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淋琳
(中共友誼縣委黨校,黑龍江 友誼 155800)
和諧世界理念是黨中央領導人集體在對我國外交理論和實踐成果的深刻總結中形成的,不僅有助于我國在新是擴大對外開放和交流,而且對于新型國家關系的創(chuàng)建,維護世界和平與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意義。和諧世界理念在政治、經濟、文化和安全等領域都有十分豐富的內涵,政治上,和諧世界理念強調國與國之間的互相尊重,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經濟上,何時斜街理念強調通過互利共贏的經濟往來,促進世界經濟的和諧發(fā)展;文化上,和諧世界理念強調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倡導不同文明之間加深對話與合作;安全上,和諧世界理念強調構建和平、穩(wěn)定的新世界,提出了全新的國家安全觀。和諧世界理念正是這些方面理論的集大成者。
通過對和諧世界理念內涵的研究和探析,將其基本特征大致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和諧世界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思想,強調人在構建和諧世界中的價值和作用,體現(xiàn)了和諧世界理念堅持以人為本的特征。和諧世界理念中倡導對于人的尊重和其價值的認同和《聯(lián)合國憲章》中提出的尊重人民平等的權利和民族自決的原則,二者在本質上是相通的、一致的。
和平共處為事物的向前發(fā)展提供了一個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和諧世界理念中主張要將和諧、和睦、和平來作為調整各種國際關系的宗旨,態(tài)度鮮明的反對動輒訴諸武力或者是以武力相威脅,以此來保證各種國際行為的規(guī)范。國與國之間的競爭和合作,目的都是一致的,都是為了自身的發(fā)展。因此,國與國之間更要將和平共處作為國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和諧世界理念主張不同的文明形式之間都要保持相互尊重、互相包容,尊重、包容他們之間的多樣性。也就是說,對于不同的社會制度和不同的發(fā)展道理的國家都要給予足夠的尊重,包容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在求同存異中協(xié)調沖突雙方的利益,并且不斷地實現(xiàn)他們之間共同的利益訴求。
和諧世界理念是在以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基礎,結合我國外交實踐中的成功經驗而提出的。探究其所包含的傳統(tǒng)文化基礎,是我們研究和諧世界理念的必然要求和必經之路。
追求相互關系之間的和諧,是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通過設立一定的規(guī)章制度,在人與人之間、國家和國家之間形成一種和睦融洽的理想狀態(tài)是和諧世界理念的基本價值取向。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顧名思義就是指自己尚且不愿意受到的傷害,我們更不能隨意施加到別人身上,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也應當堅持這樣的價值取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在我國外交政策中體現(xiàn)為互相尊重領土主權、互不干涉內政等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尤其是在對待日本這個問題上,我們在堅持反對外來干涉的同時,更不會去干涉別國的內政。中國堅持不稱霸、不擴張,始終把反對戰(zhàn)爭,維護世界和平作為其必須要肩負的大國責任。
2.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這一點是教我們如何正確對待人際和國際關系,它的實質是要求人們在處理彼此之間的利益關系的時候要遵循平等互利的原則。毛澤東在青年時代對于社會主義的表述中提到:何為社會主義?就是既愿意自己好也愿意別人好的主義。我國外交政策中的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正式基于此而提出的。
3.誠實守信
誠實守信既是個人的良好品德,也是國家的重要國際形象。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人與人之間,國家和國家只有建有堅守誠信,才能夠真正做到和睦相互,共同進步。
和諧世界理念中的和諧有兩方面的含義:第一是“以和為貴”的精神,倡導人們在處理各項瓜西時要堅持和睦、友善的價值取向。第二就是“和而不同”,在觀察和處理問題的時候,要堅持對立統(tǒng)一的思想和科學的發(fā)展觀,不渴求不同國家和地區(qū)能夠奉行相同的宗旨,但要學會在不同中找出共同點。這種思維方法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1.以求同存異謀求和諧
根據和而不同的理念來看,事物之間的異是事物之間和的基本前提,求同存異也是促進世界和諧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在國與國之間的交往中,不能一味要求消除差異,而是要在差異中探求共同點。只有真正做到了尊重他人、別國在制度、文化、信仰上與我們的差別,才能夠實現(xiàn)真正的和諧。
2.以中庸之道化解沖突
國與國之間的差異是造成國家間沖突和矛盾的根源。如果不能正確處理好這種差異和矛盾,就很容易導致國家間的對抗和沖突。堅持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提倡的中庸之道,能夠有效的調解矛盾雙方的沖突,將事物發(fā)展的方向控制住不走極端。
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和諧世界理念的產生和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和諧世界理念的研究者,這是繞不過去一座大山。要加強對和諧世界理念的研究,就必須要加深對于中華傳統(tǒng)文化基礎的理解和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