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開封市人民醫(yī)院(475000)劉亞莉
剖宮產子宮疤痕妊娠屬于多發(fā)婦科疾病,主要因受精卵于子宮切口疤痕處著床所致。該病若不及時診療,極易引發(fā)子宮破裂,給孕婦及胎兒生命健康造成不利影響,但多數(shù)患者早期癥狀不典型,誤診、漏診率仍較高。近年來,剖宮產子宮疤痕妊娠診斷中經腹及經陰道彩超成為較多學者研究焦點。本次研究在110例剖宮產子宮疤痕妊娠患者中行經腹及經陰道彩超檢查,分析單獨與聯(lián)合診斷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8年1月~9月本院110例剖宮產子宮疤痕妊娠患者的臨床資料,均符合《剖宮產術后子宮瘢痕妊娠診治專家共識》[1]中診斷標準,經手術病理檢查確診,且資料完整。其中,年齡23~42(31.25±2.55)歲;停經時間37~68(52.04±5.02)d;本次妊娠距離前次剖宮產時間2~6(3.62±0.25)年;90例陰道少量不規(guī)則流血;血清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240.45~1205.56(750.65±48.50)U/L。
1.2 方法 所用儀器為德國西門子公司adara B超診斷儀、sequoia 512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陰道、腹部探頭頻率分別為6~14MHz、3~6MHz。先行經腹超聲檢查,檢查前叮囑患者多飲水,確保膀胱充盈。平臥位,全方位掃查下腹部橫切面、縱切面、斜切面等,探查子宮大小、切口有無妊娠囊或包塊等。隨后行經陰道彩超檢查,排空膀胱。膀胱截石位,于探頭上套一次性避孕套,涂抹超聲耦合劑,緩慢將探頭置入陰道,避免損傷陰道。探查子宮大小、子宮瘢痕處形態(tài)、妊娠囊大小等;以多普勒血流顯像檢測子宮肌壁血流狀態(tài)。由兩名經驗豐富的放射科醫(yī)師采用雙盲法共同閱片,做出診斷。
1.3 觀察指標 以手術病理結果為標準,判斷經腹、經陰道彩超單獨與聯(lián)合診斷符合情況。其中,聯(lián)合診斷時任意一檢查方法結果為異常,即可判定。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以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年齡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診斷符合率等計數(shù)資料用直接或間接χ2檢驗,以“n,%”表示。P<0.05表示有統(tǒng)計學差異。
2.1 經腹、經陰道彩超單獨與聯(lián)合診斷結果 經腹、經陰道彩超聯(lián)合診斷符合率為98.18%,高于經腹彩超(70.91%)、經陰道彩超(90.00%)各項單獨診斷(P<0.05);且經陰道彩超診斷符合率高于經腹彩超(P<0.05)。經腹彩超中,18例誤診為宮頸妊娠,8例誤診為滋養(yǎng)細胞腫瘤,6例誤診為不全流產;經陰道彩超中,7例誤診為宮頸妊娠,4例誤診為不全流產;聯(lián)合診斷中,2例誤診為宮頸妊娠。
2.2 聲像圖特征 經腹及經陰道彩超聯(lián)合檢查時,68例存在孕囊型表現(xiàn),聲像圖顯示位于子宮前壁下段肌層或下段切口處,周圍含豐富肌層血流信號;32例存在不均質腫塊型表現(xiàn),聲像圖顯示有邊界模糊、向膀胱突出的混合回聲團塊位于子宮前壁下段處,團塊內部血流豐富,且周圍環(huán)繞豐富血流;8例混合型表現(xiàn),聲像圖顯示一變形孕囊附著于子宮前壁下段切口處,且向宮腔內生長,內部及周圍有豐富血流信號的混合回聲團塊。
以往多采用經腹超聲檢查,能對子宮整體位置及情況進行探查,但該方法也存在一定不足之處,比如檢查前需保持膀胱充盈;結果易受腹部脂肪厚度、腸道內氣體、膀胱充盈度等因素影響。而經陰道超聲能克服這一弊端,檢查中無需保持膀胱充盈,可通過在陰道內置入分辨率高于腹部探頭的陰道探頭,獲得較經腹超聲檢查更為清晰的圖像及更為細微的診斷信息,以減少誤診、漏診的發(fā)生[2]。但經陰道彩超在探查子宮整體位置及情況上存在一定局限。故臨床多推薦診斷中聯(lián)用經腹及經陰道彩超檢查,以彌補不足,獲得清晰圖像,提升診斷準確性。本次研究中,本組患者經腹、經陰道彩超聯(lián)合診斷符合率高于各項單獨診斷,且經陰道彩超診斷符合率高于經腹彩超,與以往報道相符。
綜上所述,剖宮產子宮疤痕妊娠診斷中經腹及經陰道彩超各有利弊,診斷檢查中可聯(lián)合應用,并結合患者臨床癥狀、病史等,以提升診斷準確性,指導臨床治療方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