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朝輝
(河南省西平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河南西平 463900)
豬壞死桿菌病是一種分布廣、感染率高的慢性傳染病,主要呈散發(fā)、很少出現地方性流行。在豬的生長過程中,壞死桿菌病是豬養(yǎng)殖中常見的一種疾病。一旦患有壞死桿菌病,病豬將會出現壞死性皮炎、食欲下降、精神不振、毛色暗淡等各種癥狀,嚴重時將會直接引發(fā)病豬死亡。因此需要通過積極明確豬壞死桿菌病的誘發(fā)原因,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臨床診療,以便能夠有效預防豬壞死桿菌病的發(fā)生。
豬在生長的過程中如果缺乏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將會大大增加其患有壞死桿菌病的幾率。例如當豬舍結構簡陋,采光不足時,將會使得豬舍內部溫度較高且環(huán)境過于潮濕,此時在這豬舍中將極有可能滋生大量病毒、細菌等,進而導致豬患有皮膚病?;加衅つw病的病豬通常會伴有皮膚瘙癢等癥狀,為了有效止癢,病豬將會不斷摩擦豬舍內部的墻壁,由此容易導致病豬皮膚潰爛進而感染壞死桿菌。
飼養(yǎng)管理不當同樣也是誘發(fā)豬患有壞死桿菌病的一大重要因素。譬如在放養(yǎng)豬的過程中,如果管理人員未能對斷乳后的豬進行科學分群,使得同一豬圈中有不同窩的小豬仔,則在喂養(yǎng)時不同窩的小豬仔之間極有可能出現相互啃咬的情況,從而導致豬的皮膚出現損傷,為壞死桿菌進入豬的皮膚創(chuàng)口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最終導致豬患有壞死桿菌病。另外,在飼喂過程中如果管理人員未能注重在豬的飼料中適當添加微量與礦物質元素,則不僅容易影響豬的機體健康,同時也會大大降低其自身抵抗能力與免疫能力,使得豬患有壞死桿菌病的可能性大幅提升。
如果豬本身患有傷寒沙門氏菌,則其腸道黏膜將會受損,進而為豬患有壞死桿菌病大開方便之門。不僅如此,高產多胎母豬在懷孕的后期階段,如果其肚子與乳頭長期與地面相接觸,同樣也會導致母豬乳頭受損,在乳頭創(chuàng)面位置處易感染壞死桿菌。而在哺乳時小豬仔在吮吸母豬乳頭的過程中也容易因此而感染壞死桿菌。此外,母豬在分娩時其乳頭等部位的粘膜容易受損,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患有壞死桿菌病的概率。而在閹割小豬時如果操作人員未能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要求操作,缺乏相應的消毒處理等同樣也會導致豬患有壞死桿菌病。
在對豬壞死桿菌病進行臨床確診時,工作人員可以直接根據病豬的臨床癥狀進行判斷。根據筆者觀察,通?;加袎乃罈U菌病的病豬會出現皮膚及皮下組織壞死的癥狀,尤其多發(fā)于仔豬與育肥豬中,病豬的頭部、耳部等位置的皮膚以及相關組織容易出現壞死潰爛的現象。在發(fā)病初期,病豬局部皮膚會出現輕微紅腫并伴有瘙癢的癥狀,此時其患病皮膚將會出現一層可剝離、接觸時表面堅硬的干痂。但干痂下方的深層組織將會隨著病豬病情逐漸嚴重而出現嚴重的壞死情況。另外部分病豬在患有壞死桿菌病時,會出現“白喉”的癥狀,在發(fā)病初期病豬會出現體溫迅速升高、食欲下降等癥狀,同時伴有口腔粘膜紅腫、齒齦潰瘍等,將偽膜撕下之后肉眼可見顏色為淡黃色的化膿性壞死灶,并散發(fā)刺鼻的惡臭味道。此外,也有部分患有壞死桿菌病的病豬,其鼻軟骨以及粘膜表面位置處會出現化膿的情況,如果此時病豬出現呼吸不暢等癥狀,則極有可能表面此時病變已經轉移至病豬的支氣管處,在短時間內病豬將會因無法呼吸導致死亡。根據病豬的相關病癥,獸醫(yī)可對病豬是否患有壞死桿菌病進行診斷。
而為了能夠有效增強豬壞死桿菌病的臨床診斷正確性,獸醫(yī)還可以通過選取病豬患病皮膚與健康皮膚的交界位置處的皮膚,將其制作成抹片并按照1:1的比例將酒精和乙醚進行相互混合后,利用這一混合液對抹片進行固定。隨后需使用堿性美藍或是堿性復紅-美藍等對其進行染色處理。此時獸醫(yī)通過利用顯微鏡檢查,可從抹片中觀察得到呈現為佛珠狀的長絲形菌體或是細小桿菌,此時即可確診病豬患有壞死桿菌病。
對于已經確診患有壞死桿菌病的病豬,在對其進行臨床治療時,針對存在壞死性皮炎癥狀的病豬。獸醫(yī)需要先將病豬的壞死組織徹底清除干凈,而后將適量高錳酸鉀或是大黃石灰末填塞其中。獸醫(yī)也可以在病豬壞死組織被清除干凈的位置均勻涂抹一層抗生素軟膏,或直接在病豬的壞死部位每天滴一次濃度適量的甲醛溶液,直至病豬無繼發(fā)性感染即可停止治療。對于出現壞死性口炎的病豬,在對其進行臨床治療時,獸醫(yī)可使用濃度為0.1%的高錳酸鉀對病豬口腔進行反復沖洗,待完全沖洗干凈后再將濃度為10%的氯霉素酒精溶液或是碘甘油噴涂在病豬口腔患處,每日早晚各進行一次直至病豬徹底恢復健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患有壞死桿菌病的病豬病情較為嚴重,則獸醫(yī)應當按照每kg體重25mg的計量,每日早晚各對病豬進行一次氯霉素針劑的肌肉注射,連續(xù)注射四天,此時病豬的病情將會出現明顯好轉。此外,獸醫(yī)也可以根據病豬的病情嚴重程度,選擇采用每kg體重30mg的計量,在使用濃度為5%的葡萄糖注射液將磺胺嘧啶鈉針劑進行稀釋處理后,每日早晚各對病豬進行一次靜脈注射,連續(xù)注射3d直至病豬病情出現顯著好轉。
綜上所述,生長環(huán)境不良、缺乏科學合理的飼養(yǎng)管理以及豬自身患病等均是導致豬患有壞死桿菌病的誘發(fā)因素。獸醫(yī)通過結合病豬病癥、結合實驗室檢驗等方式對病豬壞死桿菌病進行確診后,需要根據其具體病情及其嚴重程度,采取行之有效的臨床治療措施,以便可以盡快幫助病豬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