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余
圖1 金龍如意
紫砂壺,從名字上看,其顏色、原料與功能都一目了然。原料紫砂泥經(jīng)過手工藝人的塑造、燒制而脫胎換骨,并非那么簡單。好的紫砂壺造型要優(yōu)美,表面要光滑,因此在燒制時一定要特別注意,稍不留心就可能出現(xiàn)瑕疵。因為紫砂的獨特性,因此制成的壺透氣性能好,能夠讓茶香充分散發(fā)出來,且隔夜而不餿,這便是紫砂壺成為“茶葉好伴侶”的原因。在工藝水平不斷提高之后,手工藝人將其他藝術形式與紫砂壺相結合,一是為紫砂壺增添了新的活力,二是使得紫砂壺具有了獨特的內(nèi)涵與精神,這便是紫砂壺歷久而不衰,綻放新光彩的原因。
這一把“金龍如意壺”便是紫砂壺制作工藝與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相結合的高雅藝術品?!叭缫鈮亍笔乔迦松勖衷趥鹘y(tǒng)紫砂壺的基礎上所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壺型。壺表面一般呈深栗色,壺身似蓮子,壺蓋微微隆起,壺把手簡潔大方。與傳統(tǒng)紫砂壺一樣,如意壺常配有詩文、繪畫等其他藝術形式而顯得外形優(yōu)美,內(nèi)涵豐富?!叭缫狻笔侵袊鴤鹘y(tǒng)文化中的一種珍寶,象征著吉祥、祈福,有驅邪之用?!叭缫狻币辉~也是中國老百姓所喜歡的吉祥語言,因此取名為“如意壺”,其中便有著一種對于美好生活的寄托與向往,自然會為人們所喜愛與收藏。
“金龍如意壺”則是在吉祥如意的基礎上錦上添花,呈現(xiàn)出一種非凡大氣和幸福美好的氣韻與精神。“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與象征,龍文化在中國至今源遠流長,不僅炎黃子孫稱自己為“龍的傳人”,在生活或吉慶節(jié)日中也都經(jīng)常看見龍的圖騰。“龍”的形象所體現(xiàn)的是中華兒女對于祖先的追思和對未來生活的無盡向往之情,其中凝聚著的是幾千年來生生不息、充滿活力且奮勇向前的中華民族精神。在“如意”的基礎上,將龍圖騰裝飾于壺上,便增添了一份氣勢與情思。這是我們對于祖先和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也是我們對于中華民族濃濃的依戀之情與美好祝愿。
此壺壺身厚重古樸,壺嘴粗壯微揚,壺把手同樣微微揚起,三者合一使得此壺一眼望上去便充滿歷史與文化的醇厚。壺鈕則改為龍圖騰裝飾,金龍弓背臥于壺頂部,嘴微張,有伺機而發(fā)之感,威風凜凜,氣吞山河。龍圖騰方向與壺嘴方向保持一致,使得壺呈現(xiàn)出一種和諧之感。壺底部有裝飾,似龍爪托起壺身,并未有突兀之感。整體看上去,壺的各個部分有大有小,但空間分布均勻,線條流暢,美觀大方,與深栗色的壺身相搭配,意蘊非凡,氣勢宏大。
此外,詩文藝術與書法藝術在此壺中也有體現(xiàn)。壺身處鐫刻詩文一首,字體飛揚,整齊大方,無疑又為此壺增添了一份文化氣息。自紫砂壺誕生以來,無數(shù)文人雅士都將自己的審美意趣與人生理想寄托于紫砂壺上,紫砂壺也因此不僅僅是一種參與茶道活動的器具,也成為了可以傳達個人思想的藝術品。
僅此一把小小的紫砂壺,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工藝,人們對于吉祥如意的向往,來自于我們祖先以及深深流淌在我們血液中的龍文化,千百年來的詩文傳統(tǒng)也體現(xiàn)其中。作為后來人,我們在欣賞與收藏的同時,更應該將這種文化傳播出去并發(fā)揚光大,這也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