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志
(河北省容城縣晾馬臺鎮(zhèn)中心學校,河北 容城 071702)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及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探究已經成為小學科學教育的靈魂,小學科學課程應以探究為基礎。在教學幾年來,我覺得這一學科能真正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fā),從社會的需要出發(fā),對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有很重要的作用。那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性呢?我在從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歸納總結了以下幾點。
科學貼近生活,實驗非常多,就以實驗來舉例。以往我們的教學方法往往是,擺上器材,講解步驟,每一步講的都很細,指導的非常清楚。學生只要按步驟去完成就行了,然后得出結論,填上記錄表??此仆昝赖恼n堂學習中,卻抹殺了許多學生的求知欲。從執(zhí)教以來,一直在努力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動手,幾年來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越來越強,雖然有時他們在實驗中沒有成功,但是我還是會鼓勵他們,然后,我會和學生們一起找原因,再實驗,再求證。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索中收獲,在探索中成長,這是我們要達到的目標。
學生的求知欲望,直接決定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是否全情投入。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教材中有利因素,巧妙地設置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猜想,去探索,去求證,才更能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如在教學五年級課程《怎樣才能省力》時,我拿出釘有圖釘的木板,讓學生想一想,能用幾種方法拔出圖釘呢?你需要工具嗎?需要什么工具?為學生準備好工具,請他們自己實驗,體驗到用工具比不用工具更省力,接下來,聯系生活中使用工具的事例來進一步認識簡單機械的應用。這節(jié)課,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而且內容貼近生活,學生的思維很活躍,把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也解決了。
除了在試驗中設置問題情境,教師還要利用現有的自然環(huán)境,讓學生親歷自然,發(fā)現問題,拓展想像,在探索中學到知識。
猜想是學習科學的翅膀,它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進行探索活動,當猜想得到證實后,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會激勵他在以后的活動中更加大膽的去猜想、去實踐。讓猜想貫穿于科學探索中,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象科學家一樣經歷科學的發(fā)現,體驗受阻時的失敗和成功的興奮,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
在猜想活動中,教師的正確引導也是必要的。實踐是檢驗一切的真理。我覺得讓學生無目的的去實踐在學生頭腦中不會留下很深的印象,而帶著猜想去實踐,學生的活動會更豐富、更充實、更有意義。
科學課堂離不開科學實驗。要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探求知識的能力就必須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積極留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使學生對科學的奧妙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情緒,這樣才能使學生主動參與科學實驗觀察,積極探究和應用知識,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在科學課中,我重視創(chuàng)設興趣的實驗觀察,因為這是學生學習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的重要渠道,又由于很多科學現象抽象、硬化、復雜多變,學生難以想象、理解,也不懂得怎樣觀察,更別談探究了,因而在學生興趣的實驗觀察時,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引導點撥,使學生學會實驗觀察,更使學生在生動有趣的情景中,感受科學的奧妙,探究活動的奧妙,從而學習運用實驗的方法觀察研究物質,體會借助不可見物質對可見物質的“擾動”。同時學生的動手、動口、動腦的相結合能力得到很大發(fā)展和改造,在科學課堂中加強對學生的興趣實驗活動,讓學生在興趣中樂于學習,樂于探求,充分激發(fā)學生心靈深處那種強烈的探究欲望,激勵他們主動參與、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創(chuàng)造,用“探究科學秘密”的金鑰匙去開啟科學知識的大門,這樣就能有目的、有計劃、有程序地培養(yǎng)學生探究科學奧妙的能力。
在教學中,多媒體的運用會讓學生更形象、更直觀的看到事物的生長變化;科學實驗中先進科學儀器的使用,會讓學生對科學實驗充滿期待。而所有現代科技的運用都要讓學生感到科學的偉大,激發(fā)學生探索欲望。如在講授前面提到的《怎樣才能省力》時,我們就用古今方法的對比,突出了現代的優(yōu)勢。在現在,高樓大廈平地而起,機器代替了人,不僅省時省力,而且保證了人的生命安全。在現代,許多機器人已經代替了人去到危險的地方工作。這一切,都離不開科技的發(fā)展?!缎抡n程標準》向科學課堂提出了新的內涵,僅僅傳授知識在科學教學中已經落伍了,只有做到了著眼于學生的整體發(fā)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封閉性,真正讓學生去參與,按照自己的程序方法行動起來,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培養(yǎng)出具有探究精神的新一代智慧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