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河子大學)
膳食營養(yǎng)是保障大學生正常生活和學習的重要條件。體育專業(yè)學生每天除了完成常規(guī)的理論課程學習,還需要長時間進行各種專項運動技能訓練,體能消耗遠遠大于非體育專業(yè)學生,膳食結構不合理、營養(yǎng)素失衡、熱量超標等問題對其健康和運動能力的提高十分不利。因此,體育專業(yè)大學生膳食狀況的調查研究,具有較好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本研究采用調查問卷方法。研究對象是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和運動訓練四個年級在校學生,涉及田徑、足球、籃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跆拳道、健美操等9個運動專項的164名學生。
1.體院學生對膳食營養(yǎng)知識了解狀況的調查。學生對膳食營養(yǎng)知識的了解及重視程度能影響到他們的日常膳食結構。從營養(yǎng)需求上來講,體院學生與的其他專業(yè)學生有一定的區(qū)別,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這三大產熱營養(yǎng)素適宜比例應該是1∶2.5∶4。調查顯示,有63%的學生對營養(yǎng)膳食平衡相關知識的缺乏了解,大多數學生對自己的膳食營養(yǎng)攝入不重視,僅有27%的學生對自己的健康膳食營養(yǎng)比較關注。
2.體院學生膳食消費狀況的調查。學生的膳食支出比例,從某種程度反映他們的生活費消水平。調查統(tǒng)計顯示,體院學生每月的生活費在1000~1500元的占40%,1500~2000元的占17%,2000元以上的占13%。每天餐飲費用在20元以下的學生占16%,20~30元占27%,30~40元的占28%。
3.體院學生膳食方式調查。良好的飲食習慣,是維持正常學習、生活、運動訓練和人體能量供給的重要因素。長期不吃早餐是造成學生營養(yǎng)不良、體質下降,引發(fā)低血糖以及腸胃等疾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校內食堂飯菜的種類相對比較固定和單調,不少飯菜過于油膩,是導致部分學生不愿意在食堂就餐的主要原因。
4.體院學生膳食習慣的調查。個人的飲食習慣是影響食物攝取的主要因素。調查發(fā)現,體院學生喜好辛辣食物和口味偏于清淡的人數基本上各占一半,只有小部分的學生喜歡甜食和油膩食物。再有,體院大部分學生有愛吃零食的習慣,有39%的學生零食偏向于膨化食品。調查發(fā)現,半數以上學生自我感覺健康狀況不佳,學生體重偏輕或輕微超重的人數占到34%,中度及重度超重的學生占16%。
5.體院學生膳食結構狀況的調查。營養(yǎng)是運動的基礎,健康合理的膳食結構及營養(yǎng)攝取,能夠幫助體育專業(yè)的學生挖掘體內的潛能,有效提高身體的心肺及運動功能,促進運動成績的提高??傮w上看,體院學生膳食構成以肉類、面食類為主,植物蛋白和蔬菜類攝入相對缺乏,膳食營養(yǎng)結構比例不合理,脂肪供能偏高、缺乏維生素A、B族、鐵、鈣元素的攝取,是造成32%學生營養(yǎng)狀況不佳,18%的學生經常會有缺鈣癥狀,22%的學生因營養(yǎng)不均衡導致運動體能下降、容易疲勞、恢復緩慢、易失眠、機能失調等不良生理反應的主要原因。
1.體院多數學生缺乏對運動營養(yǎng)知識了解以及重要性的認識,不重視膳食營養(yǎng)搭配。
2.體院學生實際用于膳食消費的支出水平比例并不高,沒有把“好鋼用在刀刃上”。
3.體院學生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吃早餐、偏食是造成膳食營養(yǎng)不均衡,身體狀況不佳的主要原因。
4.體院學生脂肪和動物蛋白質攝入普遍較高,膳食結構不合理,優(yōu)質蛋白、鈣以及中蔬菜水果攝入量過低,各種維生素的攝入總量相對不足,不能滿足體育學生身體運動的需要。
1.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學生膳食營養(yǎng)相關知識的學習,提高對合理膳食重要性的認識。
2正確引導學生合理的飲食消費和生活支出,在經濟條許可的前提下,將學生的生活費“利益最大化”。
3.不斷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力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同時,建議學校餐飲部門強化服務意識,增加飯菜品種,提高飯菜質量,積極改善就餐環(huán)境,確保營養(yǎng)均衡及能量供給,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后勤保障。
4.幫助學生樹立健康的膳食理念,建構與之對應的合理營養(yǎng)膳食模式。進一步挖掘體內的潛能,有效提高身體素質和心肺功能,促進健康及運動成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