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峰 石寶峰 劉京 王琤
摘要:從地理信息系統(tǒng)(GIS)課程雙語教學與博弈論的關系出發(fā),通過對博弈模型中參與教學雙方的教學效果及影響因素的分析,結果表明:就教師層面,教師的英語水平、學校對教師的課程評價、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是影響GIS課程雙語教學的關鍵;就學生層面,學生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學生的英語聽說水平和理解能力是制約GIS雙語教學成敗的關鍵。
關鍵詞:教學改革;博弈論;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9)04-0001-03
一、雙語教學與博弈論的關系
“雙語教學”是教師綜合運用兩種語言完成教學活動的實踐過程,它不是語言教學與專業(yè)知識的簡單相加,而是兩者相融的教學過程。雙語教學以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使學生在獲得課程知識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外語的運用能力[1]。開展雙語教學最直接、最主要的作用是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滿足學生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汲取本學科和領域信息的需要,為促進我國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提高奠定基礎[2],這也正是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地理信息系統(tǒng)原理(GIS)課程從2006年立項以來,在GIS雙語教學的全過程特別是教學效果評價和教學質量影響因素分析中,均蘊含了雙語教師“如何教、教什么”和聽課學生“如何學、學什么”的沖突、爭論及均衡??茖W準確地認識影響雙語課程教學效果的因素,實現學生學習效果與教師教學滿意度的雙重最大化,不僅是GIS雙語課程教學改革的目的期望,也是博弈論(Game Theory)所蘊含的基本思想。
博弈論又稱對策論,是研究具有斗爭或競爭性質現象的理論和方法。它假定參加博弈的個人、團隊或其他組織是理性的,面對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在一定的規(guī)則約束下,能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時或先后、一次或多次從各自允許選擇的行為或策略中選擇策略并加以調整和實施,最后各自從中取得相應結果或收益的過程[3]。
GIS雙語課程教學由雙語教師、教學過程和學生組成。在教學過程中,雙語教師和學生都是有理性的個人,都想使各自的收益最大化。教師把自己擁有的專業(yè)知識和語言知識通過一定的授課技巧傳遞給學生并影響著學生,而學生的聽課反應也反饋給教師,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因此,教師與學生的雙重身份和教學過程均符合博弈論的“游戲規(guī)則”。雙語教學質量的高低不僅是學生對教師授課結果的反映,也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它可以通過學生考試通過率、優(yōu)秀率或學生取得的成果以及學生評教結果之間的比較(其中,任意的二者或更多主體都可以形成一個博弈活動),衍生出多方面的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策略互動關系,構成一個很復雜的博弈系統(tǒng)。然而,目前將這一思想運用于教學過程,特別是雙語教學領域的研究相對較少。為此,本文在總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GIS雙語課程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用博弈思想分析雙語教學過程,以期為雙語課程教育教學的研究提供新的視角。
二、博弈模型構建與分析
前提條件:參與博弈的雙語教師和學生都是理性的。教師在有限教學投入情況下希望教學效益即預期學生滿意(或接受)程度最大化;學生在以往聽課經驗和知識積累基礎上希望用最小的努力獲得最多有價值的知識和信息即預期學習效果最大化。從狹義角度看,師生之間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不斷提高各自認知水平,廣泛接觸真實的雙語教學環(huán)境,努力克服雙語文化互換的復雜性來達到雙語教學的目的;從廣義角度看,雙語教學又是一個參與者眾多的,由眾多小博弈交匯而成的大博弈,不僅包括學生個體的認知發(fā)展與雙語社會文化活動的博弈,還包括學生之間的兩人或多人博弈、學生和老師之間學與教的博弈、老師間有關教授方法等的博弈、老師和理論家有關雙語實踐和理論方面的博弈[4]等。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GIS雙語課程教學過程包含了博弈所需的全部要素,充滿了博弈邏輯思維。雙語教學就是在學生、教師、教學環(huán)境之間直接相互影響作用、相互競爭合作的博弈中得以實現的。
三、結語與討論
GIS雙語課程教學集專業(yè)教育與英語教育于一體。開展雙語教學過程中的博弈分析,不僅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知識水平,而且有助于參與教學各方包括教師、學生和學校明確各自在教學過程中所承擔的角色,從而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學習,促進雙語教學工作的順利實現。在博弈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設計者需要盡可能多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專業(yè)知識和英語水平等方面的信息,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博弈活動,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動態(tài)、合作和完全信息博弈的局面,從而達到雙語課程教學博弈的最優(yōu)化結果。
依據博弈論原理,博弈雙方在整個教與學博弈的過程中,各自的效益均受彼此的制約與均衡,雙方為了使得各自的效益最大化,均會考慮選擇對另一方更有利的教或學方式,而這種制約與均衡策略的選擇,往往忽視各自所承擔的社會責任;由博弈決策模型可知,U和U′分別由第三方(學校的教學管理部門)所規(guī)定,其值的確定及大小對模型的運行和教學均衡的實現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作為教學監(jiān)管部門,必須對教學過程進行必要的干預,同時合理確定對教學雙方要求的標準,以更好地發(fā)揮其教學“指揮棒”的作用。
遵從博弈論原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GIS雙語課程從2006年立項以來,課程組教師就雙語教學理念、教學模式、教學途徑和方法、教材建設及師資隊伍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的討論,通過國外進修訪學方式極大地提高任課教師的英語水平,并以教材的選擇、學生英語能力、師資建設、教學方法與手段四個方面為切入點,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yè)知識水平。經過10年的雙語教學實踐,構建了GIS課程滲透式雙語教學研究與實踐體系,主編完成了《Fundamental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雙語教材一部,建立了“學習與研究并進”的教學框架,學生應用GIS的能力、科研能力、就業(yè)能力和考研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學生評教成績均在98分以上,達到了教與學的高度統(tǒng)一,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博弈論分析結果對推動GIS雙語課程的教育教學,探索雙語教學過程中的人才培養(yǎng)規(guī)律,提高雙語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袁小慶,史儀凱.高校雙語教學環(huán)境建設探索[J].高教探索,2007,(S1):182-183.
[2]張青峰,高義民,劉京.開展GIS課程雙語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7):83-84.
[3]莫祖英.基于博弈分析的信息檢索課程雙語教學探討[J].情報探索,2015,(9):4-8.
[4]馮銀虎,董杰,馬田媛.大學生考試作弊及防范策略的博弈分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03):35-38.
[5]古玲,李艷.教學評估博弈模型及其均衡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城市科學版,2005,22(2):33-35.
[6]Kiridaran Kanagaretnam,Robert Mathieu,Alex Thevaranjan.An economic analysis of the use of student evaluations: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ies [J].Managerial and Decision Economics,2003,(24):1-13.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es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lingual course in GIS and game theory.A game theory model was built to carry out analyses of the performance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factors in their own performances.Results show that in terms of teaching the level of proficiency in English language,evaluation by the university boards and the teacher's professional ability in their field are the key factors in bilingual teaching;in terms of learning,the student's mastery of basics in their areas,their level of proficiency in listening,speaking and comprehension skills are the crucial factors.
Key words:teaching reform;game analysis theory;education and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