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俞琳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先后八次提到了“反腐”這個詞語,并再一次重申了四大危險,“消極腐敗危險”就是其中之一。實際上,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下定決心要與腐敗作斗爭。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李大釗在1921年3月發(fā)表的《團體的訓練與革新的事業(yè)》一文中反復痛斥了當時政府的腐敗,“然而中國腐敗到這個樣子又不能不急求改革”“我們的社會腐敗到這個樣子,終口說改革,實際上的改革,半點沒有”,并指出要建立一個強固精密的組織來實行改革。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為了不與當時的官僚政府為伍,避免腐化侵蝕,黨的一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明文規(guī)定:“黨員除非迫于法律,不經黨的特許,不得擔任政府官員或國會議員?!睆闹泄惨淮蟮绞糯?,從建黨之初到新時代新階段,90多年來我們黨的建設歷程就是廉政建設不斷推進的歷程?;仡欉@段歷程,對于我們應對當前形勢、完成歷史使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中國古代的德治思想蘊含著豐富的廉政理念,德治要求人們要注重修德養(yǎng)性,而這其中就包含了用高尚的品德來抑制貪欲的觀點,例如春秋時期子罕“以不貪為寶”、東漢時期楊震用“四知”來拒絕別人的答謝。與德治思想相對應的就是法治思想。雖然在中國古代法治觀念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但是其中已經包含了用法令來懲治貪腐的思路,并依據這種思路進行了初步的實踐。明初,為了懲治貪腐,明太祖朱元璋頒布了《大明律》和《大誥》,前者專設“受贓”一卷明列了貪贓枉法的各種罪行,并規(guī)定了十分嚴厲的懲罰措施,后者分為四編將罪案編輯成冊分發(fā)給臣民要求以此為例、以此為戒。
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廉政思想是中國共產黨廉政建設的重要思想淵源。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分析了腐敗的原因,認為私有制和剝削是腐敗產生的根源,并著重分析了資產階級的私有制和剝削屬性。馬克思還在分析巴黎公社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廉價政府理論,提倡建立一個節(jié)約高效的政府,列寧更指出只有無產階級才能建立起廉價政府。此外,馬克思和恩格斯還指出了共產黨員的“公仆”屬性,為了防止“公仆”變成“主人”,必須推行包括監(jiān)督在內的一系列舉措。
中國共產黨成立后的第一個決議《關于當前實際工作的決議》就規(guī)定了我們黨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組織工人成立產業(yè)工會。1922年2月,安源路礦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產業(yè)工人支部,還建立了工人俱樂部,同年9月,安源路礦工人運動爆發(fā)。而中共黨史上可查的最早的廉政實踐也在這里展開。隨著罷工運動的勝利,工人俱樂部也逐漸壯大,并成立了消費合作社,擁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但是在俱樂部迅速發(fā)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其中就包括輕視群眾、管理無序和挪用公款的現象。針對這些問題,俱樂部實施了一系列的整頓措施,例如征求群眾意見,深刻反思;建立健全規(guī)章細則,增強管理的規(guī)范性;著重處理挪用公款案件,樹立典型等。安源路礦工人運動廉政建設的經驗為后來的工人運動提供了重要的借鑒。這一時期,我們黨還初步建立起了紀律檢查制度。1922年7月,黨的二大通過了第一部黨章,其中就專設了“紀律”一章,對黨的紀律作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1927年5月,黨的五大選舉產生了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由王荷波擔任中央監(jiān)察委員會主席。
隨著“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和“七一五反革命政變”的爆發(fā),大革命以失敗告終,中國共產黨開始領導人民創(chuàng)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土地革命時期到來。這一時期,我們黨在廉政建設方面進行了很多探索和嘗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了紀律檢查制度建設,即在黨和政府的各級機關建立相關的紀律檢查部門,頒布了《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以法律的形式明確了廣大群眾的監(jiān)督權;另外一方面,我們黨還制定了《政府工作人員懲辦條例》,懲處了謝步升等一批腐化墮落分子。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后,中國進入全面抗戰(zhàn)時期,國共開始了第二次合作。1937年9月,陜甘寧邊區(qū)政府在延安成立,并在這里形成了延安精神。毛澤東在一次演講中提出了延安的“十個沒有”,可以說是延安精神的典型概括,其中第一條就是“沒有貪官污吏”。1937年8月,中共中央制定了《抗日救國十大綱領》,其中“改革政治機構”一項內容里就明確規(guī)定要建立廉潔政府。根據這一精神,我們黨從1939年起頒布了一系列干部管理的規(guī)章制度,并依據相關法規(guī)條例懲處了肖玉璧等一批貪腐分子。除了制度建設,我們黨還在延安開展了整風運動。在整風期間,毛澤東同志指出:“路線是‘王道’,紀律是‘霸道’,這兩者都不可少?!边@次整風進一步加強了黨內團結,提高了全黨的認識,為抗日戰(zhàn)爭的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礎。
1945年9月日本簽訂投降協議,抗日戰(zhàn)爭取得了勝利,由于蔣介石挑起了內戰(zhàn),解放戰(zhàn)爭爆發(fā)。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在戰(zhàn)場上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的同時,還特別重視廉政建設,強調紀律性。1948年9月,中共中央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各中央局、分局、軍區(qū)、軍委分會及前委向中央請示報告制度的決議》,進一步建立健全了請示報告制度,加強了黨內的集中統一領導。1949年3月,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了“兩個務必”的重要思想,并通過了六條規(guī)定,進一步加強了紀律建設,并在紀律和規(guī)矩的保障下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
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面對新的形勢和環(huán)境,中國共產黨廉政建設的任務更加緊迫。為了糾正可能存在的不正之風,我們黨先后于1950年和1951年開展了整風和整黨運動,加強黨員的思想教育,提高政治覺悟,整頓黨員隊伍。與此同時,我們黨還在1951年12月開展了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運動,而這項運動的重點就是反貪污。為此,不僅頒布了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懲治貪污的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懲治貪污條例》,而且還懲治了一批貪污腐化分子,其中就包括劉青山、張子善。此外,在監(jiān)察體系方面,我們黨還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1949年11月,黨中央作出了《關于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成立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隨后,縣級以上黨委相繼成立相應的紀律檢查委員會。1955年3月,黨中央決定成立黨的中央和地方各級監(jiān)察委員會。1956年,黨的八大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對黨的監(jiān)察機關的產生、職權和領導體制都做出了明確的規(guī)定。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會上選舉產生了以陳云為第一書記的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隨后縣級以上黨的委員會相繼設立了紀律檢查委員會。1982年1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新憲法第一章第89條規(guī)定了國務院的職權之一就是領導和管理監(jiān)察工作,這就為行政監(jiān)察機構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據。于是1987年6月,國家監(jiān)察部正式成立。隨后,縣級以上行政監(jiān)察機關相繼成立。此外,在制度建設方面,制定頒布了《關于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關于高級干部生活待遇的若干規(guī)定》和《關于健全黨的紀律檢查系統加強紀檢隊伍建設的暫行規(guī)定》等一系列規(guī)章制度,為之后的廉政制度建設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1992年,鄧小平同志在視察南方時指出,“整個改革開放過程中都要反對腐敗”。同年,黨的十四大召開,江澤民同志在會上提出了廉政建設的新思路,“廉政建設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這一時期,我們黨一方面通過開展“三講”教育活動(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和“三個代表”學習教育活動來提高黨員干部思想覺悟,增強黨性教育;另外一方面還十分重視制度建設,頒布推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監(jiān)察法》《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試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干部廉潔從政若干準則(試行)》和《關于領導干部報告?zhèn)€人重大事項的決定》等一系列的法規(guī)條例,并依據這些法規(guī)條例規(guī)范了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工作作風,懲處了一批違紀違法人員,形成了一套系統的反腐制度。
進入新世紀后,我們黨的廉政建設呈現出了新的特點。2002年,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明確指出要“加強教育,發(fā)展民主,健全法制,強化監(jiān)督,創(chuàng)新體制,把反腐敗寓于各項重要政策措施之中,從源頭上預防和解決腐敗問題”,我們黨在注重制度建設的基礎上開始全方位多角度建立反腐敗體系。為此,中共中央先后于2005年1月和2008年5月頒布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監(jiān)督并重的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實施綱要》和《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08—2012年工作規(guī)劃》。
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外媒體記者會上指出“打鐵還需自身硬”,強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從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時間里,中國共產黨在廉政建設方面取得了十分矚目的成績。在制度建設方面,中共中央先后制定修訂了包括《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在內的90部黨內法規(guī),建立起了不能腐的機制。在思想教育方面,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再到“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這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的開展使得廣大黨員干部在思想上初步樹立起了不想腐的防線。此外,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產黨一直強調要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去懲治腐敗。據統計,截至2017年6月底,立案審查中管干部280多人、廳局級干部8600多人、縣處級干部6.6萬人??梢哉f,反腐敗的常態(tài)化與高壓態(tài)勢形成了不敢腐的強力震懾。2017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打鐵必須自身硬”,從“還需”到“必須”一個詞語的變化,彰顯了我們黨要將反腐敗斗爭進行到底的決心和毅力。
從思想反腐到運動反腐、從制度反腐到體系反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就在不斷探索廉政建設的新思路和新舉措,收獲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和深刻的啟示。第一,廉政建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9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是堅強的領導核心,廉政建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第二,廉政建設離不開人民群眾的支持。群眾路線無論是在革命時期還是在建設時期都是我們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反腐敗斗爭必須堅持走群眾路線,堅持依靠群眾,必須在黨的領導下保證人民群眾的有效監(jiān)督和有序參與。第三,廉政建設需要標本兼治、懲防并舉。腐敗不是單一的某一個領域或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它往往涉及多個層面,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要多管齊下,建立健全反腐體系,形成廉政合力。第四,廉政建設必須長期堅持、常抓不懈。我們黨在革命和建設的不同歷史時期,無論面臨什么樣的形勢、遇到什么樣的問題,都十分重視廉政建設,時刻警惕腐化墮落的危險,并且毫不動搖地與腐敗作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