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月一刀
日本武道家田中普門正在試刀
世上恐怕沒有另一種武器,被視為擁有自己的靈魂。
日本的普通人家中,若有一把從祖輩流傳下來的武士刀,那一定是放在家中最顯眼的位置,以追憶祖先的武勇雄姿。
自古以來,兵器的冶煉就是集合人類漫長工時的工作。而制作一把追求極致鋒利,又兼具藝術美感的兵器,更是耗費大量人工。武士刀、大馬士革刀、馬來克力士劍,并稱世界三大名刃,而在這其中,武士刀在兵器界與藝術界的地位最高,知名度也最高。
這一方面是由于其切金斷玉的殺傷力,另一方面,在于其深得東方美學之韻的獨特工藝。“屠戮兵刃+藝術美感”,兩種屬性合為一體,讓武士刀深受收藏家們的青睞。這一點,從市場價格也可管窺一二。
最便宜的武士刀需要5000美元,而一把名家冶制的武士刀則可以賣到2萬美元,而“正宗”“三日月宗近”“菊一文字”“長曾密彌虎徹”“村正”這種歷史名刀,可達幾十萬美元。武士刀的配件和外裝,也有獨立的鑒賞體系,一塊不起眼的鐵鐔,身價幾萬美元也是很常見的事。
即使在諸如《殺死比爾》《影舞者》《金剛狼:武士之戰(zhàn)》電影中,用于拍攝的武士刀道具也是價值不菲。優(yōu)美的造型、流暢的弧線、細膩的水紋的背后,都是不同環(huán)節(jié)刀匠長時間的勞作配合。
冶金師揮汗如雨,一次一次地鼓風火爐。鑄刀匠聚精會神,一錘一錘地敲打刀材。打磨師不動如山,一回一回地研磨刀身。武士全神貫注,一下一下地舞動打刀。
武士刀的最大特點是其刀身的弧度
無論刀的制造者,還是刀的使用者,都對武器飽含深情。而正是因為如此,武士刀才被視為承載靈魂的兵器。
中國民間有一種說法,說“中國的唐刀是武士刀的鼻祖”。
但其實對比唐代的刀具,與武士刀的差別較大。東京國立博物館的網(wǎng)站上,介紹武士刀起源于日本本土的蕨手刀,與中國古代的環(huán)首漢劍。但無論哪種,都比唐代早了不少。
從日本的古墳時代(3世紀中期—7世紀)開始,日本的鍛鐵技術和兵器的發(fā)展都開始加速,并在這個時期奠定了各種武器的基礎,包括劍、矛、弓矢、甲胄、盾等。這個時期日本的武器,具有從中國大陸和朝鮮半島傳來的風格,與之前具有日本本土特色的武器不同。
古墳時代的刀劍,除了擁有強大的作為武器的功能之外,據(jù)學者推論,在有象征性質(zhì)的儀式中,它們也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當時,奢侈華美的刀劍外裝,被認為象征著統(tǒng)治權力。這樣的刀可用于祭祀等宗教活動,或是只被指揮戰(zhàn)斗的當權者佩帶。
此時的刀劍為直的,使用時只能刺擊,而不能如彎刀般劈砍。例如古墳時代末期的金銅裝環(huán)頭大刀(小村神社藏)、飛鳥時代的丙子椒林劍和七星劍(四天王寺藏),以及正倉院所藏的奈良時代的直刀等,都是此類直刀傳世品的代表。
平安年代中期,中國和朝鮮的古劍流入日本,使得日本開始出現(xiàn)大量仿制的古刀,刀身多為直刃。這時候直刀是兵器界的主流。
而我們知道,武士刀的最大特點是其刀身的弧度。流線弧形的刀身,是由于鋼材的搭配和淬火引起的變化造成的自然彎曲。
而這個變化點,就是武士勢力崛起的平安時代末期。
平安時代末期,武家興起,武士階層權力擴張,戰(zhàn)爭開始變得頻繁,與之相伴的是武器的改變。為了適應當時的戰(zhàn)爭方式,刀的造型和性能都發(fā)生了變化。刀身曲直與橫截面形狀均發(fā)生改變,直刀開始向彎刀變化。這種變化的明確時間點無法確定,但無疑歷經(jīng)了較長的時間,在現(xiàn)在保存下來的一些刀劍中,也能看到直刀向彎刀過渡的痕跡。
隨著武士階級正式掌權,鐮倉時代開始,武士刀的鍛造也迎來了全面繁榮。
隨著武士階級正式掌權,鐮倉時代開始,武士刀的鍛造也迎來了全面繁榮。而且,隨著刀具功能作用的不斷細化出現(xiàn)了更多的分類,比如太刀、打刀、脅差、短刀等。據(jù)統(tǒng)計,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日本刀的種類,達到了26種之多。
到了南北朝時期,出現(xiàn)了利于對付步兵的大太刀,日本刀中重要的刀種“打刀”也在這個時期出現(xiàn)。此后,適合步兵作戰(zhàn)的打刀逐漸占據(jù)重要位置。 在室町時代,打刀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而無論外形還是鍛造方式都不同于刀的槍,在這個時代達到了高峰。
我們?nèi)缃裨谟耙晞】吹奖容^多的是“打刀”,較短較直,但佩戴在腰間拔刀快,主要用于陸戰(zhàn)。日語里的“刀(カタナ)”指的就是打刀。而古時候馬戰(zhàn),用得更多的是“太刀(タチ)”,比較長,更加彎,劈起來勢大力沉。簡單從長度上歸納的話,太刀 ≥ 打刀 > 脅差 > 短刀。
打造武士刀的工藝極其復雜,稍微有一個步驟出現(xiàn)差錯,意味著整個團隊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
打造武士刀的工藝極其復雜,其中稍微有一個步驟出現(xiàn)差錯,例如煅燒溫度出現(xiàn)偏差或者錘打的力度沒有把控好等,那將意味著整個團隊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
想要打造一把品質(zhì)優(yōu)異的刀,往往需要數(shù)十位分工不同的工匠通力協(xié)作長達半年以上。煉鋼、水減、鍛煉、素延、燒入、收尾、銘切等流程,每一步對溫度與火候的掌控、錘打的次數(shù)與力度等,均有著嚴格要求。
傳統(tǒng)武士刀用最純粹的鋼材做成,日本人稱之為“玉鋼”。為煉制玉鋼,冶金師把約25噸含鐵的河沙和木炭一起裝進土陶熔爐,連續(xù)冶煉三天三夜。木炭既是燃料,也是煉制鋼材的重要原料。當熔爐內(nèi)部溫度達到約1400℃,鐵礦沙和少量木炭結合生成約兩噸玉鋼。
據(jù)紀錄片《國家地理:武士刀傳奇》介紹,最高品質(zhì)的玉鋼的價格,是用現(xiàn)代工藝煉制的普通鋼鐵的50倍。玉鋼中各個部分的碳含量并不均勻,在0.5%至1.5%之間。玉鋼出爐后,老練的冶金師將原鋼摔成碎片,通過易碎程度判斷其中碳的含量。
武士刀采用兩種玉鋼。碳含量高的玉鋼硬度高,可制作鋒利的刀刃;碳含量低的玉鋼韌性強,可吸收沖擊力。單用其中一種材料做成的刀,要么容易折斷,要么不夠硬。
不少年代久遠的名刀,身處亂世顛沛流離,但只要到了大名手上,仍然會獲得珍藏。
玉鋼出爐后被送給鐵匠,通過反復捶打,讓鐵和碳更緊密地結合,同時去除雜質(zhì)。這個過程費時且單調(diào)乏味,但至關重要,因為鋼材中的雜質(zhì)會影響刀的質(zhì)量。排除雜質(zhì)后,鑄刀師把玉鋼加熱,將碳含量高的部分捶打成長長的U形。然后將碳含量低的玉鋼捶打成長條,鑲嵌進U形中央。
現(xiàn)在,特性各異的金屬都部署在了最恰當?shù)奈恢蒙?。硬度大的包裹在外面,確保能夠制成鋒利的刀刃,核心的韌性金屬則能承受更大的沖擊力。正是這兩種特性的結合,使武士刀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武器。
接著,鑄刀師給刀涂上一層黏土和木炭粉末混合的秘密材料。這樣做可以隔離部分刀刃,讓一部分比另一部分冷卻更快,并在刀上留獨特花紋。最后一步是打磨,這個工作不但需要耐心和技巧,還很容易受傷。
研磨師傅用特有的方法將刀刃磨白,露出軟硬兩種鋼交會的那條線,逐漸讓金屬的內(nèi)在美呈現(xiàn)出來。這個過程一般需要多達兩個星期。
這樣,一把武士刀才算是真正大功告成。
為武士刀更添魅力的,是其背后的歷史和傳說。尤其是作為傳世品的名刀,它們本身是歷史,也見證了日本千百年來的歷史。那些傳世名刀的逸話,至今為人們所樂道,有時是富有浪漫氣息的神妖傳說,或是充滿荒誕氣息的野史秘聞,有時又是充滿腥風血雨的戰(zhàn)爭史詩。
遠古時期的名刀,多與斬殺妖怪有關。源賴政所使用的名刀“獅子王”,傳說中他用此刀斬殺了影響天皇安眠的“鵺”,一種長著猴子的臉、貍子的身體、老虎的四肢和蛇的尾巴的妖怪。
名刀“童子切”之名,源于源賴光曾經(jīng)使用此劍斬殺妖怪“酒吞童子”的傳說。而脅差“笑面青江”則得名于淺野長政的某位家臣一天夜里斬殺了一個微笑的女鬼的故事。
其次出產(chǎn)名刀故事較多的,則是戰(zhàn)國時代了。
稱霸一方的諸侯大名,往往都有一把威震天下的武士刀。這里,并不是普通的武士刀跟著大名出人頭地,雞犬升天,而是大名隨著地位的提升,往往會有很多的機會獲得名刀。一般來說,勢力越強,越有機會獲得名家鑄造的刀。歷史上有不少年代久遠的名刀,身處亂世顛沛流離,但只要到了大名手上,仍然會獲得珍藏。
鍛造于平安年代的名刀“三日月宗近”,原本是戰(zhàn)國末期阿波三好氏家族傳家寶,后來三好三人眾(指阿波三好氏一族的3名武將)刺殺幕府將軍足利義輝后,將此刀獻給豐臣秀吉以示臣服。
“大典太光世”原本是豐臣秀吉所佩。豐臣秀吉將自己的佩刀交給前田利家,讓他去一個流傳著幽靈故事的不祥之地—千畳敷去試膽,結果什么也沒有發(fā)生,不吉利的傳言也就不攻自破。于是,豐臣秀吉將“大典太光世”作為獎賞,賜給了前田利家。
“村正”的妖刀之名,也是一段有趣的故事。村正家族是室町中期有名的鑄刀家族,打造出的刀具質(zhì)量都很上乘。在歷史上,德川家族與 “村正”似乎有著難解之怨,德川家不少人都死于“村正”的鋒刃之下。德川家康的祖父清康、父親廣忠,都是被近臣用“村正”暗殺。德川家康本人幼年也曾被村正刀割傷了手指。嫡子德川信康被織田信長賜死,劊子手使用的刀也叫“村正”。
種種蹊蹺古怪,讓德川家康斷定“村正刀是專門作祟德川家的妖物”,下令銷毀所有名叫“村正”的刀具。于是乎江戶時期,雖然村正世家的后人依然在打造村正刀,但迫于幕府壓力,再無人敢公然攜帶銘刻有“村正”字樣的刀具了。
武士刀多數(shù)時間服務于戰(zhàn)爭,近代與對外擴張侵略的軍國主義也曾勾結過,充滿“視生命如草芥”的戾氣。但在歷史上,武士刀很多時候是和信奉的“義、勇、仁、禮、誠”的武士聯(lián)系在一起。
在熱兵器、高科技戰(zhàn)爭當?shù)赖臅r代,武士刀因其優(yōu)美的設計與精湛的工藝,作為兵器藝術品繼續(xù)受到世界的敬重與珍視。
武器雖然是殺人利器,同時也是保護家人朋友,為了心中正義而熱血奮戰(zhàn)的“伙伴”,最重要的還是看使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