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
《將相和》一文,其中一部分講了“完璧歸趙”的故事。出發(fā)去秦國前,藺相如對趙王和眾大臣保證說:“我一定把璧完好無缺地送回來?!钡?dāng)他到了秦國后卻對秦王說:“我的腦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他說話前后怎么不一致呢?
其實這正表現(xiàn)了藺相如足智多謀、善于揣摩秦王心理的本領(lǐng)。他獻上璧后,看到秦王對璧愛不釋手,卻絕口不提換城之事,要把璧拿回來談何容易!所以,他謊稱“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點給您看。”他知道秦王很喜歡這塊璧,容不得它有半點瑕疵,急于想知道這“小毛病”在哪里。果然,秦王立即就把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拿回璧后,變被動為主動,也就能夠理直氣壯了。
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并不是真要把這無價之寶撞碎,而是要嚇唬秦王:“我與璧共存亡。”他心里清楚:秦王十分喜歡這塊璧,決不會輕易讓它被撞碎的。果然不出所料,秦王連忙把他勸住。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為了得到它,秦王暫時是不敢加害于自己的,“撞璧”一場戲只會是有驚無險。藺相如穩(wěn)住了秦王,為后來把和氏璧安全轉(zhuǎn)移回國贏得了時間。藺相如正是憑著自己過人的智慧和膽略,才得以“完璧歸趙”。
(配合統(tǒng)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將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