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小荷在網(wǎng)絡(luò)上征集了一個小話題:你曾和別人打過架嗎?原因是什么?打架時你的感受怎么樣,之后呢?
沒想到,這個小話題居然引起了小小的熱議。短短幾天的時間,留言就有好幾百條。90%的參與者都表示曾經(jīng)動手打過架,打架的原因五花八門,不過看起來,絕大多數(shù)都是不起眼兒的小事兒。
熊二,16歲,男生:有一天,我和同學放學之后走在路上,對面走過來幾個……社會青年吧,他們路過我們身邊的時候,笑嘻嘻的,還吹口哨。我當時心里就躥上來一股火兒,轉(zhuǎn)過身就很橫地問他們:“想咋地!”有一個人走過來撞了一下我的肩膀說:“小孩兒,想打架??!”我倆就動手了,后來幸虧我同學把我及時拉走了。
習慣了、就好╮,13歲,女生:上個星期,我和媽媽帶弟弟去游樂場玩兒,我在旁邊的小桌上吃薯條。后來我聽見弟弟在吵,就走到游樂場里去看看。結(jié)果看到一個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小女孩兒,正在和弟弟吵架。她說弟弟很霸道,不讓她看他手里的玩具。我剛想把弟弟叫走,那個小女孩兒就對著我說:“沒見過這么煩人的小孩兒!”我不知道為啥,一聽別人說弟弟的壞話就受不了,想都沒想就和那個小女孩兒打了起來。等媽媽回來的時候,我們兩個都扭到了一起。
小荷看到,不但令我們“動手”的原因都是平常的小事兒,而且一時腦門兒發(fā)熱打了架之后,大多數(shù)人都有點兒后悔。
_____果凍先森,15歲,男:因為和同學打架,我的手骨折了,要帶著三個月的石膏。現(xiàn)在不能上學,在家很無聊。
╰ゝ一世浮華,14歲,女:其實是特別小的事情,現(xiàn)在弄得全校都知道我脾氣特別暴躁。其實,我也不是那樣的。
瘦小的人兒*,16歲,男:我沒有錯,是對方先欺負我。但是……我還是覺得……我好像在用那種“壞的方式”來保護自己。
我們先不去聊“動手打架”這種方式的對錯,我們先來看一看是什么讓你有了“想動手”的沖動。如參與調(diào)查的朋友們所言,都是不起眼兒的小事兒。就是這樣不起眼兒的小事兒,怎么就勾起了我們戰(zhàn)斗的欲望?
有人說,那一刻我就想讓他閉嘴;有人說,那一瞬間我想證明自己是對的;還有人說,我不能讓她欺負我弟弟,我得打敗她……
無論是什么原因,在動手的那一刻,多數(shù)人所想到的就是“制服對方”。在與他人的關(guān)系中,一切都要聽我的,控制和制服對方,也是一種關(guān)系的形態(tài)。這種關(guān)系的形態(tài)在嬰兒的時候表現(xiàn)得最為強烈和明顯,不能說話、不能翻身的小寶寶會認為自己是一切的中心,所以他餓了哭、渴了哭、冷了哭、熱了哭……通過這樣簡單的方式,他才能呼喚來大人照顧他、安慰他。隨著年齡的增長,這樣的控制變少了。不是小孩子餓了不要吃、渴了不要喝,而是他們有了自己吃飯、自己端水杯的能力,他不再需要用簡單的哭的方式來讓別人為他做事了。
打架也是一種簡單的“控制”,希望能夠用“一勞永逸”的方法讓對方閉嘴、聽我的、乖乖的,這和小嬰兒用哭來“控制”大人為自己做事有著相似的道理。
沒有能力的人才會用這樣簡單的方法來征服別人。
姑且不論暴力帶來的后果——自己和別人都可能會受到傷害——最重要的是,當你想著用暴力去解決問題,去建立你和他人的關(guān)系時,你就已經(jīng)繳械投降,這只能證明你已無計可施,只會采用最原始的手段。
小時候,我們都想用暴力征服別人,后來長大了,我們會有更聰明的辦法去建立關(guān)系、解決問題。所以,當你想動手的時候,請告訴自己:嗨,冷靜一下,還有更好的辦法。
人和人之間的關(guān)系就如同一張透明的網(wǎng),影響著我們的喜怒哀樂,影響著我們的幸福悲傷。這個網(wǎng)怎樣編織、怎么打結(jié)才能讓我們更加舒服、開心?在接下來的雜志中,小荷姐姐會繼續(xù)和大家一起去探索。
如果你在人與人的關(guān)系中,遇到了麻煩或者有哪些開心的事想和小荷姐姐說,請發(fā)郵件到45005078@qq.com(注明小荷姐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