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華
正常人一晝夜排出的尿量約為1500毫升。尿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機體每天攝入的水量和由其它途徑排出的水量。如果其它途徑排出的水量不變,則攝入的水量增多,尿量也增多;如果通過其它途徑排出的水量增多,尿量會相應(yīng)減少。正常尿液呈淡黃色,白天排尿約4~5次,夜間排尿0~2次。尿液的形、色、味變化可以反映出人體的健康狀況,尿液異??赡芫皖A(yù)示著某種疾病的發(fā)生。
正常人的尿液清亮透明或帶淺檸檬色。一般說來,尿色的深淺與尿量有關(guān),量少時偏深甚至呈黃褐色,量多時則偏淺或清澈無色。從健康角度看,尿色越清亮越好。這便是健康專家建議你適當多喝水、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及蔬菜的奧妙所在。另外,某些藥物、食物以及氣候等也可以改變尿色。如服用維生素B2后,尿液可變成桔黃色;吃了甜菜或喝了甜菜湯,尿液可變成寶石紅色。這些都屬于正常現(xiàn)象,不足為怪。如果除開上述情況,尿色又變成以下種種時,就要當心了,意味著你可能與某種疾病掛上了鉤。
尿紅:尿呈血紅色或洗肉水樣,化驗可見紅細胞,稱為血尿。多見于泌尿系統(tǒng)(如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損傷,如泌尿系統(tǒng)感染、腎結(jié)核、急性腎炎、尿路結(jié)石等。
尿黃:尿呈棕黃色或濃茶色,搖動時黃色粘在便盆上,泡沫也發(fā)黃。多見于黃疸型肝炎、膽囊炎、膽道結(jié)石等。
尿白:尿液呈乳白色,米湯或干酪樣,又稱為乳糜尿。有兩種原因:一種是先天性的,如先天性淋巴管畸形;另一種是后天性的,如絲蟲病。
尿黑:少見,應(yīng)考慮與溶血性疾病,如溶血癥等有關(guān)。
尿藍:多見于霍亂、斑疹傷寒等急性傳染病以及原發(fā)性高鈣血癥。
尿綠:尿色像海水或爛樹葉樣,提示尿道有綠膿桿菌感染。
新鮮尿液的氣味也可能反映出某種疾病,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惡臭味:最大可能是受到了細菌感染,要立即看醫(yī)生。
硫磺味:吃了太多的蘆筍,蘆筍中帶硫磺的氨基酸可使你的尿液產(chǎn)生硫磺味道。隨著蘆筍的完全消化,這種味道會漸漸淡化、消失。如果硫磺氣味持續(xù)兩天以上,有必要去醫(yī)院做尿液檢查。
甜水果味:很可能是吃了太多水果沙拉的緣故。如果尿液的甜水果味在不吃水果一兩天后依然存在,則要慮及糖尿病,到醫(yī)院查驗血糖值可見分曉。
焦糖味:應(yīng)警惕是否為糖尿病。如果確為糖尿病,這種焦糖味則是來源于病人體內(nèi)不能正常代謝的蛋白質(zhì)。
腐敗腥臭味:多見于膀胱炎、化膿性腎盂炎等。
每天的排尿量與氣溫、飲水量、食物種類、活動量大小及精神狀態(tài)等多種因素有關(guān)。一般說來,成人每天約排尿1000~1500毫升。
多尿:每晝夜尿量持續(xù)在2500毫升以上,稱為多尿。喝水多、天氣冷或服用利尿藥后引起的多尿,屬于生理性。除開這些情況,可能是病理性多尿,主要見于糖尿病、尿崩癥、某些腎濃縮功能遭受損害的腎臟疾?。ㄈ缒蚨景Y早期)等。
少尿:每晝夜尿量少于400毫升,稱為少尿。少尿多由嚴重失水、肝硬化、心力衰竭、尿路梗阻、急性腎炎、腎功能衰竭、藥物中毒等所致。
正常尿流呈圓柱狀,當膀胱充盈,在人體大腦下達指令后,尿流便呈弧形噴射而出。通常成人尿流的粗細、形狀、射程大致相同,如出現(xiàn)異常,則提示膀胱或尿道有病變。
尿流變細:成年男性的尿道直徑一般為7~8毫米,尿流的粗細也大致如此。女性尿道比男性略寬,尿流也粗些。當尿道有病變時,如尿道狹窄、尿道結(jié)石、尿道腫瘤,或患有前列腺肥大時,尿流會變細。
尿線分叉:排尿時一條尿線變成了兩條,這種分叉現(xiàn)象可見于兩種情況:一種是偶發(fā)或一時性的,主要緣于前尿道或尿道開口處臨時有阻塞。比如,一些人清晨起床后第一次排尿可能出現(xiàn)分叉,乃因整整一夜間的尿積存于膀胱內(nèi),導致膀胱內(nèi)壓力上升,尿排出時力量增大,使尿道口形態(tài)暫時改變所致。再如,男子射精后的第一次排尿也可出現(xiàn)分叉現(xiàn)象,原因是部分精液還殘存尿道中,海綿體充血尚未完全消失,從而導致尿流不暢。此外,大量飲酒后,也會因前列腺充血、排尿不暢而發(fā)生尿流分叉。不過,這些情況都屬于暫時的變化,不是病態(tài),也不必疑慮。另一種為經(jīng)常的或長期的尿線分叉,與疾病相關(guān)的可能性較大。大多由于后尿道或尿道口處狹窄,或因慢性炎癥后形成瘢痕,導致了尿液不能順暢排出。常見的有反復發(fā)作性尿道炎(淋菌性最多)患者,時間一長,后部分尿道內(nèi)膜組織形成瘢痕,引起局部尿道狹窄而造成排尿不暢。其他如急性尿道炎、前列腺炎,由于尿道充血、腫脹、分泌物增多,也可影響尿液的通暢而出現(xiàn)分叉。另外,包皮過長、包莖等造成尿道外口部分狹窄以及尿道有結(jié)石阻塞,排出的尿流也可出現(xiàn)分叉。
尿流中斷:有人排尿到一半,尿流會突然中斷,原因有三:一是患有尿道炎或膀胱炎,因尿液刺激、膀胱收縮,阻止繼續(xù)排尿;二是患有膀胱結(jié)石、腫瘤或有血塊存在,也會使尿流中斷;三是患前列腺增生或尿道不完全梗阻,膀胱肌肉因用力過度,排到一半便會力不從心。
尿流重復:在排尿完畢后,剛想結(jié)束,突然又有尿意,排出不少尿液。往往是膀胱憩室癥作怪,也就是膀胱上長了一個多余的囊袋,排尿時先排出膀胱內(nèi)的尿液,接著再排出囤積在囊袋里的尿液。
排尿力量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促使尿液排出的動力——膀胱肌肉(醫(yī)學上稱為膀胱逼尿?。┑氖湛s能力;二是影響尿液從尿道排出的阻力——尿道的通暢程度。膀胱充盈尿液后,膀胱內(nèi)壓力增高,加上膀胱肌肉的收縮,兩者的合力足以使尿流噴射而出,尿液射程可能達1米或以上。
如果尿流射程變短,甚至呈直線狀滴下,若為中青年男性,主要考慮前列腺炎、尿路結(jié)石等。如果發(fā)生在中老年男性身上,則應(yīng)多考慮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癌等。
尿頻、尿急和尿痛:排尿次數(shù)增多,稱為尿頻。如因氣溫降低、精神緊張、飲水過量引起者叫生理性尿頻;尿頻伴有尿急和尿痛,一般是病理性的,多系下尿路病變引起,如膀胱炎、膀胱結(jié)石、腫瘤、尿道綜合征等。
尿潴留:尿液大多滯留于膀胱而不能排出,稱為尿潴留。如果插入導尿管,則可放出大量尿液。一般來說,尿道損傷、尿道狹窄、尿路結(jié)石及前列腺疾病是尿潴留的常見原因;久臥不動者,也易發(fā)生尿潴留;有些藥物及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也可導致尿潴留。
尿失禁:尿失禁分真性尿失禁和假性尿失禁。前者是指膀胱失去其應(yīng)有貯尿作用而成為喪失功能的器官,后者是尿液從過度充盈的膀胱溢出。一些婦女在腹腔壓力升高時如咳嗽、大笑、高歌、用力、奔跑時出現(xiàn)尿失禁稱為壓力性尿失禁。
遺尿:是不隨意的流尿,指睡眠時不能控制排尿而言。此病多數(shù)情況下與心理因素有關(guān),少數(shù)可由泌尿系統(tǒng)器質(zhì)性疾病如膀胱結(jié)石、尿道外口狹窄等引起。
氣尿:是指氣體從尿中排出來。氣尿的發(fā)生通常是因尿道與腸道間有瘺管,造成氣體由腸腔進入泌尿道。腸癌、腸炎、憩室合并膿瘍時,便會形成這種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