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對我國兒童音樂教育領域的研究與發(fā)展提供了參考,也提出了一定的啟示?;诖?,本文分析了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的基本依據、核心概念以及主要內容,并從音樂性向、音樂聽想以及音樂學習順序三方面入手,闡述了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對兒童音樂發(fā)展規(guī)律探究的啟示。
關鍵詞: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兒童音樂;發(fā)展規(guī)津
中圖分類號:J6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27-0086-01
一、引言
埃德溫·戈登是著名的音樂心理學家以及音樂教育家,其提出的埃德溫·戈登音樂學習理論對兒童音樂教育提供了先進的理論支撐,受到了音樂教育領域的廣泛關注。在該理論中,更加強調學生個別需求的滿足,雖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對我國兒童音樂教育領域的研究與發(fā)展依舊具備較高的參考意義與啟示價值。
二、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簡述
(一)基本依據:音樂性向
音樂性向主要為個體能夠達到的音樂潛能,也就是個體在音樂學習中具備的潛在能力,或是其學習音樂的技能與知識舉出??傮w而言,其包含在特殊性向的范圍內。埃德溫·戈登的理論指出,所有個體生來就具備一定程度的音樂性向,一般來說,兒童均具有中等程度的音樂性向,其中,只有較為少數的兒童具有過低或過高的音樂性向,其與智力一樣,在人群的分布中呈現正態(tài)分布①。同時,埃德溫·戈登強調,音樂性向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兒童的音樂性向會發(fā)生改變。
(二)核心概念:音樂聽想
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表明,聲音本身并不是音樂,只有通過“聽想性士能夠將其轉變?yōu)橐魳?。換言之,當個體在腦內對過去某一時間段或剛剛聽到的音樂生意展開類化、同化處理,就是聽想發(fā)生的過程,實現了聲音向音樂的轉變。結合以往對音樂聽想的理解進行分析能夠得出,埃德溫·戈登對音樂聽想的理解更為深刻。同時,在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中,對音樂聽想及其相似概念進行了區(qū)分與強調,包括音樂模仿、音樂記憶、音樂感知等。
(三)主要內容:音樂學習順序
音樂學習順序是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中的主要內容,是該理論對兒童音樂教育領域做出的最重要貢獻。在其中,埃德溫·戈登強調了音樂學習過程與方法的作用。同時,音樂學系順序決定了音樂學習的方法與過程。由此能夠得出,在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中,音樂學習順序、音樂學習方法與相關理論存在著相互之間的交叉。
三、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對兒童音樂發(fā)展規(guī)律探究的啟示
(一)音樂性向與音樂成就的表現關系
在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中,強調了音樂成就與音樂性向之間的區(qū)別。其中,對于音樂成就而言,其主要為兒童已經掌握的音樂技能與知識;而對于音樂性向來說,其主要為兒童獲取音樂成就的能力。由此能夠得出,音樂成就主要顯現在學生的外部表現,而音樂性向則潛藏在學生的內部。
通常來說,具有較高音樂成就的兒童必然具有較高的音樂性向;而具有較高音樂性向的兒童,并不一定具備較高的音樂成就②。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為,在音樂性向的提升與體現過程中,需要大量有關于音樂學習的因素共同作用,才能夠使得其以音樂成就的形式表現出來,同時音樂成就也能夠反應出兒童的音樂形象。
結合上文的分析能夠了解到,音樂性向是兒童音樂潛能的表現與測量。相對應的,音樂成就為對兒童音樂學習成果的測量,因此兩者具備一定的重疊性??偟膩碚f,在促進兒童音樂能力的發(fā)展中,需要結合音樂成就完成音樂性向的測試、挖掘與提升。
(二)音樂聽想為基礎發(fā)展支持
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指出,音樂聽想為音樂性向的基礎。具體來說,就是想要發(fā)展、挖掘兒童的音樂性向,就必須要先發(fā)展音樂聽想,提升其音樂聆聽的能力。音樂聽想為音樂才能的基礎,其決定了兒童的內在音樂想象能力能否對音樂現象展開完成真實的反應,在其音樂創(chuàng)作、創(chuàng)新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音樂聽想為音樂認知的過程,實現了音樂意義的重構,也是達成兒童音樂教育目標的必經之路。埃德溫·戈登強調,音樂聽想為兒童音樂學習的前提條件與關鍵支持,必須經過教師的音樂引導或教學完成相應能力的獲取??梢哉f,在兒童音樂發(fā)展中,音樂聽想的能力是發(fā)展與教育的基礎環(huán)節(jié)。
(三)逐步遞進式的音樂學習
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對音樂學習順序進行了歸納與劃分,總體如下:音樂教學理論的音樂學習主要可以劃分為技能學習順序與內容學習順序;其中,技能學習順序中包含辨別學習與推衍學習;內容學習順序中包含節(jié)奏學習與音調學習。埃德溫·戈登認為,音樂學習可以視為對構建大腦呈現模式、關系或結構的多種元素的學習,在音樂發(fā)展中,要求兒童掌握音樂詞匯及其運用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埃德溫·戈登音樂教育理論主要從音樂性向、音樂聽想以及音樂學習順序三個方面進行了論述。該理論指出了音樂性向與音樂成就的表現關系,強調了音樂聽想為基礎發(fā)展支持,并提出了逐步遞進式的音樂學習,其對我國兒童音樂教育領域的研究與發(fā)展具備較高的參考意義與啟示價值。
注釋:
①周陽.埃德溫·戈登幼兒早期音樂教育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7.
②涂艷.教無定法法千彩云無定姿姿萬態(tài)——淺談遵循兒童興趣發(fā)展規(guī)律提高音樂教學質量[J].小學教學研究,2016(23):78-80.
作者簡介:鄒燕妃(1989-),女,上海電影藝術職業(yè)學院,音樂教學法教師,畢業(yè)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專業(yè)研究方向綜合音樂教學法方向,2019年7月參加澳門教育青年局學校發(fā)展計劃項目為澳門幼兒園教師進行音樂教學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