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西周貴族家臣的晉升之途

      2019-01-07 06:26:42王進鋒
      人文雜志 2019年12期
      關鍵詞:家臣領地銘文

      王進鋒

      關鍵詞西周時期 家臣 歷練 晉升 貴族家族 管理功能

      一、引言

      西周時期的家臣可以分為三類:周王的家臣、諸侯的家臣和貴族(包括周王國和諸侯國的貴族)的家臣。同時,“家臣”有狹義和廣義兩種內(nèi)涵。狹義的“家臣”,是相對于在朝中任職的“朝臣”而言的,指在家族里擔任一定官職的人員;廣義的“家臣”,是相對于“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王臣”而言的,指貴族家族里家主以外的所有人員。在本文中,我們只討論貴族家臣,而且是廣義的貴族家臣。西周貴族家臣人員眾多,所擔任的角色也不一樣,一般情況下可以分為“管理類家臣”和“被管理類家臣”兩類?!肮芾眍惣页肌卑易迓毠俸推渌麚喂芾砺殑盏募页?“被管理類家臣”包括家主宗親、畋臣、人鬲等不同身份的人員。這兩類家臣在貴族家族內(nèi)部的地位不同,“管理類家臣”的地位要高于“被管理類家臣”,同時這兩類家臣內(nèi)部不同人員的地位也有高低之別。

      學界對西周貴族家臣進行過探討。相關論著為進一步研究西周貴族家臣奠定了基礎,但是并沒有關注到貴族家臣的晉升問題。實際上,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它是我們深入認識西周貴族家族的政治功能和西周官制的一個很好視角。

      二、貴族家族對家臣的要求、獎懲和歷練

      西周時期的貴族家族對其內(nèi)部的家臣有一定的要求。楊寬指出貴族家臣必須效忠于家主,他們只知有“家”而不知有“國”。姚曉娟認為西周時期的家臣對家主要“恪盡職守,忠于其家”。何景成、王彥飛提出“在西周時期,貴族宗主冊命家臣,強調(diào)要求臣屬遵循、效忠君長的命令,處理好所任職事”。綜合來看,西周貴族對家臣的要求是兩方面的:(一)忠心,即家臣保護家主、聽從命令;(二)精于業(yè)務,即家臣處理事務的時候要善良、熟悉自身的業(yè)務、恭敬自己的事務、勤于事務。這些要求應該是貴族家臣晉升的依據(jù)。

      西周貴族對家臣的要求不僅存留于言語層面,還會通過切實的獎懲措施來維護。做得好的家臣會受到家主的獎勵,如西周中期聞尊銘文的記載:

      唯十月初吉,辰在庚午,師多父命聞于周,曰:“余效事,汝毋不善。胥朕采達田、外臣仆,汝毋有一不聞。蔑歷,賜馬乘、”。聞拜稽首,揚對朕皇尹休,用作朕文考寶宗彝,孫孫子子其萬年永寶。

      銘文中的聞是師多父的家臣。聞因為處理師多父家族事務時“毋不善”,對于其所負責的協(xié)助師多父治理食采和臣仆之事“無一不聞知”,而受到師多父的賞賜。這里的聞因為符合要求、熟悉業(yè)務而受到家主的獎勵。同樣的情況,也見于不嬰簋蓋:

      唯九月初吉戊申,伯氏日:“不嬰,馭(御)方、獫狁廣伐西俞,王命我羞追于西。余來歸獻擒。余命汝御追于琴,汝以我車宕伐獫狁于高陶,汝多折首、執(zhí)訊。戎大同,從追汝,汝及戎大敦搏。汝休,弗以我車陷于艱。汝多擒,折首執(zhí)訊”。伯氏日:“不嬰,汝小子!汝肇敏于戎功。賜汝弓一、矢束、臣五家、田十田。用從乃事”。不嬰拜稽首,休。用作朕皇祖公伯、孟姬尊簋,用勻多福,眉壽無疆,永純需終。子子孫孫其用寶用享。(《集成》4329,西周晚期)

      銘文中的不嬰是伯氏的族弟,同時是他的家臣。不嬰因為在協(xié)助伯氏伐獫狁的戰(zhàn)爭中“肇敏于戎功”,從而受到伯氏的賞賜。繁卣中也有類似的狀況:

      銘文中的繁是公的家臣。他協(xié)助公“形祀”和“辛公祀”有功,并且“衣事亡田”,即沒有過失,因而受到公的獎勵。

      相反的,家臣做得不好則會受到懲罰。西周中期的師旃鼎記載:

      唯三月丁卯,師旃眾仆不從王征于方雷,使厥友引以告于伯懋父。在艿,伯懋父迫罰得口由三百鋝。今弗克厥罰,懋父命日:“義(宜)播,且厥不從厥右征,今毋播,其又納于師旃?!币愿嬷惺窌箤ω首椨谧鹨?。(《集成》2809)

      銘文中的眾、仆是師旃的家臣。伯懋父判定眾、仆違命不從君長出征,因而要受到“播”的刑罰。這說明,西周時期對于不遵行君長政令的臣屬,是有一定的懲罰措施的。

      可見,當時的貴族之家有一定的措施,獎勵家臣好的行為,懲罰家臣不好的行為,從而維護家主和家族的利益。貴族家族對家臣的獎勵應是貴族家臣職位晉升的前期積累。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西周貴族家族還會對家臣進行一定的歷練。這種歷練表現(xiàn)形式之一為,在那些世代擔任貴族家臣的家族里,后代在繼承祖、父職務之前,需要先從較低級別的職務做起,再一步步晉升。請看:

      唯王十又一月,既生霸丁亥,榮季入佑卯。立中廷,榮伯呼命卯曰:“翻乃先祖、考死司榮公室。昔乃祖亦既令乃父死司奔人,不淑,取我家竄,用喪。今余非敢夢先公有j茬遂,余懋再先公官。今余唯命汝死司棄宮、棄人。汝毋敢不善,賜汝瓚璋四彀、宗彝一肆,寶。賜汝馬十匹、牛十。賜于乍一田、賜于宮一田、賜于隊

      在這篇銘文中,卯的祖、父和他本人都是榮伯的家臣。卯的祖在過去的職務是“司榮公室”,應是榮伯家族的主管。卯的祖能命令父“司奔人”,可見,“司榮公室”的職位高于卯的父的職位“司棄人”。卯的祖在命令卯的父“司奔人”之后應當就去世了。從銘文“乃先祖、考死司榮公室”來看,卯的父后來也升遷到了“司榮公室”的職務。卯現(xiàn)在被榮伯任命的職務是“司奔宮、奔人”,職位要高于其父過去“司奔人”的職位,但是要低于“司榮公室”;卯在冊命的時候受到榮季的“人佑”,那么他應是榮季的下屬;榮季的職務可能要比“司榮公室”低。這樣,我們可以描繪出卯一家三代的職位和升遷關系圖:從表格中可以看出,卯的父在升遷到“司榮公室”之前,先是從“司棄人”做起的。同樣的,卯可能之后也擔任了“司榮公室”的職務,但是他先要從“司奔宮、棄人”做起。

      歷練的第二種表現(xiàn)形式為,家主會帶著部分家臣參與他所主管的王朝事務。多友鼎銘文記載:多友是武公的家臣。在銘文中,武公命令多友參與了自己主管的對獫狁的戰(zhàn)爭。例證不止此一例。在禹鼎銘文中,武公讓家臣禹率領自己家族的“戎車百乘、廝馭二百、徒千”(《集成》2833)去攻打噩侯馭方。還有,上文提到的不嬰簋蓋銘文中,伯氏讓其家臣不嬰?yún)⑴c他伐獫狁的戰(zhàn)爭,“御追于,汝以我車宕伐獫狁于高陶”(《集成》4329)。這些都是以參與家主所主管事務的方式來歷練家臣。

      總之,西周貴族家族對家臣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是忠心,二是精于業(yè)務;他們還會通過獎懲措施來維護這種要求。西周時期的有些貴族家臣會得到歷練,參與家主主持的周王朝事務;后代在繼承祖、父職務之前,需要先擔任較低級別的職務都是歷練的方式。要求和獎懲是西周貴族家臣晉升的前提,而對家臣的歷練則為其晉升提供了現(xiàn)實依據(jù)。

      三、貴族家臣的晉升之途

      西周時期貴族的管理類家臣和被管理類家臣,內(nèi)部都有高低等級之別;不同的貴族之家,其地位也有高低之分;在整個周王朝的統(tǒng)治體系里,周王和諸侯國國君的家臣和朝臣地位要高于貴族家臣。這些客觀等級的存在,是家臣晉升的背景。西周時期貴族家臣的晉升可以分成以下幾個層面:

      第一,在貴族家族內(nèi)部升遷。具體來看,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由一般的“被管理類家臣”成為基層領袖。

      貴族家族的“被管理類家臣”中有一些基層管理者——如弗季姬方尊銘文中的“丁”和伐簋銘文中的“引”(《銘圖》5321),應當是由他們所管理的、更基層的家臣群體推舉上來的。他們的被推選應當依賴于宗法和賢能兩方面因素。關于這點,我們可以看淵卣銘文:

      伯氏賜淵仆六家,曰:“自擇于庶人”。今厥仆我興邑、兢諫,鉬(發(fā))芟、斯、昔大宮特

      我、邑、兢、芟、昔是被傭國國君賜給淵的“六家仆”的核心男丁,其中,“我”可能是他們的領袖——就像丁和引一樣。從銘文中可以看出,“我”有很強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他能發(fā)動邑、兢到傭國國都諫諍,又能動員芟、昔到周王國都城諫諍就是明證。“我”之所以能推舉為領袖,可能正是這群人看中了他卓越的能力。另外,季姬方尊銘文的“丁”,應當是“厥友”25家推舉出來的;伐簋銘文(《銘圖》5321)中的“引”,應是“友五十夫”推舉上來的。

      2.從“被管理類家臣”的基層領袖上升為“管理類家臣”。

      這些“被管理類家臣”中的基層管理者,在對家族事務的管理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例如:鼎銘文中舐當與弗季姬方尊銘文中的“丁”身份相同,舐和“五夫”的關系形態(tài)與丁和25家“友”的形態(tài)相同。舐和“五夫”生活在效父屬下某一農(nóng)村聚落里,這個聚落里人眾可能不僅僅這六家,還有其他的人。他們都來自同一個族。這些人眾擁有自己的耕種土地、牲畜,并種植著糧食作物。其中,是這個獨立的農(nóng)村聚落的管理者。效父所擁有的這個獨立聚落中的“五夫”被贖賣給了留,因而效父必須通過舐來具體執(zhí)行相關的交易。舐在家族的土地交易中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儼然像一位“管理類家臣”??梢韵胍?,貴族家族內(nèi)這類起到積極作用的被管理類家臣,極有可能會升任為管理類家臣。

      根據(jù)卯簋蓋銘文(《集成》4327,西周中期),卯的家族是從其“祖”——這個“祖”代世距卯并不是很遠,只是父的父——的時期,才在榮伯家族擔任管理類家臣——“司榮公室”,他之前可能就是一員普通的“被管理類家臣”。那么,卯的祖實現(xiàn)了從“被管理類家臣”到“管理類家臣”的轉(zhuǎn)變。

      3.在“管理類家臣”系統(tǒng)內(nèi)升遷。

      西周時期管理類家臣內(nèi)部有高低等級的差別。貴族家臣們可以依靠著自己的才能和業(yè)績,實現(xiàn)從低到高的升遷。

      有的貴族家臣,確實實現(xiàn)了在家族內(nèi)部的升遷。在榮伯家族里,卯的父從“司奔人”到“司榮公室”,職位提升了;卯自己的職務“司奔宮、奔人”相較于他過去的職務,已經(jīng)有所提升,他后來可能又進一步升遷到“司榮公室”(卯簋蓋銘文,《集成》4327,西周中期)的位置。

      第二,從貴族家族進入其他的機構(gòu)任職。

      西周時期的國家是由周王國、諸侯國構(gòu)成的,而這些地方又是通過周王室家臣、周王朝官員、諸侯家臣、諸侯國官員和貴族家臣來管理的。所以,除了貴族家族之外,還有其他的社會機構(gòu)存在。這些機構(gòu),為貴族家臣的晉升提供了平臺。具體來說,這種晉升又包括:

      1.從小貴族家族升遷到更大的貴族家族任家臣。西周時期有些小貴族家族的人員會轉(zhuǎn)移到更大貴族家族擔任家臣。

      虢中(仲)令(命)公臣:“司朕百工,賜汝馬乘、鐘五、金,用吏(事)?!惫及莼祝覔P天尹丕顯休。用作尊簋,公臣其萬年用寶茲休。

      第一篇銘文中的“公臣”和第二、三篇銘文中的“再”都是一個小貴族家族——裘衛(wèi)家族——的家主,但是他們卻在更大的貴族虢仲、榮家族任家臣。可見,當時貴族家族的家臣到更大貴族家族任家臣的現(xiàn)象也是存在的。

      2.從貴族家族升遷到諸侯國的朝廷任職。有的貴族家臣升遷到諸侯國任職,如獻:

      唯九月既望庚寅??阱芡?,休亡尤。朕辟天子、楷伯令厥臣獻金、車。對朕辟休,作朕文考光父乙。十世不忘獻身在畢公家。受天子休。(獻簋銘文,《集成》4205,西周早期)“楷”是國名,楷伯即楷國國君。獻簋銘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后為:在九月既望庚寅這天,楷國國君前往覲見周王,表現(xiàn)很好,沒有過失。我的君長周天子和楷君,給予楷伯的臣屬獻以青銅和車輛。獻感謝君長的賜予;作這件簋在乙日來祭祀我已經(jīng)過世的父親光。獻十世都不會忘記曾經(jīng)在畢公家任職。接受天子的賞賜。這里的畢公就是西周時期的貴族畢公高??梢钥闯?,獻曾經(jīng)在畢公高家任職服務,后來成為楷國國君的臣屬。在這篇銘文中,因為輔助楷君覲見周王有功,而受到周王和楷君的同時賜予。所以,獻是從貴族畢公高家來到楷國任職的,他之所以“十世不忘身在畢公家”,可能正是因為最初是由畢公將他舉薦給楷君的。

      3.從貴族之家升遷到周王內(nèi)宮任職。有的則從貴族之家升遷到周王內(nèi)宮任職,如召:這篇銘文中,賞賜召的是伯懋父;“每黃、發(fā)徼”是修飾白馬的,形容白馬的黃拇、斑發(fā);召作器之后是“用追于炎丕肆伯懋父賄”,感謝伯懋父的饋贈。召應當是伯懋父的家臣。召此應當在炎地協(xié)助伯懋父做一些具體的事務,他此時應當還在伯懋父之家任職。同一人所作的召圜器銘文記載:

      唯十又二月初吉丁卯,召啟進事,奔走事皇辟君。休王自使賞畢土方五十里。召弗敢忘王休,冀用作炊宮旅彝。(《集成》10360,西周早期)

      銘文中的“啟”有“初”的含義;“進事”,即任命職務;“召啟進事”意即召初次被任命職務;君,是指王后,于成王時為王姜。此處,召被任命了職務,為王后效命。那么他此時成了周王內(nèi)廷的官員。召從伯懋父之家進入了周王內(nèi)廷任職,獲得了職務上的升遷。

      從貴族的家臣遷轉(zhuǎn)為周王國內(nèi)廷官員的還有趄。小臣趄鼎銘文記載:

      君、天君是王后;遂,即鄉(xiāng)遂之遂;邰是遂地的兩處地名;寮女、寮奚長,是周王室宮使用的女奴隸的長官,她們是位于遂地的陪、邰。銘文中趄聽從王后的命令,出使到遂地,管理邰的寮女、寮奚長。此時趄已經(jīng)成為了周王內(nèi)廷的官員。他是從貴族的升遷為周王內(nèi)廷官員的。另外,井氏家族的嫂也從貴族家族升任到了周王“內(nèi)宮”任職(嬡鼎銘文,《銘圖續(xù)》214)。

      4.從貴族之家升任到周王國朝廷任職。有的從貴族家臣成為周王的官員,如小臣宅:

      唯五月壬辰,同公在豐。令宅事伯懋父。伯賜小臣宅畫干、戈九、賜金車、馬兩。揚公、伯休,用作乙公尊彝。子子孫孫永寶,其萬年用餐。王出入。(小臣宅簋,《集成》4201,西周早期)小臣宅要接受同公的命令,可能因為他是同公的家臣。小臣宅接受同公的命令,在伯懋父屬下任職,但是從銘文末尾的“王出入”來看,他仍然是為周王效命。這應當是因為伯懋父本身也是為周王效命,小臣宅任他的下屬。小臣宅從同公家到周王廷任職,職務發(fā)生了升遷。又如師,周恭王時期的師鼎銘文記載:

      從銘文可以看出,師番孔是伯大師家族的小宗小子,所以稱“小子”。他之前在伯大師家任家臣,后轉(zhuǎn)任到周王處任職。再如再,再簋記載:

      用夙夜明享,其永寶。(《新收》1606,西周中期)再的父親是公,而不是應公;如果二者是同一宗族的話,再和應公至少不是同一父親,或者再本身就是外族之人。再之前應當在應公家任家臣,現(xiàn)在在周王處任職。他是從貴族家臣成為周王的臣子的。西周金文中還有如下的記載:

      伯矩作寶彝,用言(歆)王出內(nèi)使人。(伯矩鼎,《集成》2456,西周早期)

      衛(wèi)肇作厥文考己仲寶,用祓壽,勻永福,乃用饗王出入使人,累多朋友,子孫永寶。(衛(wèi)鼎,《集成》2733,西周中期)

      以上伯矩鼎中的“王出內(nèi)使人”與衛(wèi)鼎中的“王出入使人”相似,意為“王的出來進去的使者”。在衛(wèi)鼎中,衛(wèi)作器物的目的是宴享“多朋友”和“王出入使人”,說明二者的性質(zhì)接近,那么“王出入使人”本身應是衛(wèi)的族人,即是他的同族家臣。在伯矩鼎中,歆,意為餮;與衛(wèi)鼎相對讀,可知“王出內(nèi)使人”原本也是伯矩的家臣。伯矩的家臣和衛(wèi)的家臣,后來都來到王廷擔任使者職務,那么這是一種升遷。

      在師望鼎(《集成》2812,西周中期)中,師望自稱“大師小子師望”,可見他是大師家族的“小子”,即小宗宗子;他的職掌是“出入王命”,則在周王朝任職,他擔任的應是卿士職務。伯公父自稱“伯大師小子”,則是伯大師家的小宗宗子;他作器是為了“我用召卿事辟王”(伯公父籃,《集成》4628,西周晚期),則他在周王朝任職,他擔任的應當是卿士類職務。師望和伯公父應當是從貴族家臣升遷到周王朝任職的。

      總之,西周時期的貴族家臣有機會得到晉升。有的家臣從一般的“被管理類家臣”成為基層領袖,有的從“被管理類家臣”的基層領袖上升為“管理類家臣”,有的在“管理類家臣”系統(tǒng)內(nèi)實現(xiàn)了升遷。還有的貴族家臣流出貴族家族,進入到更大的貴族家族、諸侯國的朝廷、周王內(nèi)宮和周王國外廷任職。

      四、活力源泉:西周貴族家族的管理功能

      對于貴族家臣及其晉升路徑的探討,使我們注意到西周貴族家族的管理功能。西周時期的周王朝是由周王國和諸侯國構(gòu)成的。當時不管在周王國,還是在其他諸侯國,都分布著很多貴族家族。這些貴族家族占有不少領地,擁有大量家臣,還會進行很多的生產(chǎn)和經(jīng)濟活動。貴族家族內(nèi)部的人口、領地及其他事務,周王或者諸侯很難干預,往往是由貴族家主來管理,具有相對獨立性。所以,貴族家族在西周時期的國家管理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于分布地區(qū)和政治地位的不同,當時不同的貴族家族在內(nèi)部管理方面會有差異,但是,它們也有一些共同特征。我們可以從進入家族、處在家族之中和流出家族三個方面,來考察這些特征:

      第一方面,異族之人進入貴族家族成為家臣并不是很困難。西周時期的貴族家主的兄弟和宗親出生之后,自然而然地成為宗子的家臣,他們本身就在貴族家族內(nèi)部。所以,所謂的“進入貴族家族”,并不針對他們,而是面向異族家臣而言的。

      當然不同的異族家臣,進入貴族家族之初的身份是不一樣的,有的一開始就擔任“管理類家臣”,有的則需從“被管理類家臣”做起。但無論是哪種,他們進入貴族家族成為家臣都不是很困難。如在大克鼎中,克的異族“管理類家臣”“史、小臣、需龠、鼓鐘”(《集成》2836,西周晚期)是相對容易加入克家族的。又如在大盂鼎中,異族“被管理類家臣”“邦司四伯,人鬲自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和“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集成》2837,西周早期),隨著周王的賞賜很容易地就成為了貴族盂的家臣。再如在季姬方尊中,和家主明顯不是同族的“丁”和“友廿又五家”,隨著王后“君”(《銘圖》5321)的賞賜,隨即成為季姬的“被管理類家臣”。

      第二方面,當家臣處于貴族家族之中時,如上文指出的,他們中的某些人有機會得到業(yè)務歷練和職務升遷。而我們知道,西周貴族家族的領地廣闊而又零散。隨著管理事務的變化,這些家臣也需要到貴族領地里的其他地方去履職,這必然會促使他們的遷徙。職務的變動和位置的移動,將有助于這些人社會閱歷的增長和綜合能力的增強,并為他們將來的發(fā)展和流動奠定基礎。

      在領地的分布方面,有的貴族家族在周王國或者諸侯國的城市中心地帶擁有一塊土地,同時在城市遠郊的鄉(xiāng)村之地還擁有更大的一塊或者幾塊土地,如井氏家族、虢氏家族、散氏家族、裘衛(wèi)家族、卯家族和克家族。他們的領地并不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而是跨越了城市和鄉(xiāng)村;而且他們在鄉(xiāng)村地區(qū)的領地也不是相連的,而是分散在不同地區(qū)。

      還有一些貴族,受賜了新的領地,這些領地分散在不同的地區(qū),如貴族亳的領地:

      公侯賜亳杞土、麇土、禾、亳敢對公仲休,用作尊鼎。(亳鼎,《銘圖》2226,西周早期)

      銘文中的“公侯”和“公仲”是同一個人,是宋國的諸侯微仲;亳是宋國的貴族。隨著宋侯的賞賜,亳的領地多了杞和麇兩處(也是地名,但是亳只是擁有此兩處的禾,并不擁有土地),從名稱上就可以看出,這兩處明顯是位于不同的地方。又如卯的領地,在卯簋蓋中,卯雖然是貴族榮伯的家臣,但是他本身也是一個貴族。他受到了家主的賞賜,擁有了“乍一田,…盲一田,…隊一田,…番孔一田”(《集成》4327,西周中期)幾塊領地,這些領地是分散在各地的。再如貴族中的領地,中方鼎記載:

      中之前可能就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領地,這次參與王于“寒”地的事務,又受賜了位于福地的領地。那么,中的領地一定也是分散在不同地區(qū)的。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貴族家族在某個諸侯國擁有領地,同時在其他諸侯國也擁有領地。新近公布的伐簋,向我們展示了這樣一種貴族家族領地的特殊分布形態(tài)

      銘文中的伐是器主,他是上一代的魯侯的兄弟,是這一代魯侯伯的叔父;伐還是魯侯家族的小宗宗子,所以稱“小子”。在銘文中,伐接受周王的命令來到魯國慰問魯侯,那么他應該在周王國擔任職務;可以想知,為了上朝聽命的便利,伐在周王國都城應當擁有一塊領地。銘文中魯侯賞賜給伐“一家”,具體包括“師日引,與友五十夫”,相應地,這51家人居住、生活和耕作的土地也隨之被賞賜給了伐。這些土地和人口一定是位于魯國的。所以,伐家族的領地跨越了周王國和魯國。

      綜合來看,西周貴族家族的領地并不是緊密相連在一起的,而是分散在不同地區(qū),有的分布在城市和鄉(xiāng)村的不同地帶,有的位于多個地區(qū),有的則跨越了多個諸侯國。貴族家主一個人是沒有辦法管理這些廣闊而又零散的領地的,他要依靠家臣來管理。如在榮伯家族,由卯的祖、考來“司榮公室”(卯簋蓋,《集成》4327),即由他們總管家族的事務;在叔氏家族,由逆來管理“仆庸、臣妾、小子室家”(逆鐘,《集成》60-63,西周晚期)事務;而伯父家族“西偏、東偏仆、馭、百工、牧、臣、妾”(師簋,《集成》4311)需要由師臼犬來管理。貴族家族廣闊領地上的不同區(qū)域,都會有相應的事務,也都需要由家臣來管理。如此,貴族家族的家臣人數(shù)雖多,但卻不是集中在一起,而是均勻分布在廣闊的領地上。

      上文已經(jīng)指出,貴族家臣在家族內(nèi)部可以得到歷練和升遷。而隨著職務的變化,他們在貴族領地上任職的地點也會發(fā)生變化。因為貴族家族領地分布的獨特形態(tài),這些家臣也必然會在城市和鄉(xiāng)村之間、鄉(xiāng)村與鄉(xiāng)村之間,甚至不同的諸侯國之間流動。如在榮伯家族里,卯父生前的職務從“司奔人”升到“司榮公室”(卯簋蓋,《集成》4327,西周中期),那么他任職的地方,可能也從奔地遷徙到了榮伯家族生活的核心地區(qū)——城市。隨著職務的變動和位置的遷徙,這些人員的社會閱歷和綜合能力會得到鍛煉和提升,這為他們后來的發(fā)展和流動奠定了基礎。

      第三方面,在流出貴族家族方面,優(yōu)秀的家臣和表現(xiàn)不好的家臣流出方式是不一樣的:(1)有的家主的親屬可以另外建立新的貴族家族;比較優(yōu)秀的貴族家臣,可以升遷到更大的貴族家族、諸侯國或者周王朝任職。這些是升遷式的流動。(2)一些在家主看來表現(xiàn)不好的家臣,則通過被賞賜或者被交易的方式,流動到別的家族或機構(gòu)。這是一種淘汰式的流動。

      關于貴族親屬另立家族的情況,我們可以參看何簋的記載:

      唯八月,公夷殷年。公益何貝十朋,乃令何司三族,為何室。用茲簋公休,用作祖乙尊彝。(《銘圖》5136,西周早期)

      “為”,作,《國語·魯語下》“季武子為三軍”,韋昭注:“為,作也”?!笆摇庇小凹摇钡暮x,這與《詩經(jīng)·邶風·北門》“室人交我”,朱熹《集傳》“室,家”、《逸周書·度邑》“矧其有乃室”,朱右曾《集訓校釋》“室,亦家也”的用法相同?!盀楹问摇?,即作何家,實質(zhì)是周公讓何建立新的貴族家族。當時的情況應該是:何原本生活在一個大的貴族家族內(nèi)部,但并不是宗子,只是小宗;但是因為在平定殷遺的戰(zhàn)爭中有貢獻,周公為了表彰何,特地讓他建立新的貴族家族。據(jù)之,我們可以看出,西周時期會以讓一些有貢獻的貴族家族家臣(主要是貴族家主的同姓小宗)另立新的貴族家族的方式來進行獎勵。這實際是某些貴族同姓家臣流出貴族大家族的方式。

      另外,上文已經(jīng)指出很多貴族家臣,可以升遷到更大的貴族家族、諸侯國或者周王朝任職。這是另外一些優(yōu)秀家臣流出貴族家族的方式。

      同時,西周時期還有些貴族家臣會通過被賞賜或被交易的方式,流出原來的貴族家族。如大克鼎中的“史、小臣、需龠、鼓鐘”(《集成》2836),通過賞賜,從周王朝進入克家族。大盂鼎中的“邦司四伯,人鬲自馭至于庶人六百又五十又九夫”和“夷司王臣十又三伯,人鬲千又五十夫”(《集成》2837,西周早期),通過賞賜,從周王家進入盂家。井家的家臣“臣、妾“眾一夫日嗌……臣日霆[日]且出日奠……又臣一夫”和效父家的家臣“五夫,日陪、日恒、日耦、,《集成》2838,西周中期)通過交易,成為的家臣。螨鼎中的“祖仆二家”(《集成》2765),通過賞賜,從妊氏家進入家臣螨家成為家臣。伯氏的家臣“臣五家”(不嬰簋蓋,《集成》4329),被賞賜不嬰,成為其家臣。這些家臣中,有些是“管理類家臣”——如大克鼎中的“史、小臣、需龠、鼓鐘”,更多的卻是“被管理類家臣”。雖然從表面上看不出來,但是只要稍微推理,我們就會明白這些被賞賜或被交易的家臣,應當都是原先貴族家族里表現(xiàn)不好之人(至少從家主看來),因而被家主通過這種方式賞賜或者交易給別人,實際上是趕出家族。質(zhì)言之,這是對表現(xiàn)不好家臣的淘汰。

      總之,西周貴族家族管理著數(shù)量可觀的土地和人口,在西周時期起著特殊的管理作用。進入貴族家族成為家臣并不是很難。貴族家族有著廣闊的領地,而且是分散在不同地區(qū)的;有的家臣可以在貴族家族內(nèi)部得到歷練和升遷,他們也隨之在貴族家族內(nèi)部的領地上遷徙,這樣可以使他們的社會閱歷和綜合能力得到提升。在流出方面,優(yōu)秀的貴族家臣,有的會另立新的貴族家族,有的會升遷到更大的貴族家族或諸侯國或周王朝任職;表現(xiàn)不好的家臣,則會通過被賞賜或被交易的方式,被趕出貴族家族,從而起到一種淘汰作用。

      從表象看實質(zhì),在西周貴族家族內(nèi)部,“務實”和“尚賢”是主流的風氣。家臣只要有能力,完全可以通過一步步的努力,從較低的社會地位升遷到較高地位,獲得比貴族家主的宗親更高的地位,甚至可以進入更大的貴族家族、諸侯國或者周王朝任職。而表現(xiàn)不佳的家臣,則會通過被賞賜或被交易的方式,淘汰出貴族家族。正是通過這種靈活有效的流通渠道,貴族家族在西周社會的管理中扮演著特殊的角色。它們成為西周社會人才的訓練和生成之地,并不時地向更高的政府部門輸送,從而保證著政府管理和整個社會的活力。總的來說,西周國家的人才選拔方式,不如后世那么多元。但是貴族家族卻為人才的招攬、歷練、選拔和任用提供了途徑,從而保證著整個社會的靈動。從這個意義上講,貴族家族的特殊管理功能,使其成為西周社會發(fā)展的一項重要“活力源泉”。

      五、結(jié)語

      在對西周貴族家臣晉升進行探討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貴族家族起到了特殊的作用。當時的貴族家族可以較為容易地招攬到家臣,他們也為家臣的歷練和遷移提供空間,同時還有靈活的晉升和淘汰機制。實質(zhì)上,貴族家族為西周社會培養(yǎng)了人才,從而保證了政府管理和整個社會的活力??梢哉f,貴族家族是西周社會發(fā)展的一項重要“活力源泉”。綜合而言,從社會流動的角度關注西周時期的貴族家臣,是一個較新的維度。而西周貴族家族在管理方面呈現(xiàn)的活力,彌補了政府層面的不足,從而推動著西周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同時,貴族家族管理上的靈活機制,也是貴族家臣在春秋時期煥發(fā)出更大活力的根源。

      猜你喜歡
      家臣領地銘文
      漢皎光鏡銘文釋考
      東方考古(2021年0期)2021-07-22 06:26:16
      君有遠行鏡銘文釋解
      東方考古(2019年0期)2019-11-16 00:45:58
      我們的領地
      中恒美:著力打造中國高端鋁材新領地
      人大建設(2017年4期)2017-07-21 11:03:19
      時空守護者之星城領地
      “失職”的家臣
      故事會(2016年10期)2016-05-21 19:53:53
      “失職”的家臣
      幸福(2016年5期)2016-02-04 06:03:47
      “失職”的家臣
      文苑(2015年33期)2015-01-03 03:32:19
      警惕官員下屬“家臣化”
      夔膚簠銘文讀箋
      古代文明(2014年4期)2014-02-27 02:54:01
      理塘县| 英德市| 乌拉特中旗| 华容县| 察隅县| 南京市| 绍兴市| 沅陵县| 九龙县| 准格尔旗| 额尔古纳市| 峨山| 宁晋县| 怀安县| 牙克石市| 乌拉特中旗| 阿合奇县| 闵行区| 临泉县| 兴化市| 桐乡市| 隆尧县| 平江县| 秦皇岛市| 三都| 阿勒泰市| 清水县| 日土县| 比如县| 岗巴县| 凭祥市| 平陆县| 石阡县| 长寿区| 石首市| 突泉县| 盐边县| 洛阳市| 连南| 甘洛县| 杭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