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珍
(青海省大通種牛場,青海大通 810102)
在牦牛養(yǎng)殖當中,良好的品種是保證養(yǎng)殖效益的關鍵,也是保證肉品質量的重要方式。在現今各地積極發(fā)展畜牧業(yè)的背景下,即需要能夠積極做好牦牛改良育種技術的應用,不斷提升地區(qū)牦牛養(yǎng)殖的產量與質量。
2.1.1 育種公牛
在牦牛養(yǎng)殖當中,對于種公牛的選育十分關鍵。具體來說,在實際公牛選育中,需要做好血統(tǒng)與本身兩項原則的把握:第一。血統(tǒng)。即是對牦牛的父母進行觀察,要求母牛體大、產奶多、馴和且已經生產2胎以上。公牛方面,要具有較多的后代與毛量;第二,本身。即是對目標牦牛的體型外貌進行觀察,要求具有寬額頭、寬角間距、眼睛有神、嘴巴寬、尾毛多、前肢挺立、后肢彎曲有力的特點。對于優(yōu)良的種公牛來說,在3~4歲齡定選之前,還需要在1、2歲時進行兩次的初選。在品種選擇完成后,需要能夠在母牛群當中進行試配,如果存在不合格的情況,即需要及時進行淘汰處理[1]。
2.1.2 選育母牦牛
在牦牛品種改良當中,對于母牦牛的遴選同樣是一項重點工作,需要能夠結合實際繁育情況進行選育。通常來說,對于4~5歲齡的牦牛,如果已經不產犢牛則可以進行淘汰。而對于3~4年長期產犢的母牛也可以淘汰。此外,對于母性差、帶犢牛困難的也需要進行淘汰處理。
2.1.3 犢牛選育
由母牦牛帶犢牛,犢牛能夠全天跟著母牛進行哺乳培育。在犢牛生長到6月齡時,即可以對其進行斷奶處理,之后再根據犢牛的體質情況進行放牧管理。
2.2.1 自然交配
對于在自然交配當中引進的公牛,需要保證其在適應能力方面具有較好的表現,在引種后能夠同本地環(huán)境進行良好的適應。如使用黃公牛,可以選擇過渡地帶品種,而對于雜種黃公牛,則最好分別由黑白花奶牛以及本地黃牛血統(tǒng)。
2.2.2 人工授精
雜交是對牦牛品種進行改良的重要舉措,在該方式當中,需要能夠對優(yōu)質凍精精液進行選擇。在人工授精當中,將涉及到試情、選用、放牧、配種等多個環(huán)節(jié),還具有解凍、檢查與輸精等工作,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十分關鍵,也因此成為了一個整體,如果其中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則將會對最終的雜交質量產生影響。對此,在該項工作當中即需要能夠做好重點把握,嚴格按照規(guī)定進行,保證處理的及時、準確。除此之外,也需要能夠做好輸精人員的技術培訓工作,使其能夠掌握輸精規(guī)范要求,對于早先選好的參配母牦牛,則需要選擇專門的人員做好看護。對于試情種公牛,要做好其養(yǎng)護管理工作,保證在輸精質量方面能夠滿足要求。在此過程當中,也需要對牦牛的發(fā)情情況做好鑒定,結合實際安排時間輸精,對受孕母牛做好管理工作,以此對舒適的繁育環(huán)境進行營造,最大程度減少對牛產生的不良應激[2]。
在實際牦牛品種改良當中,無論選用的是何種方式,在進行雜交繁育優(yōu)化的同時,做好選育配種技術的應用推廣也十分關鍵,同時要通過改良技術的優(yōu)化應用獲得更好的品種繁殖效果。具體來說,需要從以下方面做好控制:
為了能夠更好的做好良種推廣工作,對縣市、鄉(xiāng)鎮(zhèn)服務體系進行建立健全,即需要在責任目標明確的基礎上做好品種改良推廣政策的制定,根據既定程序做好落實。要做好新品種的推廣宣傳工作,通過深入群眾、單頁發(fā)放、技術講座等方式向民眾做好改良新方法、新技術特點與優(yōu)勢的宣傳,在使其對以往觀念良好轉變的基礎上做好新技術推廣,以此在發(fā)展當中獲得更好的效益。同時,要積極推廣“三元雜交”技術,通過該技術保證養(yǎng)殖品種始終具有快速的生長速度,對改良品種質量切實提升,以此實現肉牛養(yǎng)殖效益的增強。在推廣服務體系當中,同時也需要能夠做好技術引領,從技術操作、科學思維、宣傳、操作等方面加強配套服務,保證能夠獲得好的養(yǎng)殖效益。
在牦牛品種改良過程中,做好凍精質量的把握十分關鍵。對此,即需要能夠從以下方面做好控制:第一,對于所引進的凍精,需要保證能夠來自優(yōu)質的生產廠家,對種牛譜系做好查看,對品種進行定期的更換,避免存在近親繁殖情況;第二,對引進品種的數量進行增加,使新品種能夠獲得廣泛的應用。同時對大戶的示范帶動作用充分發(fā)揮,結合實際情況在當地選擇2-3個大戶進行示范推廣,做好品種改良工作;第三,加強同屠宰加工廠、合作組織同經紀人的聯系,對彼此之間所具有的紐帶互通關系進行充分的發(fā)揮,做好品種改良產銷一條龍體系的完善,以此形成良好的營銷局面[3]。
在牦牛品種改良當中,還需要做好以下問題的注意:第一,對授精站進行合理的設置,在具有較大養(yǎng)牛密度、交通便利區(qū)域做好配種站的設置,保證室內具有合理的布置特點,且具有整齊的擺放特點,做好相關設備、器械的清潔;第二,做好母牛外陰的清潔工作,做好消毒處理,保證在無菌的環(huán)境下操作。在輸精完成后,要在做好器械清洗、消毒后再繼續(xù)使用。
在上文中,我們對牦牛改良與育種技術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在實際牦牛養(yǎng)殖過程當中,即需要能夠充分做好技術重點的把握,在做好牦牛品種改良的情況下進一步提升牦牛養(yǎng)殖的質量與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