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偉
“謝謝工作隊的幫助!以前總覺得脫貧太難了,其實只要想辦法、甩開膀子干,好日子很快就來了。大家看,我現(xiàn)在都當上老板了!”今年國慶節(jié)期間,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民政廳駐阿瓦提縣烏魯卻勒鎮(zhèn)喀拉塔勒村工作隊召集全村貧困戶開會。在會上,39歲的村民庫爾班·依明身穿一身干凈的維吾爾族服裝,神采奕奕地登上講臺,以親身經歷鼓勵村民們增強致富信心。
庫爾班·依明家里有4口人,只有7畝耕地,他不愿意出去打工,平時也很少下地干活,也不主動做家務、帶孩子,大部分時間站在墻根下曬太陽,和人“喧幌”、喝啤酒,家里窮得叮當響。逢年過節(jié),看著鄉(xiāng)親們殺雞宰羊,庫爾班·依明急得心里癢癢,就硬著頭皮向親戚、鄰居借。幾年下來,庫爾班·依明欠下了不少的債。到后來,親戚、鄰居見到他干脆躲著走。
去年年初,由于疏于田間管理,庫爾班·依明家的7畝棉花收入不足3000元。開春時,庫爾班·依明四處跟人借錢用以買種子化肥。誰知借了幾家,都沒有借上。還是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全家才渡過了難關。對此,庫爾班·依明內心如同打翻了五味瓶,苦笑著對妻子古麗江·葉曼哈依說:“手心朝上的日子不好過!咱家啥時候也能過上好日子??!”
駐村工作隊經常為全村貧困戶講課。今年初的一次課的主題是“用奮斗摘掉貧困帽!”,并對貧困戶艾爾肯·蘇來曼、巴圖爾·斯迪克進行了表彰。駐村工作隊副隊長、第一書記田立新講道:“一味‘等靠要’,怎能奔上小康路?!艾爾肯·蘇來曼、巴圖爾·斯迪克雖然是貧困戶,可他倆人窮志不窮,一心琢磨著早日脫貧,沒事就撲在棉花地和羊圈里勞動,前兩天主動放棄工作隊發(fā)的救助,可是有的村民卻整天站在墻根下曬太陽,等著有人送小康……”
那天晚上,庫爾班·依明輾轉反側,思緒萬千。第二天一大早,他來到自家的棉花地,把地里的雜草鋤得干干凈凈?;氐郊依铮炎约以鹤邮帐暗谜R齊。妻子古麗江·葉曼哈眼睛睜得溜圓,驚訝地道:“太陽從西面出來了嗎?”庫爾班·依明愧疚地說:“這幾年,政策越來越好,我們享受政府補貼,蓋起了嶄新的富民安居房,還領取了低保,可因為我太懶了,你和巴郎子還是跟著我過窮日子。我想好了,靠奮斗脫貧,讓全家人過上好日子!”古麗江·葉曼哈依高興地連聲說:“亞克西!”
第二天,庫爾班·依明來到工作隊,見到田立新后開門見山地說:“我也想致富奔小康!再站在墻根下曬太陽,自己都不好意思了!”倆人促膝長談起來。為了幫助庫爾班·依明盡早脫貧,工作隊為他“量身定做”了扶貧舉措:在村里剛剛建成的巴扎開一家打馕店。庫爾班·依明打起“小九九”:喀拉塔勒村是個2000多人的大村,還沒有一家打馕店,生意肯定攢勁!以前學過打馕手藝,不用雇人自己就能干,而且村委會的巴扎門面房可以免費使用一年。這還不算,就連自己缺本錢也不用擔心,工作隊會為每個店補助2000元的啟動資金,用水用電也全部免費。
很快,“庫爾班·依明營養(yǎng)馕店”正式開業(yè)。夫妻倆卯足了勁,辛勤勞作。每天清晨,庫爾江·依明早早起來生火,好把馕坑燒得更熱一些,古麗江·葉曼哈依負責和好十幾個大面團,不多會兒,脆脆的烤馕帶著誘人的香味就出爐了??锯蔚昶骄刻炷苜u出500個馕,開業(yè)第一個月的純收入就有3000多元。
隨著烤馕店生意越來越紅火,庫爾班·依明開始收學徒幫忙?!懊褚允碁樘?,馕以火為先?;鸷蚝苤匾瑴囟冗_不到,打出來的馕口感不好。打馕是個技術活,馕坑里面溫度很高,往里面放面餅時要快準穩(wěn)……”在庫爾班·依明的細心傳授下,徒弟阿迪力·卡依木很快掌握了打馕技術。庫爾班·依明招收的4個徒弟都是貧困戶、低保戶,他們學會打馕技術后,有的去鎮(zhèn)上馕店打工,有的到縣城去開了打馕店。
國慶節(jié)前庫爾班·依明算了一筆賬:棉花地和經營馕店的收入是38000多元,自己家人均年收入達9000多元。他幽默地跟人講:“幸福來得有些突然!”于是,庫爾班·依明認真寫了一份退出貧困戶的申請,鄭重地把申請書交到了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