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法國、意大利特約特派記者 青木 龔鳴 韓碩
“默克爾和馬克龍呼喚歐洲的統(tǒng)一!”據(jù)德國電視一臺22日報道,德法兩國領導人當天在德國亞琛市簽署友好條約《亞琛條約》。有評論稱,新條約將有利于德法共同應對英國脫歐帶來的不確定性以及在歐洲不斷高漲的民粹主義。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在德法都面臨國內(nèi)危機以及兩國利益存在分歧的情況下,《亞琛條約》只具有象征意義,實際操作性不強。
亞琛曾是一世紀時查理曼大帝統(tǒng)治西歐的權力中心,富有鮮明的象征意義?!秮嗚∪請蟆贩Q,德國總理默克爾和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在亞琛市政廳的加冕禮堂進行簽約(如圖)。條約共16頁,重要內(nèi)容包括:建立法德經(jīng)濟區(qū),加強兩國的軍事合作,確保一國被“武裝襲擊”時,另一國會提供援助等。柏林和巴黎希望通過這一條約,在經(jīng)濟、外交和安全等領域加強合作,建立一個強大的、擁有行動力的歐洲,為歐洲統(tǒng)一提供動力。
歐盟輪值主席國羅馬尼亞總統(tǒng)約翰尼斯對德法簽訂條約表示祝賀。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稱,法德友誼“是現(xiàn)實和必要”。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強調(diào),法德之間的友誼有助于整個歐洲。馬克龍表示,簽訂新條約是德法友誼“不同尋常的故事”,兩國間的和解已經(jīng)“牢牢扎根”。默克爾則表示,新條約將更新兩國的合作基礎,“我們希望能夠共同應對巨大的挑戰(zhàn)”。
《亞琛條約》是1963年德法《愛麗舍宮條約》的升級版,后者標志著二戰(zhàn)后德法的徹底和解,以及在歐洲一體化進程中發(fā)揮主導作用的“法德軸心”正式形成。“《亞琛條約》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德國《法蘭克福匯報》評論稱,即使在今天,密切的法德合作也是至關重要的,不僅能確保歐盟內(nèi)部的穩(wěn)定,也能加強歐洲在世界上的地位。
“美國之音”稱,民粹主義政黨去年在歐洲數(shù)國上臺執(zhí)政,而它們今年將目光集中到控制歐盟本身上來?!稓W洲時報》稱,德國、意大利、奧地利等國的民粹勢力開始進入政府關鍵部門,甚至直接上臺執(zhí)政,威脅歐洲一體化的穩(wěn)定根基。歐洲各國的民粹和極右翼勢力還出現(xiàn)了“合流”之勢。意大利極右翼副總理兼內(nèi)政部長薩爾維尼1月9日在訪問波蘭時,號召全歐的民粹主義者團結起來,掀起“歐洲之春”,對抗歐洲各國的建制派、特別是“德法軸心”。意大利《每日事實報》稱,《亞琛條約》將促使意大利政府想清楚,羅馬未來要在歐洲扮演什么角色。
“歐洲民粹主義不斷蔓延,在此背景下,《亞琛條約》的簽訂具有重要意義,”法國《世界報》22日評論稱,新條約傳達了兩國支持歐盟建設的重要信息。德國外交政策協(xié)會政治學家德默斯梅對德意志廣播電臺說,隨著英國脫歐,民粹主義勢力預計會在5月的歐洲議會選舉中壯大,在這種情況下,法德加強合作具有特殊意義。奧地利ORF電視臺也表示,新條約是對歐洲民粹主義的“強烈回應”,歐洲的主流聲音得到加強。法國《費加羅報》22日發(fā)表社論稱,《亞琛條約》有望成為法德共同應對歐洲民粹主義和疑歐主義高漲的方案。
“大計劃,小步驟”,德國《明鏡》周刊稱,《亞琛條約》實質(zhì)內(nèi)容太少,操作性不強。法國《費加羅報》22日發(fā)表社論稱,法德之間存在利益分歧,德國對法國的改革進度不滿,已經(jīng)開始轉向東歐,給兩國間的合作蒙上陰影。法國《世界報》稱,馬克龍與默克爾是“兩個被弱化的領導者”。默克爾已經(jīng)宣布任期結束后不再尋求連任,馬克龍則面臨著國內(nèi)的“黃背心”亂局,此時兩國加強合作的時機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