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輝
(江蘇省南通市啟東市濱海實驗學校,江蘇 南通 226000)
縱觀《全面深化課程改革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在學科教學活動開展中,要實現全員育人、全面育人。在當前的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教師在應試教育的驅使下,將化學知識作為了教學的重點,往往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將大量抽象的化學知識堆積在學生面前。在這樣的教學活動參與中,學生非但無法在有限的化學學習能力的驅使下,獲得有價值的化學知識,還無法建立良好的道德品質,限制了全面發(fā)展的實現?;诖?,在立德樹人該教育背景下,我嘗試采取以下幾種方式在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
如何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品質,是擺在廣大教師面前的一大難題。初中化學作為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起點,其中除了包含著大量的化學知識之外,還蘊含著一定的德育因素。但是,化學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并不像道德與法治學科內容那樣,直接將德育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這就對初中化學教師設計教學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在組織化學教學活動之前,要對所使用的教材內容進行細致地分析,挖掘化學知識背后所蘊含的德育因素,并在教學活動開展中以不同的方式將其展現在學生面前。我在分析人教版初中化學教材內容的時候,發(fā)現其包含著愛國主義教育、環(huán)境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等德育因素。
從世界范圍來看,無論是對化學工藝的發(fā)明,還是使用,我國都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我國的一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對于世界的發(fā)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在組織化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挖掘知識背后的化學史內容,以科學家熱愛祖國的情感、為科學視野獻身的精神等對學生進行熏陶。以“金屬的冶煉與利用”為例,我在分析教材內容的過程中,根據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講述了我國煉金的發(fā)展歷史,以此使學生從春秋時期到現在,對我國的煉金發(fā)展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并在技術進步的過程中,產生濃郁的愛國之情。
化學是一門與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在化學技術發(fā)展,及其應用的過程中,不當的使用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當前的環(huán)境污染主要來源于化學污染。在綠色化學理念的驅使下,教師要將化學課堂作為環(huán)境保護教育的主要場所。因此,我在教學設計活動開展中,深入挖掘知識內容中所包含的環(huán)境保護因素,并引導學生在知識掌握的過程中樹立環(huán)境保護意識。以“自然界中的水”為例,我在教學活動開展中,著重地向學生介紹了工業(yè)生產中的“三廢”,并利用多媒體演示的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污染水資源的情況,以此使學生在赤裸裸的現實下,產生認知沖擊,從而促進樹立起環(huán)境保護意識。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世界各國都對科學技術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但是我國到目前為止,大部分公民還是缺乏科學精神的,封建迷信的現象是大量存在的?;诖耍以诮虒W設計活動開展中,會對教材內容進行分析,挖掘其中的科學因素,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以“常見的化學反應——燃燒”為例,民間傳說中有“鬼火”、“天火”的說法,不少學生由于生活認知有限,異常相信這些說法。對此,我在該內容教學活動開展中,“燃燒現象”進行了詳細說明,以此使學生在認識該自然現象的過程中,樹立起科學意識。
課堂是教師實現立德樹人的主要場所。要想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有效地引導學生樹立高尚的思想品質,教師要充分把握課堂該機會,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采取多樣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在知識掌握中獲得思想道德的提升。為了實現這一點,我在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會充分地發(fā)揮自身的道德素養(yǎng)素養(yǎng),在與學生積極對話、交流的過程中,使其受到我一言一行的熏陶,在模仿我的一言一行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受到道德熏陶。除此之外,我在化學教學活動開展中,還往往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小組積極討論、探究實驗的過程中,樹立起合作意識,尤其在實驗教學活動開展中,我會引導學生在小組中討論實驗方案。共同觀察實驗現象等,以此使學生在其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下,獲得合作能力的提升。
總之,在立德樹人該教育背景下,教師在初中化學教學活動的時候,要對該學科的德育功能給予充分的重視,并采取多樣的方式挖掘德育因素,實施德育教學,使學生在知識掌握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