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產品形態(tài)CMF設計的認知

      2019-01-09 20:16:03左鐵峰
      齊魯藝苑 2019年2期
      關鍵詞:設計者要素色彩

      左鐵峰

      (滁州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安徽 滁州 239000)

      產品形態(tài)是產品視覺、功能與意涵等綜合屬性的物態(tài)呈現,是有效認知產品、形成概念的重要媒介與必要條件。產品形態(tài)設計是設計者依托與憑借形、色、質等視覺語言的創(chuàng)設與架構,將產品的品質、組織、結構等內在本質因素轉化為外在表象因素,并使人產生一種獨特生理滿足和心理感知的過程。[1](P2)在產品形態(tài)設計中,產品形、色、質的構建與考量是設計活動的重要內容和主要表征。近代西方設計師在產品設計研究的基礎上率先提出將產品的色彩(Color)、材料(Material)及表面處理工藝(Finish)三者相結合的CMF研究,并將其從傳統(tǒng)產品設計模式中剝離出來進行深入的研究。CMF設計作用于設計對象,并聯(lián)系、互動于設計對象和使用者之間的深層感性部分,是產品形態(tài)設計領域重要的方法與策略之一。[2]作為產品形態(tài)設計的一種維度與方法論, CMF設計必然賦予產品形態(tài)設計以新的意涵與形式,具有富于特質的思維模式與價值取向。

      一、CMF設計是創(chuàng)設產品形態(tài)的一種新維度與新視角

      作為產品的物化形式,產品形態(tài)一直以來就是產品設計工作的核心與要點。產品形態(tài)既是設計者設計思想、理念的外在顯現與主要載體,也是用戶品評產品設計優(yōu)劣的主要著眼點。[3](P31)既有產品的迭代更替,全新產品的粉墨登場,產品形態(tài)均是其重要的指標與依據。作為一個由諸多要素構成的系統(tǒng),產品形態(tài)不是形、色、質等某一要素的孑然自立,而是表現為各要素的“合力之效”,用戶對于產品形態(tài)的認知也多源于產品的整體觀感。由系統(tǒng)與要素的辯證關系析之,作為構成產品形態(tài)的形、色、質等任何一個要素的更動,均會引發(fā)用戶整體認知與體驗的差異。設計者可據此,通過產品形態(tài)系統(tǒng)中某一或幾項要素的“設計”,即可實現新形態(tài)特定意義上的構建,繼而達成新設計的需要。比如Nike公司采用了一種名為Flyknit線的新型材料和編織工藝,極大改善了鞋的彈性、強度及透氣性,多款新型球鞋、慢跑鞋的設計隨即應運而生,并獲得成功。因此,CMF設計雖是針對產品形態(tài)的色彩、材料及表面處理工藝等進行的“要素性設計”,但其卻不失為一種創(chuàng)設產品新形態(tài),達成產品新設計切實可行的途徑、策略與方式。

      同時,作為率先提出CMF概念的歐洲設計師,其初衷與目的是在于通過產品的C M F設計,既能為消費者創(chuàng)造不同的價值體驗,又能達到延長其生命周期的目的。[4]譬如,各大汽車廠商每每推出一款新車型,都會同時提供不同的色彩涂飾方案,其價值之一就在于滿足用戶潛在的不同色彩取向需求;而采用了透明亞克力材質及相關工藝制作的伊姆斯椅、郁金香椅、蛋椅等的再次被青睞,亦驗證了CMF設計能使許多“經典”煥發(fā)“新機”。根據體驗設計的學理,設計提供與達成的體驗應是用戶在大腦記憶中業(yè)已留有深刻印象,并使其可以隨時回想起曾經親身感受過的生命歷程。[5](P8)基于CMF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因“共享”了能夠喚起用戶“深刻印象”與“生命歷程”的“偏愛的色”、“熟知的形”等要素,使用戶既有的相關認知得到了某種程度的“回饋”與“附和”,進而引導用戶自覺融入、參與設計之中,進而達成了美好體驗的訴求。基于CMF維度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正是巧妙地“利用”了體驗產生的機理與條件,以CMF作為產品形態(tài)形成體驗的“動情點”和“故事情節(jié)”,通過看似產品形態(tài)“細枝末節(jié)”的局部性改善、更新,實現的卻是新設計的呈現與體驗的滿足,詮釋的是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設計策略和實施方式,產品形態(tài)CMF設計的價值與效應之一也便在于此。

      其次,有一種現象值得重視:作為產品形態(tài)設計的一種維度,CMF設計的對象往往是“既有產品”或產品已具有相對確定的形,是在一定產品“形”的基礎、前提下,產品形態(tài)實現“新生”的一種策略與途徑,其價值與效用在于“同一演員分飾不同角色”的華麗轉身、重裝上陣。CMF設計的這種維度既可解讀為用戶體驗達成的因由使然,亦取決于CMF設計的工作機理與實踐內容。在設計實踐中,色彩設計是相對主觀與感性的,設計者既可依據設計理念的需要,以第一人稱視角的“擇取”,也可以第三人稱為切入,憑借具有一定共識的色彩認知與心理的因人、因事、因時“設置”。比如手機DIY彩殼設計、軍用裝備的迷彩設計等。而新材料與工藝的設計則相對客觀與理性,設計者往往是以產品的某項效能為基點,以某種新材料與工藝的特質屬性為動因,以設計產出比的更為契合或優(yōu)化為取向。需要關注的是:相較于C設計,MF設計常常更具創(chuàng)造性、變革性,也更易促發(fā)與實現產品形態(tài)的重大嬗變。例如采用皮革與金屬彎管工藝的瓦西里椅、厚度僅有4.3mm的記憶金屬鼠標等。

      二、基于CMF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是“整體與部分”哲學原理的踐行

      依循一般系統(tǒng)論,產品形態(tài)設計是一項由形、色、質等要素或子系統(tǒng)設計構成的系統(tǒng)設計。一項相對完整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必然涵蓋產品的CMF設計,產品形態(tài)的CMF設計既是產品形態(tài)構成所必需的基礎性工作,更是產品形態(tài)具有創(chuàng)造性、有機性與整體性的必要條件和關鍵環(huán)節(jié)。作為產品形態(tài)設計系統(tǒng)的構成要素,CMF設計是不能脫離其他構成要素的設計,“形而上”的存在,其表征與價值必然服務于產品形態(tài)設計的總體理念與目標訴求,置于設計活動的整體圈囿之中,踐行的是“整體與部分”的哲學原理。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曾言:“整體大于它的各部分總和”。格式塔心理學家?guī)鞝柼亍た挤蚩ǜ菑娬{:人有一種將他們所看到的東西組織起來的傾向,即“整體大于部分之和”[6]。基于CMF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正是通過產品形態(tài)系統(tǒng)中色彩、材料與表面工藝處理等要素的“部分設計”,并將各個“部分設計”進行有機、有效且富于創(chuàng)造性的規(guī)劃、配置與整合,繼而取得1+1>2的“整體效益”。在現代產品設計實踐領域,國際許多大型企業(yè)或設計機構都相繼成立了專門的造型創(chuàng)意室、結構設計部與CMF研發(fā)中心等,如廣汽研究院概念與造型設計中心、本田車身結構設計研究部、西門子色彩及材料實驗室等;而目前主流的電腦輔助設計領域,產品設計軟件也常劃分為以“形體架構”為主要功能的建模軟件(如RHINO、PROE、SolidWorks等)和以“材質編輯”為要務的渲染軟件(如KEYSHOT、Cinema 4D等)。這既是一種適應市場與行業(yè)發(fā)展需要的分工細化,也是產品形態(tài)設計工作的系統(tǒng)性使然。其作用與價值在于:充分挖掘與發(fā)揮每個部門、每項工作的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以合力之效,共同為產品形態(tài)的設計服務,契合的便是“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哲學原理。

      需要指出:產品形態(tài)設計雖可以“分而治之、各個突破”的方式與維度實施,但設計的結果卻是以整體態(tài)勢呈現的。在物質層面,CMF設計是不能脫離產品“形”而機杼一家,均需置于產品“形”的框架內,并在一定程度上依附、服務于產品“形”;在精神層面,CMF設計亦不能游離于“產品形態(tài)設計理念”而別辟門戶,它應與產品形態(tài)其他構成要素的設計溯本同源、同根相生,是同一理念的不同層面 “表征”顯現。就產品形態(tài)設計的整體而言,CMF設計強調與關注的是對產品形態(tài)設計全局的補足、增益與修訂等“助力效應”。誠如亞里士多德所言:質料和形式是任何事物不可缺少的兩種因素,任何事物都是形式和質料的統(tǒng)一。[7](P77)產品形態(tài)是以形、色、質等視覺與觸覺的“感官整體”示人的,形、色、質彼此不可分割。在一定意義上,形需要依托色、質方能予以呈現,并被有效的感知;色需要形的“界定、規(guī)劃”,并落實于質,才富于實效;質則是材料在滿足形、色需求基礎上的工藝彰顯。在具體的CMF設計中,色彩是材料與表面處理工藝相結合的視覺表現,其設計可詮釋為材料與特定表面處理工藝的“選擇”;材料是構成產品形態(tài)的具體物料,材料設計需要關聯(lián)、依賴于色彩及表面處理工藝的“設定”,才能得到實施并達成設計訴求;表面處理工藝與材料是密不可分的存在,二者是設計目的性和成型匹配性的“關照”,完成的是形態(tài)所需的色彩與質感。

      三、基于CMF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契合了產品的實用、認知與情感訴求

      作為產品的物質存在,產品形態(tài)是產品各項屬性的表征與物化,它既與產品承載的實用功效存在著映射關系,亦與人的感官認知和情感訴求關聯(lián)密切。設計美學家徐恒醇先生指出:產品應涵蓋實用、認知與審美三個功能層次。[8](P6)作為產品形態(tài)有機構成的CMF,其設計亦應有效地回饋這三個功能層次,是各層次功能訴求的具體彰顯。

      首先,我們不應將產品形態(tài)的CMF設計簡單理解為色彩、材料與表面處理工藝等表象層面的設計。作為產品形態(tài)構成的必要與有機要素,CMF設計必然與產品訴求的實用功能相關聯(lián),存在著一定的指向關系。比如,鍵盤上的綠色指示燈示意“正常工作”;布質的椅面能提供“舒適”;改錐的凸凹紋理可滿足“防滑”等。需要明確:基于CMF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達成的實用功能需要構建在人們既有認知基礎上,而這種既有認知形成的認知慣性又常常會“誤導”我們的判斷,進而產生諸如Archrival團隊設計的“混凝土家具”、Essey設計公司設計的“夢幻的巾桌”等“另類設計”。因此,人的既有認知是CMF設計達成產品實用功能的基礎與條件之一。同時,鑒于CMF的科技屬性,其“設計成果”亦具備了滿足產品實用功能訴求的“硬實力”。例如,運用色彩視認性、誘目性的各類標牌設計;憑據合成樹脂可塑性完成的各式曲面家具;采用物理氣象沉積鍍膜工藝制作的各種戶外產品。

      其次,依循認知心理學,人們對于產品形態(tài)的認知是以視覺、觸覺等感官信息為源起,經過頭腦的加工處理,以功效為圭臬,轉換為內在的心理活動,進而支配人的行為,形成產品形態(tài)“好惡”的價值界定。[9](P109)對于用戶,來自產品形態(tài)的CMF等感官信息是處于認知過程的伊始階段,是決定設計信息能否被接納、編碼與其他心理過程是否如期展開的關鍵要素;對于設計者,創(chuàng)設契合或高于用戶既有CMF認知的產品形態(tài),則是衡量設計活動成敗的要點之一。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風。人們慣常樂見與親近于“美”的事物。根據徐恒醇先生的審美范疇論,CMF設計可納入設計的形式美、技術美、功能美、藝術美與生態(tài)美等層面予以考量、研判?;贑MF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正是通過色彩、材料及表面處理工藝等產品形態(tài)個別要素“美”的創(chuàng)設,達成產品形態(tài)整體“美”的架構,并以此推動用戶的認知進程,提升用戶的認知效應,實現用戶的認知心理訴求。美國設計評論家約翰·赫斯克科特說過:設計過程的結果,即最終產物,不應該成為研究和理解設計的中心問題,而應該被看作是設計師的意向與用戶需求和感受之間的相互作用。[10](P39)依據這一論述,設計者應將產品的形式、色彩、肌理及功效等作為設計“意向”詮釋與架構“美”的著眼點與中介,而CMF設計無疑是其中的重要構成與對象。當下,產品的技術同質化現象嚴重,CMF設計越發(fā)成為產品傳達特質信息的重要推手與形成差異化的主要途徑。如iPhone 7 Jet Black的高端黑、寶馬的織物材料概念跑車“GINA”等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再次,根據設計認知心理學家唐納德·諾曼的情感設計理論,以CMF為設計要點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其本能層次設計是通過色彩、材料、肌理等產品多個感官要素的設計為切入點,考量的是產品形態(tài)給予用戶的第一視覺、觸覺、嗅覺甚至味覺等感官體驗,構建的是產品良好的“第一印象”,實現的是用戶“心扉”的開啟與本能需求的滿足。比如,蘋果手機僅是改變外殼的色彩、肌理,就可完成銷量提升;“老式”家具只是采用了LED發(fā)光材料,關注度便再次升溫。同時,對于行為層次設計,產品形態(tài)CMF設計的效用與價值主要彰顯于三個方面:一是憑借色彩的創(chuàng)設提升產品形態(tài)的易讀性;二是依托材料的特質屬性優(yōu)化與改善產品功能的實施;三是通過肌理觸感的擇取提高產品的易用性等。如HP工作站富于高效、嚴謹指向的“黑+灰”色彩設計;iPhone手機home鍵區(qū)別于其他手機的觸感設計等。而就反思層次設計而言,基于CMF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則主要是借助CMF自身的科技、文化與認知等屬性,以及經由CMF設計達成的產品獨特的效用反饋等途徑實現。比如,Apple Watch的適用人群、特質詮釋及檔位區(qū)分等信息的傳示,便得益于CMF設計回饋的反思。

      四、基于CMF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是一種“可逆”的設計方法論

      柳冠中教授指出:“設計”是一門科學,可以通過分析、研究、推理等方法解決問題。[11](P8)產品形態(tài)CMF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法,是運用與憑借色彩、材料及表面處理工藝等產品形態(tài)構成要素,以創(chuàng)新性的規(guī)劃、擇取與優(yōu)化等途徑,通過目標性、系統(tǒng)性地組織、整合來創(chuàng)造價值,尋求和達成產品形態(tài)富于品質的架構?;谟脩粢暯牵珻MF設計是致力于使產品形態(tài)更有用、可用和被需要;而沿循設計者維度,CMF設計則力求產品形態(tài)能夠更有效、高效和與眾不同。作為產品形態(tài)具體構成要素的設計,CMF設計涉及設計理念與媒介物二者的“直接對話”。以物質與意識的辯證關系析之,產品形態(tài)CMF設計的思維脈絡與實施機制具有一定的互為特質與互逆屬性,是一種“可逆”的設計方法論。

      首先,產品形態(tài)CMF設計可緣起于設計者及其設計理念,其設計活動可解讀為設計者理念與思維的具體物化,是為產品“形”披上滿足設計所需要的“理想外衣”。依據亞里士多德的“事物成因論”,在產品形態(tài)的構建中,設計者與設計理念構成的是產品形態(tài)創(chuàng)設的動力因與目的因,是產品形態(tài)達成的主導因素;產品的“形”與CMF是產品形態(tài)構成的形式因和質料因,而CMF設計則可詮釋為:在設計者動力因驅動下,滿足設計理念并能有效支撐產品“形”的設計行為,是產品形態(tài)實現“完整”并富于成效的基礎條件與有機構成。就“外衣”的色彩而言,設計者可在設計理念的導引與訴求下,在大千世界的可見光譜中尋覓、捕捉與篩選同設計“理想、愿景”最為契合、匹配的心怡顏色?,F有的PCCS色彩體系、Munsell顏色系統(tǒng)及OSTWALD色立體等,完全能夠確保這種選擇“理想性”的實現;對于“外衣”的材料與表面處理工藝,自然萬物及相關科技的發(fā)展,亦使“成衣”不是問題。鑒于CMF設計的這種思維脈絡,其實施機制主要彰顯為:依循與契合設計理念的“選、擇、適”,即選何種顏色、擇何種材料、何種工藝適。當下各類應用廣泛的電腦輔助設計軟件都會設有“材質編輯”模塊,其主要職能便是“設計白模”色彩、材料及其工藝的選取、設置與賦予等CMF設計屬性工作。

      其次,需要認識到:產品形態(tài)設計的思維不是單向、線性與一維的。設計師需要根據設計任務和設計對象的不同靈活運用各種思維方式,以藝術思維為基礎,與科學思維相結合,不僅要強調邏輯思維的嚴謹性,還要強調形象思維的新穎性,二者的有機結合才能完成好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在一定情境下,產品形態(tài)的設計與架構充滿了偶發(fā)性、隨機性與不確定性,具有直覺、靈感、頓悟與感知等非理性思維的特征。[12](P11)產品新形態(tài)的架構可以是設計者瞬時思想、觀念的靈光一現;或是諸多素材、問題聚合在一起的陡然茅塞頓開;亦或由一個形象到另一個形象毫無征兆與因由的驟然蛻變。因此,產品形態(tài)設計也可起因于CMF,以觸景生情、睹物思意的思維方式與實施途徑達成。縱觀設計史,以CMF某種屬性或特質為“誘因”,產品形態(tài)設計的成功案例可謂層見迭出、屢見不鮮。例如,源于蒙德里安《紅、藍、黃構圖》色彩感悟的里特維爾德《紅藍椅》設計;受玻璃纖維增強塑料優(yōu)秀可塑性啟發(fā)的潘頓椅設計;得益于我國首創(chuàng)的“復雜曲面三維數控彎板工藝”的海軍055新型驅逐艦船身設計等等。值得關注的是:在產品形態(tài)的諸多構成要素中,CMF不但擁有“形”的視覺效應,還兼具“技術”屬性。德國現代主義設計大師密斯·凡·德·羅曾言:“當技術實現了它的真正使命,它就升華為藝術?!盵13](P45)在設計者的眼中,一抹“怡人色彩”、一種“獨特材料”、一項“全新工藝”,均會成為設計的靈感源泉、思想火種與行動啟示,并由此激發(fā)新的設計構想與形態(tài)出現。相較于以設計者及其理念為主體的思維導向,以CMF為基點與動因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具有一定“反作用”的逆向特質與客體屬性,契合了亞里士多德的“質料潛能說”。因此,基于CMF的產品形態(tài)設計既可發(fā)端于設計者及其理念,亦可源于CMF某項“魅力”的“逆向”使然。

      五、結論

      西班牙著名自然主義哲學家、美學家喬治·桑塔耶納在《美感》一書中言明:“假如雅典的巴特農神殿不是由大理石砌成,王冠不是由黃金打造,星星沒有亮光,那它們將是平淡無奇的東西?!盵14]作為產品形態(tài)構成的要素,CMF設計是產品形態(tài)達成完整、和諧與美感的必要條件與重要依托,亦是產品能夠滿足人需求與欲求重要的物質映射和反饋。格式塔理論提出:眼腦作用是一個不斷組織、簡化、統(tǒng)一的過程。正是通過這一過程,才產生出易于理解、協(xié)調的整體。[15](P7)產品形態(tài)的CMF設計雖似若是針對產品形態(tài)某項構成要素的局部性設計,但這種設計卻是置于產品及產品形態(tài)設計的總體訴求與設計理念導向之下,彰顯的是一種大處著眼、小處著手的設計方略;同時,就CMF設計的最終對象而言,產品用戶不會因CMF某項因素的“精彩”便被“打動”,成熟而理性的“結論”是源于產品各項綜合屬性的整體認知與感悟。

      猜你喜歡
      設計者要素色彩
      掌握這6點要素,讓肥水更高效
      當代水產(2020年4期)2020-06-16 03:23:30
      2020德國iF設計獎
      2019德國IF設計大獎
      觀賞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設計中的應用
      現代園藝(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22
      論美術中“七大要素”的辯證關系
      神奇的色彩(上)
      春天的色彩
      色彩當道 俘獲夏日
      Coco薇(2015年5期)2016-03-29 23:18:25
      也談做人的要素
      山東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6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結
      Coco薇(2015年3期)2015-12-24 02:46:58
      松江区| 通榆县| 什邡市| 阜宁县| 阿坝县| 密云县| 健康| 枣阳市| 荥经县| 布尔津县| 介休市| 大方县| 增城市| 濮阳市| 金平| 道真| 梓潼县| 昌江| 长治县| 潮州市| 邢台县| 福州市| 布尔津县| 昭觉县| 翼城县| 延庆县| 济南市| 宝山区| 腾冲县| 武清区| 聊城市| 武宣县| 和林格尔县| 辽中县| 益阳市| 淮滨县| 沙坪坝区| 霍邱县| 扎鲁特旗| 城市| 湛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