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絢齊
又是一年中秋月圓時,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坐了2小時的動車,換乘了1小時的公共汽車,終于回到了我日思夜想的老家。老家是我爺爺奶奶工作和生活了將近50年的地方,一個中國的化學(xué)工業(yè)重鎮(zhèn),可曾經(jīng)的繁華隨著企業(yè)的搬遷也日漸冷落。但是,這里有我的家,我熟悉的一草一木,我歡樂的童年,更重要的是有疼我愛我、心靈手巧、勤勞而樸實的奶奶。奶奶從小撫養(yǎng)我長大,我每年春夏秋冬的時節(jié)衣物、鞋子都是她一針一線親手縫制的。
晚上,一起吃過豐盛的團圓飯,奶奶帶我來到她的臥室,摸索了半天,從老衣柜底部的角落里拽出一個碎花布包袱,打開包袱,躍入眼簾的是一只黃色的小布老虎,一個繡著荷花的紅肚兜,還有一雙有些破裂的虎頭鞋。作為舊時農(nóng)村家家戶戶都有的傳統(tǒng)手工藝品,布老虎、花肚兜、虎頭帽、老虎鞋的制作工序非常繁瑣復(fù)雜,要經(jīng)過剪、貼、刺、插、縫等幾十道工序才能完成。這些手工制作的兒童用品承載了太多我的回憶,也寄托了長輩們對孩子的祝福和深長的愛。
奶奶說包袱里的這幾件都是我小時候用過的東西,是她親手一針一線,沒日沒夜縫制出來的。眼前這些老物件雖然顏色有些褪去,甚至有些散線和翹浮,而在我看來,卻都一如當(dāng)初的美好,讓我久久不能釋手。仔細想來,不知不覺間奶奶已經(jīng)70多歲,我也已經(jīng)長大成人,十八年過去了,這些物件竟被奶奶保存得如此之好。凝視著這些物件,我看到的是奶奶對我的疼愛被一直完好地保存著,深厚如初,想著,不禁眼眶有些濕潤。
記得小時候,寒冬臘月時,家家的活計沒多少,左鄰右舍的嬸子、大娘們便結(jié)伴來到奶奶家里,向手巧的奶奶請教手工活。奶奶和她們一邊做針線活,一邊嘮家常,時常聊到可笑之處,大家不約而同地哈哈大笑,那溫馨而富有感染力的笑聲猶在耳邊。那時候,我最喜歡坐在奶奶身邊,看著她手中的針線行云流水般上下穿梭,那種說不出的堅定,就如她做的針腳一般細密平整,游刃有余?,F(xiàn)在,我撫摸著奶奶做的這些小肚兜、虎頭鞋和虎頭帽,指尖的溫度沿著那些細致的線條熱烈地散開,想必她當(dāng)年縫制時也是這樣濃濃含情。
奶奶的愛,來自厚重的生活。因為要維持家庭和撫養(yǎng)孩子,她這個年紀的家庭婦女都是默默無聞地操持著家,勤勞而簡樸,卻在手工活中充滿著對生活的熱愛與對藝術(shù)的粗淺而純粹的追求。這種愛讓人心生方向,催動著手中的針線,招來了可愛的小老虎,引來了翩翩飛舞的蝴蝶。每當(dāng)我看到這些充滿心血的作品,就體會到家的強大磁力,對老家心生無限的眷戀,深深地感受到背后有股深厚堅定的力量在一直支撐著我。
我要把這些老物件好好保存下去,把奶奶的愛永遠保存心間,把一輩輩人的溫暖和力量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