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振祥 (甘肅武威市古浪縣土門第三完全小學)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囊括了傳統(tǒng)價值觀的所有精華,同時也形成了新中國建立以來勇于創(chuàng)新、積極進取的核心價值觀。這些內容不僅僅是中國的追求與目標,同時也是整個中國社會不斷前進與奮斗的方向。
隨著社會主義的不斷發(fā)展,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越來越明顯,其不僅是道德的體現(xiàn),更是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標桿,能夠讓我們實現(xiàn)社會主義的良性發(fā)展。小學階段是學生正確價值觀念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得以貫徹的基礎。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小學階段的踐行,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1)豐富認識,打造校園文化墻。校園作為學生思想教育的主陣地,是其活動的重點區(qū)域。校園中的一草一木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在進門位置的墻上,就可以設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板,通過中華傳統(tǒng)美德宣傳畫的繪制,利用直觀生動、圖文并茂的展示,就可以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直達心田,在每一天的學習路上都給予學生一點滋潤。
(2)推動自省,借用校園網(wǎng)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媒體、網(wǎng)絡的作用越來越重要。通過校園滾動屏,可以循環(huán)播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短片與對應的宣傳口號。當師生經過的時候,看到屏幕上的展示,也會會心一笑,感覺就好像是和老朋友打招呼,從而實現(xiàn)自省。
中國民族作為禮儀之邦,在儒家的傳統(tǒng)思想之中講究的是仁愛、忠義、見識、禮儀等規(guī)范,并且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起,形成了一個統(tǒng)一體。在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教育工作者就需要合理地引導學生,讓學生能夠真正地分清楚美與丑,能夠明辨是非,從而踏出邁向成功的第一步。引導學生尊敬長輩,愛護身邊的一切,這就是愛國最佳的表現(xiàn)。在校園中、在教室內、在公共場合,都應該引導學生做一名文明禮貌的好公民。讓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獲,能夠學得精、學得遠、學得寬,這才是真正的“智”。
第一,彰顯特色,突出重點。在小學各個階段,可以圍繞友善、誠信、愛國等要求,并且結合班級的實際特點,開展帶有鮮明班級特色的活動。第二,利用民族文化底蘊,實現(xiàn)對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傳承。主題活動可以將“我的節(jié)日、我的故事”作為核心內容。到傳統(tǒng)節(jié)日的時候,可以先將活動方案制定好,引導學生學習對應的知識。第三,弘揚雷鋒精神,走入社會。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前往社區(qū)幫忙,在鍛煉中獲取對應的成長。使學生能夠真正從身邊的小事情做起,能夠從幫助身邊的人做起,這樣才能夠不斷地強化自我的“雷鋒意識”。
總而言之,考慮到小學階段的學生本身還缺乏獨立的認知與思考能力,在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有必要的。在小學階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有利于帶動學生健康成長,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推動學生的全面的發(fā)展,讓學生在今后的社會之中獲取更好的發(fā)展空間,進而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