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麗宏
(慶陽市畜牧技術推廣中心,甘肅慶陽 745000)
干擾素是一種能調節(jié)動物機體免疫能力的特殊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提高免疫力,抗病毒的功能,在動物病毒性疾病防治應用中,有明顯的效果。對病毒性疾病的防治還不會產生耐藥性,對豬養(yǎng)殖的病毒性疾病防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1]。本文結合豬養(yǎng)殖實際情況,分析了干擾素在豬治療病毒性疾病的運用。
干擾素是一種生物活性物質,通過誘導動物機體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分泌提升動物的機體免疫力,能夠干擾病毒的復制,抑制病毒細胞繁殖,提升免疫力,進行抗病毒治療。根據干擾素的基因組成和蛋白功能的不同進行分類,不同組別的干擾素的具體不同的作用和功效,在具體的應用中需要加以鑒別。干擾素對豬疾病防治主要是通過結合病毒表面受體,抑制細胞蛋白,不同于其他的直接針對病毒本省的藥物治療。通過應用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制品對豬病毒性疾病能夠進行有效的防治[2]。
首先干擾素具有直接的抗病毒效用,抑制病毒繁殖。干擾素作用于生豬體內病毒表面受體,經過一定的生物化學過程合成抗病毒蛋白,抑制豬體內的病毒多肽鏈合成,干擾豬體內的病毒生長和繁殖,達到抗病毒的目的。其次,干擾素通過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來防止豬生病,干擾素可以增強免疫力,調節(jié)豬機體的免疫自穩(wěn)能力、降低豬的免疫應激反應。再次,干擾素具有的抗菌作用,通過化學和生物反應抗菌。下調轉鐵蛋白受體、減少細菌供鐵量或通過誘導產生內源性NO對細胞中細菌生長起到抑制作用。同時,還可以增加單核巨噻細胞的吞噻小體使溶酶體溶解細菌[3]。最后干擾素還具有阻礙寄生蟲繁殖的作用,因為抑菌作用,阻礙寄生蟲的繁殖,干擾素在激活豬體內的巨噬細胞后,活化的巨噬細胞能夠抑制病原體,破壞寄生蟲的繁殖。
經過臨床應用研究,干擾素對豬的傳染性胃腸炎、腹瀉、輪狀病毒、藍耳病以及口蹄疫等病毒性疾病的防治具有明顯效果。干擾素還能夠協同轉移因子進行用藥,治療免疫抑制性疾病。
現階段,運用干擾素治療豬病毒性疾病的多是原核表達或酵母表達產品。這類產品與天然產物結構有所不同,生產工藝煩瑣。想要提升干擾素的活性,需要模擬干擾素的空間結構。干擾素在進入生豬體內5min便可讓機體形成抗病毒環(huán)境產生抗病毒蛋白,并在5h達到高峰,對豬體內的重復病毒在3周內都具有抵制效果,在運用干擾素治療豬病毒性疾病時需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首先,因為干擾素的使用能夠抑制病繁殖,所以也會抑制弱毒性疫苗的注射效果。如果需要使用干擾素治療豬的病毒性疾病,在注射后96h內不能對豬注射弱毒性疫苗。其次,想要確保干擾素的使用效果,需要對注射液進行徹底滅菌,也可以用生理鹽水對干擾素進行稀釋。最后,干擾素在使用時不能就行二次解凍,在解凍后需要立即使用。另外在使用干擾素進行病毒性疾病治療時,還可以與其他藥物搭配使用,能夠有助于提高治療療效。在對患豬進行疾病治療時,可以用干擾素配合轉移因子來提升病毒性疾病治療效果。當患豬的機體組織受傷嚴重,單純使用干擾素難以達到治療的理想效果[4]。
在臨床中運用干擾素進行豬病毒性疾病防治,能夠調節(jié)豬的機體免疫力,使豬恢復較好的生長狀態(tài)。在具體的應用中,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控制:第一,在進行病毒性疾病治療時,搭配使用其他藥物提升治療效果,在治療豬輪狀病毒、傳染性胃腸炎和腹瀉時,用雙黃連注射液搭配干擾素進行注射治療,連續(xù)用藥三天,每天一次。在進行豬口蹄疫疾病的治療時,可以配合使用轉移因子,或同復方林芝多糖注射液共同使用,間隔時間和使用天數同上。在治療豬藍耳病時,可以配合使用具有抗病毒效果的中藥,每天3次,每次0.1mg。第二,在對豬注射干擾素治療病毒性疾病4d內,不能對豬進行其他種類的疫苗接種。避免弱毒類活性疫苗和干擾素混合注射,降低干擾素的抗病毒治療功效。第三,板藍根、柴胡及黃芪等中藥材同干擾素在配合使用能夠很好的提高治療效果。第四,在運用干擾素進行病毒性疾病治療時,要注意對藥物的科學使用,避免不合理使用稀釋干擾素降低治療的效果。在實際應用時,禁止使用酸堿性溶液及葡萄糖鹽水,可以使具有滅菌功能生理鹽水對干擾素進行稀釋,保證干擾素的使用效果。第五,對干擾素解凍融化后要一次性使用完畢,藥物殘留會影響藥物的使用情況,干擾素在解凍后無法再次進行冷藏[5]。
運用干擾素進行豬病毒性疾病的治療能夠獲得明顯的效果,并且不會產生耐藥性。雖然干擾素治療病毒性疾病的效果顯著,但要想達到理想的治理效果,需要合理搭配其他藥物進行科學注射,在病毒未完全擴散前對患豬進行及時治療。在實際的生產中,想要在規(guī)?;B(yǎng)殖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需要對患有的病毒性疾病的豬科學合理的運用干擾素,做好豬的疾病防治工作,保障生豬養(yǎng)殖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