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少先隊總輔導員 宋繼征
小時候,父母常給我講長征的故事,讓我知道自己名字的寓意是傳承長征精神。
上學后,我最敬佩的人是雷鋒。他是我心中神圣的象征。他喜歡紅領巾,我就與紅領巾結緣。漸漸地,我知道了紅領巾是紅旗的一角,是烈士的鮮血染成,與黨旗、國旗、團旗一樣鮮紅。從此,紅色的旗幟引領我一路向上。
走上工作崗位后,我有幸與遼寧省第一任少先隊總輔導員杜功禮老師共事。作為新中國成立后的第一批少先隊員,他雖然一生沒有子女,卻把無數(shù)少先隊員當作自己的孩子,并為他們的幸福奮斗。他的紅色情懷時時激勵我為隊員們的成長做好每一件小事。
我曾幾十次到撫順雷鋒紀念館、雷鋒小學學習,三次到雷鋒的戰(zhàn)友喬安山的家中拜訪,把雷鋒的故事寫成了文章《春風的故鄉(xiāng)》,讓雷鋒精神傳遍四面八方。在“羅陽中隊”授旗儀式上,我又以《羅陽之歌》組詩,帶給少先隊輔導員們前行的力量。
2012年,我成為遼寧省少先隊總輔導員,肩負起“立德樹人”和“鑄魂育人”的光榮使命,立志以實際行動讓紅色基因在少先隊員和輔導員中傳揚。
2015年“六一”期間,我專程到扶貧村留守兒童家中,陪伴他們過節(jié),讓他們感受到黨的關懷。在下沉基層時,我把自己節(jié)省下的房租和交通費一萬元交給撫順市望花區(qū)北厚社區(qū),用來補助那里的特困少年,并作為《社區(qū)娃娃報》小記者和社區(qū)少工委開展少先隊活動的經(jīng)費,讓隊員們感受到少先隊組織的溫暖。
我曾到大連市沙河口區(qū)玉華小學蹲點一個月,見證了全國十佳少先隊輔導員孫明湖把少先隊活動課落實到每個中隊,并帶領工作室成員攜手奮進的歷程。優(yōu)秀少先隊輔導員們的紅色人生追求,督促著我讓白發(fā)與童心相映,把人生獻給紅領巾事業(yè)。
傳承紅色基因,奠基未來,需要激情,更需要科學的方法。為此,我參加團中央組織的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講話讀書班的研討,到井岡山重溫紅軍艱苦奮斗的歷程,在中央團校接受政治和業(yè)務培訓……堅持學習讓我更堅定了聽黨話、跟黨走的信念,提高了引領少先隊員和輔導員自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能力。
紅色的希望、紅色的陣地、紅色的榜樣,正伴隨我、激勵我走出美好的紅色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