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東山小學 何靜雯
寫話教學素來是我國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課程標準中對低年級的寫話有明確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边@一要求彰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要求學生“我以我手寫我心”,這也側面要求教師要善于靈活地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寫話興趣,使學生樂于思考,善于表達,在寫話中展露童心、童真與童趣。
繪本起源于西方,又稱作圖畫書,是指一類以繪畫為主、文字為輔的書籍。著名學者彭懿先生認為 “繪本是用圖畫與文字共同敘述一個完整的故事,是圖文合奏。說得抽象一點,它是透過圖畫與文字這兩種媒介在兩個不同的層面上交織,互動來講述故事的一門藝術”。
休閑是個體依從自己內心,自由選擇從事的活動。由于低年級學生年齡較小,自主選擇的能力還不完全具備,因此需要教師的引導,發(fā)掘學生的潛力,使低年級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習得語言表達能力和寫話能力。
通過對繪本教學的研究,加之低年段學生的形象思維占據主導地位的學情,筆者認為將繪本教學與寫話教學整合,以直觀的一幅幅圖畫作為學生寫話的材料,使學生有了視覺參照物,不僅可以激發(fā)他們寫話的興趣,而且可以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想象能力。通過模仿繪本中豐富有趣的語言,也可以提高學生生動表達的能力。
由此可見,將繪本教學融入寫話教學,或許可以成為小學生學習寫話的良好途徑。
要想研究低年級學生繪本閱讀與寫話教學融合的情況,首先要對學生的學情和現狀有一定了解。為此,筆者調查了我校一年級150名學生,對低年級學生繪本閱讀情況和寫話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
經過調查,筆者發(fā)現大部分學生喜歡看探險類和童話故事類的繪本。究其原因,與學生年紀較小,對陌生的世界尤其是大自然充滿了好奇,對小動物有濃濃的愛心有關,這也對教師選擇合適的繪本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是在閱讀繪本時,許多學生只關注到繪本有趣的情節(jié)、精美的圖畫,對繪本的寫作語言和表達方式并沒有關注,閱讀得不夠深入,沒有將繪本中可以運用到寫話中的素材、方法正確遷移,缺乏寫話技巧。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要選擇學生喜愛的優(yōu)秀繪本,再將繪本引入寫話教學,使學生快樂閱讀、快樂思考、快樂寫作。
兒童想要進行真正的休閑閱讀,并以此來促進寫話教學,選擇的書籍很重要?!白杂伞笔切蓍e的本質,而如何選擇“自由”,不是盲目的。自由選擇的書籍應當符合真、善、美的需要。在制定繪本融入寫話的教學策略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正確認識繪本在寫話教學中的作用,還應當認識到繪本學習對于低年級學生掌握知識、增強語感、提高寫話能力大有裨益。
繪本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想象能力,學生對較為抽象的畫做展開想象,調動生活積累,將其賦予新的色彩;繪本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學生通過復述繪本內容,對繪本材料進一步改進與優(yōu)化,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繪本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情操,低年級學生心性單純,心靈純潔,通過閱讀優(yōu)秀的繪本,學生的心靈可以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休閑閱讀可以讓人獲得愉悅的體驗,兒童想要獲得休閑的閱讀體驗,在選擇繪本時需要貼合他們的認知情況,符合他們的思維特點,以便更好地激發(fā)兒童的閱讀興趣。繪本跨越國界,給兒童構建了一個奇妙豐富的世界,其最大特點是趣味性強。因此,想把繪本融入寫話教學中,也應有具體的策略,將二者有機結合,給予兒童輕松、自在、可以容納他們無邊想象的空間。
1.續(xù)編故事,激發(fā)想象
陳暉先生說繪本是“圖文互動的藝術”,繪本中有大量的圖畫,文字只占少量篇幅,這就為讀者留下了許多空白點與想象的空間。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他們識得的漢字不多,本身又對精美明麗的圖畫感興趣,所以教師恰好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運用繪本中的圖畫激發(fā)學生的聯想和想象,發(fā)掘繪本中的留白處,讓學生續(xù)寫繪本,引導他們展開想象的翅膀,充分發(fā)掘圖畫中隱藏的故事,以先口頭表達再寫話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寫話能力。
如教學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時,筆者先帶領學生閱讀繪本前面的內容:高高的樹上長著紅紅的蘋果,鼠小弟來到蘋果樹下想吃蘋果。可是,他蹦來蹦去就是吃不到。他想:如果他像鳥兒那樣會飛就好了,像大象那樣有長長的鼻子就好了,像猴子一樣會爬樹就好了……在教學到這兒時,筆者通過讓學生自由想象哪個小動物憑借自己的本領吃到了蘋果,以及哪位有愛心的小動物用自己的方法幫助鼠小弟吃到了蘋果來開啟學生的智慧,讓他們自由發(fā)揮、暢所欲言。在學生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后,讓他們以寫話的形式記錄下自己的想法,以達到繪本教學的目的。
2.留心觀察,品悟圖畫
低年級學生更喜歡閱讀圖畫。但優(yōu)秀的繪本不只是具象地呈現圖畫,更是利用繪本來培養(yǎng)學生的讀圖能力。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積累以及所學知識,可以通過作者生動細膩的圖畫來猜測圖意,有時候他們甚至比成年人更易于捕捉作者的匠心。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使學生通過圖畫來品悟繪本,了解圖片所傳遞的信息和內涵是繪本教學的重點。同時,這對于訓練學生看圖寫話能力大有裨益。
如繪本《好想吃榴梿》,講述了一只小老鼠從想吃榴蓮,到去詢問其他動物榴梿的滋味,再到自己勇敢嘗試吃榴梿,從不適應到大口品嘗的奇妙故事。這一繪本的結尾作者沒有用文字敘述,而是畫了兩幅圖讓讀者自己品味。筆者先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圖片,做出合理推測,得出了正確的結論,以此來鍛煉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學生對圖片有正確的認識后,進行寫話訓練,以此來教學他們看圖寫話的正確步驟:要在理解圖意的基礎上動筆。
3.仿寫句式,增強語感
在繪本教材上,兒童繪本的文字精練、形象、潛近,富有特色。在繪本的語言上,有著獨特的句式。重復的句式在繪本中尤為常見,這樣的句式更具有節(jié)奏美和韻律美。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仿寫句式是增強語感,提升寫話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模仿繪本中的語言,自己加以創(chuàng)造,使學生的寫話訓練更有梯度。
如教學繪本《我媽媽》時,筆者注意到繪本中有大量的比喻和重復的句式“我媽媽像……一樣”,筆者先讓學生學習重復的句式,再讓他們說一說,媽媽還像什么,在學生得到充分鍛煉后,仿照繪本并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寫話訓練,這樣有梯度的繪本寫話教學,貼合兒童的心理,可以使學生的寫話能力得到真正提高。
學習環(huán)境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尤為重要,學生一天在校學習時間超過七小時,這也是人精神集中的黃金時段,所以一定要在班級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氣氛。閱讀也是如此,在校園中、家庭里都給學生以正確的熏陶,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愛上閱讀繪本,主動閱讀。
除了學校的閱讀氛圍外,學生回到家也要有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筆者通過與家長溝通,引導他們掌握一種行之有效、能切實提高學生閱讀興趣以及加深學生與父母之間親情的閱讀方式——親子閱讀。
首先,家長要讓孩子自由選擇喜愛的繪本,每晚空閑的時候便帶著孩子一起閱讀。在讀給孩子聽之前,自己先要通讀一遍。其次,在和孩子一起閱讀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變化和人物的心理變化,變換自己的語調、表情、動作等,讓故事更加豐滿,這樣可以使孩子專注于繪本,激發(fā)他們的興趣。最后,要留意繪本中的畫作,低年級學生識字不多,他們閱讀的重心有時會落在繪畫上,尤其對于繪畫的人物和細節(jié)十分關注,家長可以帶領孩子一起揣摩畫作的意圖,讓孩子說一說圖片上畫了什么,問一問孩子的想法和認識,以此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能力。
讓學生樂于學習、勤于思考、善于探究是本文的研究宗旨,繪本閱讀融入寫話教學,既能使低年級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快樂的閱讀體驗,又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寫話的知識結構與寫作手法,真正讓休閑和教育成為整體,助力學生今后的語文學習和人生建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