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烏什鎮(zhèn)漢語方言調(diào)查分析

      2019-01-24 02:12:44王新青張以榮高立明徐顯龍
      新疆開放大學(xué)學(xué)報 2018年3期
      關(guān)鍵詞:字組平聲聲母

      王新青 張以榮 高立明 徐顯龍

      (新疆大學(xué) 預(yù)科學(xué)院,新疆 烏魯木齊 830008)

      一、引言

      烏什縣,隸屬于新疆阿克蘇地區(qū),光緒九年(1883年)設(shè)烏什直隸廳,民國2年(1913年)改直隸廳為烏什縣。烏什縣位于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邊緣。2015年末全縣總?cè)丝?35336人,其中漢族占5.4%,少數(shù)民族占94.6%。有維吾爾、漢、回、柯爾克孜等19個民族。①

      發(fā)音合作者馬忠華(1952-),回族,現(xiàn)年66歲,文化程度初中,祖籍為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氏本人1952年10月出生于烏什縣烏什鎮(zhèn),是土生土長的烏什鎮(zhèn)本地人。邢向東《關(guān)于深化漢語方言詞匯研究的思考》一文闡述了:加強方言詞匯描寫的系統(tǒng)性;2.深化方言詞匯比較和方言特征詞研究;3.深化特定詞匯類型與表義手段的研究;4.加強方言外來詞及方言對普通話詞匯滲透過程的研究。推而論之,新疆漢語方言音系、單字、詞匯、語法、話語調(diào)查與研究同樣具有重要的意義,值得學(xué)者們深入調(diào)查與研究。

      二、音系

      (一)聲調(diào)

      劉俐李先生1986年所做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烏什鎮(zhèn)方言聲調(diào)調(diào)查中有3個聲調(diào),即:213、53、44。截止目前,2018年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烏什鎮(zhèn)方言中仍有三個聲調(diào),即213、53、44,但入聲入派三聲。詳見表1與表2:

      表1 烏什鎮(zhèn)聲調(diào)表(1986)

      表2 烏什鎮(zhèn)聲調(diào)表(2018)

      說明:

      通過表1和表2的比較可知,目前烏什鎮(zhèn)方言聲調(diào)特點如下:

      1.平聲調(diào)值為213。

      2.上聲大部分調(diào)值為53,但全濁上歸去聲,調(diào)值為44。

      3.去聲調(diào)值為44。

      4.入聲字入派三聲,例如:百[p?53]、塔[tha53]、刮 [kua53]、筆 [pi53]、直 [t??213]、藥 [?y?213]、客[khei44]、熱[??44]、跌 [ti?44]、恨[x??44]、歇[?i?44]、烙[lu?44]等,這與劉俐李先生1986年所描寫的入聲字歸平聲不同。

      (二)兩字組連讀變調(diào)

      烏什鎮(zhèn)方言一般兩字組連調(diào),即不包括疊字或加綴的兩字組,詳見表3:

      表3 烏什鎮(zhèn)一般兩字組連調(diào)

      說明:

      1.前字平聲在平、上、去、入前沒有變調(diào),均讀作213。

      2.前字上聲在平、上、去、入前沒有變調(diào),均讀作53。

      3.前字去聲在平、上、去、入前沒有變調(diào),均讀作44。

      4.后字平聲在平、上、去后沒有變調(diào),均讀作213。

      5.后字上聲在平、上、去后沒有變調(diào),均讀作53。

      6.后字去聲在清平、上、去后沒有變調(diào),均讀作44;但在濁平之后,發(fā)生變調(diào),讀作53。

      7.后字清入在平、上、去后有變調(diào),分別讀作53、213、21。

      8.后字次濁入在平、上、去后有變調(diào),分別讀作53、53、213。

      9.后字全濁入在平、上、去后有變調(diào),分別讀作213、213、21。

      通過表3及其上述說明可知,烏什鎮(zhèn)漢語方言一般兩字組連調(diào),除入聲字外,前字、后字都很有規(guī)律,均保持單字時的調(diào)值。但入聲字有些例外,大多數(shù)后字入聲讀作213,或讀作輕聲21,但是后字次濁入“日”、“葉”讀作53,似乎不合變調(diào)規(guī)律,究其原因,筆者認(rèn)為可能是受北京官話的影響,才導(dǎo)致后字次濁入“日”、“葉”讀作53。

      烏什鎮(zhèn)方言疊字或加綴兩字組連調(diào),詳見表4:

      表4 烏什鎮(zhèn)疊字、加綴兩字組連調(diào)

      說明:

      1.疊字兩字組連調(diào)特點是:前字平聲、清入、全濁入變調(diào)為輕聲21;前字上聲讀作53、去聲讀作44,均讀原調(diào);后字清平讀原調(diào)213,后字濁平發(fā)生變調(diào),讀作53;后字上聲和次濁入發(fā)生變調(diào),讀作21。

      2.加綴兩字組連調(diào)特點是:前字平、上、去均不變調(diào),后字均讀作輕聲21;前字入聲字均讀作213,后字均讀作輕聲21。

      3.疊字“末”前字讀53,筆者認(rèn)為可能是受北京官話的影響所致,因為北京官話“末”讀作降調(diào)。疊字“娃”后字讀53,則可能是受蘭銀官話的影響所致,因為蘭銀官話中,陽平讀作降調(diào),大多為53。上述分析值得后續(xù)深入探討。

      (三)聲母

      烏什鎮(zhèn)方言,包括零聲母在內(nèi),共有24個聲母。詳見表5:

      表5 烏什鎮(zhèn)方言聲母表②

      說明:

      1.烏什鎮(zhèn)方言,包括零聲母在內(nèi),共有24個聲母,比普通話多了1個濁擦唇齒音[v]和1個舌根濁擦音?。

      2.聲母v有自成音節(jié)的現(xiàn)象,v與u相拼時,實際讀法是自成音節(jié)的v,例如:“五”[v53]。普通話零聲母合口呼音節(jié)韻頭u讀作聲母v,例如:臻合一魂韻全清影母平聲“溫”[v??213]、宕攝三合陽韻次濁云母平聲“王”[va?213]等。

      3.與普通話相對應(yīng)的舌尖后聲母t?,t?h,?,有一部分字在烏什鎮(zhèn)方言中讀作舌尖前聲母ts,tsh,s,例如知系字有:古莊組字,效開二肴韻全清莊母上聲“找”[??53]、效開二肴韻次清初母上聲“炒”[?h? 213]、山開二山韻全清生母平聲“山”[san213]、梗開三庚韻全清生母平聲“生”[s??213;知組字,假開二麻韻次清澄母平聲“茶”[tsha213]、止開三脂韻次清澄母平聲“遲”[tsh?213];章組字,止開三支韻全清章母上聲“紙”[ts?53]、止開三脂韻全清生母平聲“師”[s?213]等。

      4.一部分與普通話相對應(yīng)的舌尖中音聲母t、th,烏什鎮(zhèn)方言中在齊齒呼前分別讀作舌面音聲母?、?h,例如:地[?i213]、梯[?hi213]、店[?ianr44]、天[?hian213]。

      5.一部分齊齒呼、開口呼零聲母的字,增加舌尖中鼻音聲母 n,例如:硬[ni??44]、安[nan213]、暗[nan44]、愛[n?44]等。

      6.一部分開口呼影母、疑母字,聲母為舌根濁擦音 ?,例如:惡[??44]、訛[??53]、鵝[??213]等。但是,一部分開口呼疑母字,聲母為唇齒濁擦音v,例如:餓[v?44]、我[v?53]等。

      7.一部分日母字,聲母為唇齒濁擦音v,例如:褥[?u44]、軟[van53]。

      8.與普通話相對應(yīng)的舌尖后清擦音聲母?,在烏什鎮(zhèn)讀作唇齒清擦音f,例如:書[fu213]、水[fei53]、刷[fa213]、梳[fu213]、勺[f?213]等。

      9.一部分與普通話相對應(yīng)的舌尖后清塞擦音t?,在烏什鎮(zhèn)讀作送氣的同部位送氣的t?h,例如:撞[t?hua?53]。

      (四)韻母

      烏什鎮(zhèn)方言共有32個韻母,詳見表6:

      表6 烏什鎮(zhèn)方言韻母表

      說明:

      1.聲母v與韻母u相拼時,聲母獨立成韻記作v?,例如,五[v?53]。

      2.與普通話相對應(yīng)的前鼻韻?n、in、un、yn,在烏什鎮(zhèn)方言中均讀作后鼻韻,且韻母中間帶有一個央元音?,即:??,i??,u??,y????梢?,陽聲韻的臻攝、曾攝與梗攝、通攝等攝在烏什鎮(zhèn)方言中合流了。例如,盆(臻合一魂韻全濁并母平聲)=朋(曾開一登韻全濁并母平聲)[p??213]、新(臻開三真韻全清心母平聲)=星(梗開四青韻全清心母平聲)[?i??213]、敦(臻合一魂韻全清端母平聲)=冬(通合一冬韻全清端母平聲)[tu??213]、春(臻合三諄韻次清昌母平聲)=充(通合三東韻次清昌母平聲)[t?hu??213];分(臻合三文韻全清非母平聲)=風(fēng)(通合三鐘韻次清敷母平聲)[f??213]。

      3.一部分與普通話相對應(yīng)的復(fù)韻母單字,在烏什鎮(zhèn)方言中則發(fā)生了音變,讀作單韻母,例如:做[tsu44],寶[p?53]、跑[ph?53]、草[tsh?53]、討[th?53]、街[k?213]等。

      4.與普通話相對應(yīng)的后半高圓唇元音,方言學(xué)界稱作7號元音o,在烏什鎮(zhèn)方言中均讀作后半高展唇元音 ?,例如:婆[ph?213]、饃[m?213]、脖[p? 213]。

      5.與普通話相對應(yīng)的復(fù)元音ou,在烏什鎮(zhèn)該韻母的韻頭o央化為?,均讀作?u,例如:狗[k?u53]、口[kh?u53]、頭[th?u53]等。

      三、單字

      說明:

      1.部分單字有兒化現(xiàn)象,例如:魚[?yr213]、梨[lir213]、鳥 [t?hi?r53]、雞 [t?ir213]、店 [t?iar44]、件[?iar44]等;

      2.部分單字有音變現(xiàn)象,例如:普通話的“摘”,在烏什鎮(zhèn)大多不適用,多用“揪”t?i?u44;普通話的“痛”,在烏什鎮(zhèn)大多不用,多用疼[th??213]?!捌琛弊x作[?i44]、“宿舍”讀作[?y53]、“榮”讀作[?y??213]、“鼠”讀作[t?hu52]、“順”讀作[su??44]、“歇”文讀[?i? 213],白讀“緩”[xuan53]?!敖洹蔽淖x[?i?44],白讀[k? 44]?!把蔽淖x[?y?213],白讀[?i?213]等。

      3.部分單字保留了中古見系的見母、曉母、匣母k、k、x,沒有腭化為舌面聲母t?、t?h、?,例如:街[k?213](見母)、戒[k?44](見母)、解[k?53](見母)、咸[xan213](曉母)、鞋[x?213](匣母)、瞎[xa213](匣母)、巷[xa?44](匣母)、杏[x??44](匣母)等。

      4.一部分單字有本音和外來讀音,例如:“靴”本音讀作[?y?213],外來音“巴金革”[pa213t?21k? 213]<俄語ботинки。

      5.一部分單字的聲調(diào)與本音系不符合,例如:“定”為去聲44,但讀作53,筆者認(rèn)為,可能是受北京官話的影響所致。

      四、詞匯

      (一)語音特點

      1.部分詞語有兒化,例如:郎貓兒[la?24m?r213]( 公 貓 兒 )、母 貓 兒 [mi53m?r213]、喜 鵲 [?i53t?hi?r213]、啄木鳥兒[t?u?53mu21ni?r53]、過事兒[ku?44s?r213]、打尖兒[ta53t?iar213](吃零食)、搭伙兒[ta213xu?r53]。

      2.部分詞語為借詞,例如:褡褳,讀作“胡爾襟”;翻跟頭,讀作“翻毛拉克”;麥稈,讀作“薩曼”;南瓜,讀作“卡瓦”;朋友,讀作“多斯提”;仇人,讀作“杜什蠻”;乞丐,讀作“要乜貼”;洋蔥,讀作“皮牙子”;烤餅,讀作“馕”;暗渠,讀作“坎兒井”;孩子,讀作“巴郎子”;婦女,讀作“羊缸子”;全部,讀作“海麥斯”;完蛋了、死了,讀作“塔西郎”;走,讀作“開臺”;過來,讀作“買格來”;同志,讀作“堯爾達西”;好,讀作“亞克西”;大鋤頭,讀作“坎土曼”等③。這部分詞語,由于語言的相互接觸與影響,是從維吾爾語借用過來的。

      3.部分詞語保留了古音,例如:腔板子[kha? 213pan53??21]、下數(shù)[xa44fu21]、巷子[xa?44ts21]、棉鞋[mian24x?213]。

      (二)詞匯特點

      1.烏什鎮(zhèn)大部分詞語與新疆其他地方基本相同,但有一部分與人有關(guān)系的詞語獨具特點,詳見表7:

      表7 烏什鎮(zhèn)與人有關(guān)系的詞語

      2.烏什鎮(zhèn)方言,除了以上與人有關(guān)的詞語很有特點外,其他詞語也獨具特色,詳見表8:

      表8 烏什鎮(zhèn)其他特色詞語

      五、語法

      (一)句式

      1.帶“哈”的句子

      (1)處置句

      他碗哈打爛了

      (2)處置句

      a.我把房子哈買下了

      b.房子哈買下了

      (3)處置句

      我他哈不喜歡

      (4)處置句

      甲:你為什么打電話?

      乙:我把你哈想了

      (5)處置句

      我把這個問題哈沒想好

      (6)比較句

      我比他大三歲|我他哈大三歲

      以上處置句和比較句的6個例子中,均帶有虛詞“哈”,筆者認(rèn)為,該虛詞“哈”來源于維吾爾語表示動詞所涉及的對象的格詞綴:-qa/-?a/-g?/-k?,-ni,-din/-tin等,在語言的相互接觸與影響中,泛化為一個詞綴-ha,即:哈。

      2.帶“給”的句子

      (1)處置、被動套合句

      叫他把碗給打爛了

      (2)處置、被動套合句

      叫他把我給訓(xùn)了一頓

      (3)雙賓句祈使

      給我給上一支筆

      (4)雙賓句陳述

      他給我給了一支筆

      (5)“把”字句、“給”字句套用,“給”字句末重疊,表示祈使的語氣。

      把這支筆給他給給

      (6)“給”字句,并且“給”字在句末重現(xiàn),表示祈使語氣。

      給娃娃吃給

      給娃娃買給

      上述6個例句“給”字的用法,在新疆漢語方言中原官話南疆片、蘭銀官話北疆片中均存在。

      (二)親屬稱謂

      1.“阿+親屬稱謂”

      阿爺(爺爺)、阿奶(奶奶)、阿達(爸爸)、阿媽(媽媽)、阿伯子(大伯子)

      2.親屬稱謂重疊式

      爺爺(外祖父)、奶奶(外祖母)、叔叔、嬸嬸、孃孃(姑姑)、姨孃(姨姨)、舅舅、哥哥、姐姐、妹妹

      3.小稱形式

      尕舅、尕姨孃、尕孃孃、尕爸、尕嬸、尕哥、尕姐、尕弟、尕妹

      說明:

      本次共有十二個語法項目的調(diào)查,基本上可以反映出烏什鎮(zhèn)的漢語方言語法面貌。在此,筆者僅僅把比較有特色的語法項目列出來加以討論。首先,在句式方面,處置句、比較句帶“哈”字,似乎是一種格標(biāo)記,筆者認(rèn)為可能是語言的相互接觸與影響所致。其次,在親屬稱謂方面也比較有特色,這與蘭銀官話中的親屬稱謂有所不同。

      六、結(jié)語

      新疆阿克蘇地區(qū)烏什縣烏什鎮(zhèn)漢語方言屬于中原官話南疆片,在音系上頗具特色,該方言群體勢力較弱,隨著推普工作的開展,一些特有的聲、韻、調(diào)、字、詞、語法等方言特點逐漸消失。在信息社會里,語言、經(jīng)濟和產(chǎn)業(yè)內(nèi)在地結(jié)合到一起。劉丹青《語法調(diào)查手冊》論述了將方言語法的調(diào)查和研究直接置于人類語言多樣性和共識背景之下,可以借此發(fā)掘出更多的方言事實并深化方言語法的研究,為漢語語法史的認(rèn)識與研究提供新的視角和啟發(fā)。烏什鎮(zhèn)方言演變的諸多因素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探索與發(fā)掘。

      引文注釋:

      ①https://baike.so.com/doc/5637817-5850444.html(烏什縣)

      ②本文采用寬式國際音標(biāo)記音,h表示送氣,特此說明。

      ③一部分詞語在進行調(diào)查的時候有遺漏,后來又做了電話問詢與補充。

      猜你喜歡
      字組平聲聲母
      聲母韻母
      找字組名言
      老友(2021年8期)2021-09-09 11:33:05
      “青”字組字歌
      上古漢語*kl-、*kr-類聲母的舌齒音演變
      聲母順口溜
      論東巴文對稱型字組的結(jié)構(gòu)特征及音義功能
      聲母歌
      拜拜
      揣一本詞典走天涯
      揣一本詞典走天涯
      化州市| 柏乡县| 肥东县| 秭归县| 工布江达县| 客服| 华坪县| 平利县| 化隆| 沙雅县| 潞西市| 靖江市| 中阳县| 伊宁市| 高台县| 绍兴市| 玉门市| 丹棱县| 怀化市| 九江县| 大同县| 临猗县| 手游| 孙吴县| 滦平县| 桂林市| 乌兰察布市| 闵行区| 涞水县| 淮北市| 股票| 五河县| 开鲁县| 汨罗市| 延安市| 隆昌县| 定日县| 绥化市| 武定县| 沈丘县| 尼勒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