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志雪
(瑞安市仙降中心小學,浙江 瑞安 325200)
要實現(xiàn)這一功能,首先手機和電腦必須在同一網(wǎng)絡中,其次在手機和電腦上都安裝一款可以同步的軟件,比如蘋果錄屏大師、希沃授課助手等。以希沃授課助手為例,電腦上先打開助手,手機上也打開助手,掃描電腦上出現(xiàn)的二維碼就可以使手機和電腦連接。
在手機上依次點擊“屏幕同步”、“手機屏 幕同步”、“開始投屏”三個按鈕即可實現(xiàn)無線投屏。在無線投屏的手機上打開照相機程序,把鏡頭對著靜態(tài)實物,靜態(tài)實物的影像就會被傳到接收端顯示器和投影屏幕上。一般可以用來展示學生的實驗方案、觀察記錄等。這個用法相當于一臺可以移動的普通實物展臺。
在實驗結束后匯報交流階段,一般都要求學生一邊操作一邊說??墒菍W生操作的器材都不大,無論是上臺還是在座位上操作,其他學生都無法看得很清楚。此時利用手機投屏功能,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比如,在四年級下科學《點亮小燈泡》一課的交流展示時,學生一邊組裝電路一邊解釋是 如何點亮小燈泡的。教師則打開手機選擇“投 屏”功能,再啟動手機上的攝像頭,將鏡頭對著正在組裝的電路,這時大屏幕上就顯示出學生 在組裝電路的動態(tài)過程。其他學生可以通過大屏幕觀看,這比直接觀看要清楚很多。
手機的攝像頭通常如針孔大,一般都小于顯微鏡的目鏡,能拍攝到目鏡傳過來的圖像。比如在研究六年級下《微小世界》單元時,只要將無線投屏的手機攝像頭放到顯微鏡目鏡前合適的位置上,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圖像就能被直接顯示到大屏幕上。學生就能共享這臺顯微鏡調焦時清晰程度的變化過程,分享鏡頭下標本的顯微影像,欣賞同一臺顯微鏡下微生物的運動了。
PPT是課堂教學中使用的重要工具。在手機和電腦連接的狀態(tài)下,點擊“演示課件”在手機上可以看到任何一張 PPT 的內容,也可以看到全部的PPT。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思路,任意調整播放的順序。這個調整過程學生是看不見的,相比以前在 PPT 里做超鏈接和一張張翻頁播放要方便許多。如右圖是在研究五年級上科學《運動和摩擦力》時手機播放 PPT 的狀態(tài)。如果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需要在 PPT 上劃一劃或者寫一寫時,可以點擊右下角的“批注” 而實現(xiàn)。
照片記錄在小學科學課堂上,我們常常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并記錄發(fā)現(xiàn)和結果。特別是 三、四年級,要求學生用文字或畫圖的方式記錄 觀察現(xiàn)象的實驗很多。但是中低年級的學生,受到書寫速度、繪畫能力的限制,不能做到“快”和“準”。這時候利用手機的拍照功能就 能真實、準確地記錄,提高學習效率。
比如三年級上《尋訪小動物》一課,孩子們要去校園中尋訪小動物,記錄下小動物的名稱,生活的場地,遇到不知名的還要畫下來。三年級的學生除了常見的螞蟻、蜜蜂、蝴蝶外,對很多小動物是不熟悉的。而且小動物是會運動的,眨眼就會不見。要記錄下他們的名稱或者畫出他們的模樣,困難很大。所以我允許學生使用手機,給小動物拍照。在匯報交流時,再查看照片,真實影像和語言描述相結合,更加清楚直觀。利用圖片的縮放功能,還能放大細節(jié),進 一步做更細致的觀察呢!
我們倡導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教師放手以后學生的實踐操作是怎樣的呢? 有時候,針對不準確的實驗結果,需要返回去尋找是否是操作不當造成的。如果學生能全程實時記錄實驗過程,就可以方便地在匯報交流時再現(xiàn)過程,查找原因,解決問題。
比如在五年級下科學《機械擺鐘》一課中,要求學生制作一個擺,并測量該擺在 0 ~ 10s、 10 ~ 20s、20 ~ 30s、30 ~ 40s 的擺動次數(shù)。這個實驗對學生小組合作的要求非常高,某一個人的偏差都會影響整個小組的實驗結果。所以在教學時,我要求學生對自己組的實驗過程進行全程錄像。在匯報時,對有偏差的小組活動進行回看“會診”,找到原因,也使大家對操作正確與否有更加形象直觀的認識。
二維碼掃描技術可以進行產(chǎn)品防偽或溯源、廣告推送、網(wǎng)站鏈接、數(shù)據(jù)下載、商品交易、 電子憑證等活動。只要智能設備中安裝了相關軟件,操作很方便,效果也立竿見影。
比如在研究四年級下《食品包裝上的信 息》時,學生們帶來了很多食品。在這些食品中難免有一兩種包裝不規(guī)范或者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讓學生們用手機掃描食物包裝袋上的條形碼或者二維碼,對該食品相關信息進行查詢,就可以讓三無食品和假冒偽劣食品現(xiàn)出原形。
網(wǎng)絡如此發(fā)達的今天,查閱資料不需要再去翻閱大量書籍。在各種搜索引擎中輸入關鍵字,點擊“查詢”就會有很多相關信息資料。在小學科學課中,這一功能方便學生查閱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
比如,在研究六年級上《地球的衛(wèi)星—— 月球》一課中,學生們制作“月球卡”需要很多有關月球的信息。通過手機上網(wǎng)查詢,可以得到相關信息,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選擇信息就可以制成“月球卡”,相當便捷。
簡言之,智能手機是一個功能強大的便攜式計算機。它作為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新工具,在我們課堂上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學生樂于見到這樣的課堂,既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又可以相信合理地用好智能手機,定會使我們的小學科學課堂更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