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不要試圖將所學內(nèi)容一個不落地“照單全收”,而是要有所側(cè)重地記憶。據(jù)一些書法大家自述,當初學草書時也是非常費時的,每日只練一字,用三至五年的時間把握大部分常用字。然而老年學員大多年過花甲,記憶力明顯減退,因此要把有限的精力和記憶力施于重點。什么是重點呢?在我看來,你喜歡的字或字形就是重點。喜歡的、有興趣的就容易記住。不在你審美情趣之列的,就不要勉強,只作為一般了解或大體掌握便是。
二是不要一看就寫,一寫就錯,而是要精心聽講,認真讀帖。草書往往與真書本字有些不同,甚至有的字縈繞盤旋眼花繚亂,只是馬馬虎虎地識其形,不明其行筆路線,學起來會枉費力氣,事倍功半。因此,上課時須聚精會神,緊盯老師的板書示范。老師有幾十年的經(jīng)驗積累,下筆、行筆、收筆要領規(guī)范、清晰可見,看得清,方能仿得像、記得往。學書法雖然可以無師自通,但有位好老師的示范、指導、點化,絕對是一條捷徑。此外,認真讀帖也很重要。讀帖即是形象記憶,視覺作用于大腦,要準確扎實。在讀帖時,可做書空動作以此加深記憶。
三是不要指望一蹴而就,而要堅持學而時習之。對于一般人來說,短期記憶好于長期記憶,老年朋友更是如此。所以,老年朋友學習草書不僅僅在于“學”,而更要注重“習”,用溫習的方法延長記憶。最好在開始做新作業(yè)之前,先復習一下過去學過的草書。如果時間充裕,要重復臨帖;如果時間緊張,也要讀帖一次,閉目片刻,在大腦里面演習一遍,這樣才能學得牢固、扎實。
(摘編自《濰坊老年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