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同
“‘神雀府在她麾下發(fā)揚光大,躋身‘三府六教九莊園中。哪知‘神雀府剛成就了這等頂尖勢力,她卻神秘地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當初戰(zhàn)場的廢墟上,一個嬰兒在放聲啼哭,時不時眨巴眨巴眼睛,像是奇怪為什么沒人來理他。
正是:幾縷憂愁幾縷煙,一江隔開一江情??蘼暉o用震九霄,誰在暗中自輕吟?
這段文字,來自丁麒越玄幻小說《傲九天》第一章的尾聲。透過這寥寥數(shù)字,雖不見全貌,卻也能窺見其中功底。很難想象,這樣的文風,竟然出自一名九歲小男孩之手!
丁麒越是學校的“小紅人兒”,人稱“麒越大師”。玄幻小說《傲九天》就是他的新作,同時他還在寫一部武俠小說,剛開了個頭。這種同時寫兩本書的現(xiàn)象,在網(wǎng)文寫作圈被稱為“雙開”——一般只有專職寫作的老手為了多賺錢,才敢如此。而丁麒越一個正讀四年級的小學生,在保證學習成績在班上名列前茅的情況下,每周還能更新一萬字的小說,實在令人驚嘆。
“一開始只是隨手寫寫,但每次率先把更新內(nèi)容發(fā)到群里后,各種鼓勵的話語就會刷屏。有時候同學也會催更,大家的期待給了我很多動力?!倍△柙秸f,他把第一部小說的開頭發(fā)到網(wǎng)上后,也驚喜地看到了不少人“求更新”的跟帖。
這位寫作小天才的練就并非一朝一夕。麒越的閱讀量很大,尤其喜歡看歷史題材的書。二年級就看道德經(jīng),三年級看莊子,現(xiàn)在四書五經(jīng)都看完了,還有金庸、古龍的小說,《明朝那些事兒》《品三國》之類的書都會看。當然,作為一個孩子,丁麒越看的《道德經(jīng)》等都是少兒注釋版的,遇到理解不透的地方,他還會發(fā)揚“不恥下問”的精神,追著媽媽和老師等長輩一一請教。
丁麒越對歷史、武俠類題材的熱愛也并非偶然。古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小時候就常跟爸爸媽媽去游歷史文明古跡。洛陽的龍門石窟,關公廟,嵩山少林寺,廣州的南越王墓,西安兵馬俑,杭州本地的錢王祠,岳王廟……每到一地,一家三口不光游覽當?shù)氐拿麆俟袍E,而且必去省級博物館。
廣泛閱讀和豐富的旅行經(jīng)歷,加上父母要求他每到一處游玩后都寫篇游記的好習慣,不知不覺中就為丁麒越夯實了文字基礎。
隨著“大語文”時代的到來,在讓孩子廣泛閱讀的同時,丁麒越媽媽有意培養(yǎng)他的寫作能力。她自信只要監(jiān)管引導好兒子,小麒越就不會因為寫小說而影響學習,沒準反而會因此大幅提升語文水平!
此外,麒越的爸爸也是個資深武俠迷,媽媽和著名奇幻武俠類小說《仙劍奇?zhèn)b傳》的作者管平潮又是同學。于是在各種機緣巧合,耳濡目染下,才使得丁麒越初次涉獵該題材小說的創(chuàng)作,就顯示出超乎他年紀的成熟和底蘊!
問到他的創(chuàng)作秘訣,丁麒越言簡意賅道:“多看,多想,多寫。”
丁麒越不僅在語文方面表現(xiàn)出了驚人的天賦,其他學科也樣樣不差,麒越的父母都是理工科學霸,都從事IT行業(yè)。不過媽媽卻常常自嘲說,大人的理工科基因沒能遺傳給孩子,文科也幫不上他什么忙:“連平時要求家長寫評語,都是麒越說我寫,倆理工科家長最怕的就是作文,不知道咋生出一個文科娃!”
在大多家長擠破了頭,給孩子報滿各種培訓班的焦慮氛圍下,麒越媽媽的教育理念略顯佛系:“除了上學和寫作業(yè),剩下的時間都是他自己的。只有一個英語口語班是一直在上的,其他的都隨他。孩子只有一個童年,我不想給他太多壓力,只要健康快樂、積極向上的成長,就可以了?!?/p>
如今,九歲的丁麒越活潑開朗,禮貌謙和,創(chuàng)作的主角也都和他一樣心懷仁愛,對身邊的師父、家人和長輩很尊敬……
看過他的小說后,有網(wǎng)友贊嘆“這孩子前途無量,金庸大師后繼有人了!”對他敬佩不已的同學們,則稱丁麒越是“神一般的存在”,連被他實力圈粉的幼兒園和小學老師們,都喊他“麒越大師”,有時候還主動和小家伙交流古文知識呢!
談及未來,丁麒越直言,他在保持好好學習的前提前,將會堅持寫作,“我就想在小時候打好基礎,讓文筆和創(chuàng)作技巧更嫻熟,以后能像媽媽的同學那樣成為一名大作家,讓作品影響到海內(nèi)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