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寶珍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城廂中學,河北 保定 073200)
目前中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不容樂觀,從學生閱讀現狀著手,對指導學生進行數學閱讀以及如何培養(yǎng)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等方面作了闡述。旨在強調教師重視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具備能力的同時也應具備獨立獲取數學知識的能力,這是提高數學教學質量的關鍵。
數學學習需要邏輯思維,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邏輯思維的重要途徑之一。進入初中階段,數學題目具有一定難度,學生缺少有計劃閱讀的習慣,導致很多學生無法解題。另外,閱讀能力與讀書筆記之間有一定的關系,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促使學生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使數學學習效率得以提高。當然,數學閱讀不同于語文閱讀或者英語閱讀,需要科學的、高效的數學閱讀材料的方法。首先,數學閱讀講究準確性和概括性,知識之間連接更加緊密。因此,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方法就要求對課時進行正確的編排,增加數學知識的新鮮感,強化教與學的關系,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
進入新時期,數學教學已經開始普及多媒體教學模式,然而這一模式的采用使得學生對一些數學概念的認知更加模糊。首先,學生缺少思考時間,閱讀能力逐漸下降。因此,在這一時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事實證明,數學學習對學生日后生活也具有重要作用。在任何一個領域都的涉及數學知識,數學閱讀能力是其著眼于未來生活與工作的重要工具。新時期,數學學習更加離不開閱讀能力,教師不僅要培養(yǎng)學生的文科閱讀能力,還需要培養(yǎng)其數學邏輯思維能力,掌握這一基本素質既滿足新課程改革教學的需求,又符合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
在教學實踐中發(fā)現,部分學生在解題或者閱讀數學概念,符號,圖形時,會存在“題沒看懂”“無法理解”等閱讀困境,一次學生讀不懂、兩次也讀不懂,而到了第三次,學生基本上已經喪失了閱讀的興趣,長此以往,初中生將會因為讀不懂數學材料而頻繁失分,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我們應當將培養(yǎng)學生數學閱讀能力,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作為教學的重點來抓。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布魯諾曾經說過“知識的獲取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當是知識獲得的參與者?!崩?,教師在教學初中數學《第10章軸對稱》的相關知識時,其中對于數學概念“軸對稱”、“圖形的全等”等的解讀,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為學生通過幾何圖形直觀的展示相應的動作,從而便于初中生理解,增強學生閱讀該部分理論性知識的興趣,提高初中生對基礎數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
在學生有良好閱讀熱情之后,可以通過反復閱讀的方法來加深記憶。反復閱讀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關鍵步驟,但是反復閱讀并不是對教材的所有內容進行反復閱讀,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在每一節(jié)課學完之后,按照考點、重點、難點進行反復閱讀,同時,要求學生注意反復閱讀的要領。(1)學生自讀后,按照教師所講解的習題,進行知識的鞏固,對重點、難點進行強化記憶。(2)學生可以按照習題的考查方向進行反復閱讀,為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可以設置一定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反復閱讀效果的考查,比如,教師可以利用課堂上提問學生、課后布置作業(yè)的方式來考查學生反復閱讀的效果。(3)在學生進行反復閱讀之前,教師可以引領學生對此課重點、難點部分進行勾畫,引導學生在反復閱讀時,著重對這些方面進行熟悉和鞏固。有選擇地反復閱讀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從教材中提取知識的能力,同時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能夠發(fā)現自身知識的不足并加以彌補。
設置問題的自我閱讀,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更具有目的性,可以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的閱讀習慣,設置問題的閱讀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問題并找出答案,相當于是對自己閱讀能力的考驗和提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教材進行閱讀時,自己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最后再對照課后習題,進行比對,從而獲得進步,更有利于對數學的學習。
良好的習慣會受益終生。數學閱讀在有熱情和方法后要形成習慣。很多教師在批改學生的試卷時,都會發(fā)現一部分學生只做簡單的選擇題,其他題目根本沒有認真做;試題回答不完整,丟題漏題;因嫌麻煩,放棄冗長的題目。明顯地顯示出學生在做數學題時的心態(tài)和情緒。為了避免這種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做題過程中,一定要集中精力,專心致志,反復閱讀數學題目,完成對題目的理解;逐字推敲,找出問題的關鍵。同時,教師可以設計活動方案,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數學活動及評價促進數學閱讀。例如,引導學生撰寫數學讀書筆記、開辟“數學園地”、競辦“數學手抄報”、寫“閱讀心得”、交流閱讀體會等活動,通過活動營造閱讀氛圍、促進學生交流、鞏固學法、培養(yǎng)能力。促進學生養(yǎng)成主動閱讀的習慣。教師還可以設計數學閱讀的專題,對閱讀中學生常常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同時,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揣摩出題者的心理,從而找到問題的關鍵點,提高解題的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需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閱讀中提煉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比如,直角三角形的一邊長3厘米,一邊長4厘米,求另一邊的長度。很多學生因受定式思維的影響,不假思索地回答5厘米。這說明學生沒有認真閱讀題目。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當未知邊是直角邊時和當未知邊不是直角邊時。所以,需要教師進行恰當的引導。
在數學教學中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并及時進行專題訓練.另外,對于初中生而言,課外的數學閱讀訓練同樣重要,應培養(yǎng)其終身學習觀念,引導期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