館提供大量業(yè)務。聯(lián)合國世界旅游組織的數(shù)據(jù)顯示,中國游客占國際游客總支出的20%,且其每天人均消費額相當于其他游客的兩倍。即便如此,越南政府也在打擊零團費旅游。與泰國一樣,越南也擔心劣質旅游服務和體驗有損該國旅游業(yè)形象。2017年,越南曾關閉15家不允許本地人進入的“秘密商店”。
零團費旅游或將難以根除,但中國旅游研究院等機構的數(shù)據(jù)顯示,如今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正變得更有品位并青睞自由行。▲(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