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榮 王紹江
(第一作者:煙臺南山學院 第二作者:龍口市農(nóng)業(yè)機械推廣站)
當前,我國葡萄栽培面積居世界第三,產(chǎn)量居世界第一。由于我國疆土跨越寒溫帶、溫帶、亞熱帶、熱帶幾個截然不同的氣候帶,復雜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形成了結構互不相同的葡萄栽培區(qū)域。僅從葡萄的栽培方式上看,基本可以分為兩大類栽培:培土埋藤防寒越冬和非埋藤防寒越冬。
針對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季溫度相對較低。以山東半島地區(qū)為例,最低氣溫有時甚至會低于-15℃,極易凍壞葡萄樹表層根系,這對于大部分品種的葡萄樹越冬不利,還會影響到第二年葡萄生長和質量、產(chǎn)量等,嚴重的情況下,葡萄樹會被直接凍死。
通常情況下,葡萄根系分解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屬于生命根系部分:一般指地表20cm以下部分,這部分根系分布深,主要作用是吸收水分,維持生命。第二部分是營養(yǎng)根系部分:這部分通常是指分布于從地表到地下20cm深度以內的根系,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營養(yǎng)。如果葡萄營養(yǎng)根系遭到凍傷等破壞,輕者花芽枯黃、瘦弱;重者因凍傷后難以完成其輸送營養(yǎng)的使命,會導致整個藤蔓逐漸枯死而絕產(chǎn)。因此在臨近冬季,寒冷地區(qū)大部分品種的葡萄就需要對其表層根系進行保護,要進行培土埋藤。
對于行種植式葡萄,一般可以在離葡萄根樁不少于30cm處開始取土、敲碎;在葡萄根樁周圍覆蓋厚度30cm以上覆蓋層,堆成斜坡,兩行葡萄間形成斷截面近似梯形或錐形溝底。
1.人工培土。在過去及機械化程度落后地域,一般是人工培土;從早期的純人力培土過度到先以簡單犁具在兩行葡萄間開溝,之后人工修整溝壟。勞動強度大,作業(yè)速度慢,培土效果也不理想。
2.機械化埋藤培土。近幾年來,經(jīng)過考察調研,山東地區(qū)已陸續(xù)采用機械化培土,尤其是對于種植面積較多的葡萄種植戶及葡萄種植專業(yè)戶,采用機械化埋藤培土,不僅減輕了種植戶的勞動強度,而且效率高,培土效果好,同時節(jié)約了勞動力,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據(jù)測算,人工培土,每畝地大約需要2~3天的時間;而機械化作業(yè),每小時即可完成2~5畝地的培土作業(yè),對比非常明顯。
3.培土機具。目前所見的培土機具主要是旋轉開溝式,其埋藤培土效果很好,廣受山東及周邊葡萄種植戶的歡迎。其基本原理是:采用拖拉機后懸掛布置形式,機架兩側傾斜對稱安裝兩組特設的動力旋轉刀具。隨著拖拉機前行,兩側的旋轉刀具將泥土旋起并分別拋向各自一側的葡萄根部,完成培土。
來年開春,隨著天氣的轉暖,經(jīng)過培土的葡萄要及時把葡萄藤周圍的土清理出來,以利于葡萄的正常生長。
人工清藤作業(yè),毋庸置疑,勞動強度大、效率太低是可想而知的。機械化清藤技術也是隨著機械化開溝培土而同步誕生的,無論是清藤效率,還是清藤平土效果都非常理想,清藤機具主要有兩類:一類是配套手扶拖拉機的后掛接式,另一類是使用中型四輪拖拉機改裝的三輪腹下懸掛式。
1.手扶后掛接式清藤機
這類機具是掛接在手扶拖拉機尾部,通過拖拉機動力輸出裝置驅動一組特設的攪龍式旋轉套件,隨著拖拉機前行將葡萄溝兩側斜坡的土分別輸送到兩行葡萄中間,完成清藤作業(yè)。這類機具不僅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價格低,而且由于大多數(shù)葡萄種植戶家里都有手扶拖拉機,并不必改裝手扶拖拉機自身結構,只需要添置一套帶有專用的動力驅動箱和攪龍式旋轉裝置的總成即可,也減少了葡萄種植戶的機具重復投資,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該機配套常見的手扶拖拉機,作業(yè)幅寬100cm~280cm內可調節(jié),適應葡萄行距130cm~300cm,作業(yè)效率2.0~2.5畝/小時,適合于葡萄種植面積較少或個體種植戶使用,同時可兼具其他溝面整平作業(yè)。
2.三輪腹下懸掛式清藤機
這類清藤機目前市面上還比較少見,它是把四輪拖拉機改裝為三輪結構,以便于拖拉機在已經(jīng)培土的錐形葡萄溝內順利行走。其基本原理是,將四輪拖拉機的前兩個導向輪改為帶有導向功能的“獨輪”結構,通過動力輸出裝置驅動懸掛于拖拉機機身腹下的兩組特殊結構的旋轉刀具總成來完成清藤及錐形溝面的整平作業(yè)。此類清藤機可選擇動力在30kw~35kw左右的四輪拖拉機改裝,作業(yè)幅寬170cm~250cm(可調節(jié)),工作效率高,3~5畝/小時,作業(yè)質量好,適合于中大型葡萄種植業(yè)戶或農(nóng)機專業(yè)戶使用。目前,該機已應用于山東半島一帶葡萄種植地域,因其作業(yè)效率高、清藤效果好而頗受歡迎。
總的來說,在我國北方較寒冷地域,或是對于“埋藤防寒區(qū)域”的葡萄冬季埋藤培土和來年春天的清藤整平是一對很有必要的作業(yè)項目,其對應的機械也是廣大葡萄種植戶頗為關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