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臺灣27日舉行臺北和臺中共兩席“立委”補選,尤其臺北補選重演去年“九合一”藍、綠、白三方勢力角逐的場面,被認為將牽動2020年“總統(tǒng)大選”各陣營布局,也被視為“選舉前哨戰(zhàn)”。
民進黨臺北市長候選人姚文智與國民黨籍臺中市長盧秀燕,去年為了“九合一”辭去“立委”。為補齊這兩個缺額,臺“中選會”決定27日進行補選。其中臺北共有5人競爭,包括民進黨的何志偉、被視為“柯家軍”的陳思宇和國民黨的陳炳甫等5人;臺中方面則有國民黨的沈智慧、民進黨的王義川以及無黨籍的邱于珊共4名候選人。27日傍晚6時,國民黨候選人沈智慧自行宣布當選臺中“立委”,贏了對手大約1.5萬票,為國民黨守住一個席位。聯(lián)合新聞網(wǎng)認為,這次“立委”補選其實重演了臺中市長選舉的“龍燕之爭”(國民黨盧秀燕對陣民進黨林佳龍)的結果,沈智慧以近六成的得票率一路領先,民進黨的王義川則拿到38%左右的票數(shù),與市長選舉結果相當,“顯示從九合一至今兩個月,臺中選民的意向沒有改變”。
臺北的情況更復雜一些。27日下午5時,何志偉以3.8萬票自行宣布當選,陳炳甫得到近3.2萬票,陳思宇只有9700票,“看似回歸藍綠互相搶票”。陳炳甫傍晚5時45分赴中央黨部發(fā)表談話承認敗選。他稱,在深綠大同區(qū)的選票他和民進黨人幾乎打平,看得出來民進黨當局失去人心。下午5時30分,陳思宇出面發(fā)表敗選感言,稱這次在沒有政黨和組織的情況下,努力走到這一步,未來路還很長,絕對不會放棄。她的父親、臺北市議員陳建銘怒嗆“這一次選戰(zhàn),臉要夠厚、心要夠黑、錢要夠多”。臺媒猜測,他這番話直指何志偉,未來柯文哲與綠營幾乎已無合作空間。26日,何志偉舉辦寒冬送暖活動,現(xiàn)場發(fā)放泡面和白米,陳建銘質(zhì)疑賄選,晚間更前往地檢署提出控告。“中選會”稱,臺北市選區(qū)投票率為30.39%,臺中市選區(qū)為25.34%。
這次補選雖然只涉及兩個“立委”席位,卻被島內(nèi)視為2020年“大選”的前哨戰(zhàn)。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表示,每一個政局的改變都會影響2020,國民黨一定要一步一腳印認真經(jīng)營基層,絕對不能松懈。有國民黨“立委”認為,臺中大贏、臺北小輸,除延續(xù)“九合一”大勝的氣勢外,更反映民進黨近期清理戰(zhàn)場、整軍無效,2020年“大選”藍軍在艱困選區(qū)有一搏機會。《聯(lián)合報》27日稱,去年“九合一”敗選后跌落谷底的民進黨,無論是隊伍還是士氣都尚未重整,輸贏雖未必是目前黨內(nèi)領導層的責任,但仍可作為觀察綠營支持者是否回流的指標。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來說,也具有重要指標意義。若1月27日和3月兩波“立委”補選,國民黨都能在艱困選區(qū)完成不可能的任務,“吳敦義的戰(zhàn)功及領導能力就不得不受到肯定,若是只守住平盤甚或敗退,吳敦義問鼎2020總統(tǒng)大位,處境將更難堪”。
《中國時報》27日稱,民進黨設定的“立委”補選目標是“保三搶二”,其中臺北是絕對必須保住的一席,否則可能影響后續(xù)補選士氣,尤其這一席本就屬于民進黨,又是傳統(tǒng)深綠票倉。陳思宇則等于替臺北市長柯文哲先試水溫,她主打網(wǎng)絡營銷而非傳統(tǒng)選戰(zhàn),若能勝出,代表柯文哲在沒有政黨背景、沒有組織動員的情況下,也能在2020年“大選”中保有一席之地。相反她落敗,柯文哲勢必要思考如何突破藍綠強大的基層組織動員,朝組黨方向前進。《中國時報》同時稱,藍綠白在臺北市“立委”補選中各有盤算,已經(jīng)漸漸替2020年選舉加溫。不過,“立委”補選本就屬于地方性選舉,與“大選”的本質(zhì)及投票率都不同,“即使某陣營在這場選舉獲勝,也不代表一定能催出總統(tǒng)選票,2020對各陣營仍是一場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