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魚
90后北漂女孩余元,無意間在網(wǎng)上看到一位美國家庭主婦的演講而深受啟發(fā)。于是,余元辭掉了薪水不錯的外企工作,和男友開始踐行“零浪費生活”。結(jié)果,他們3個月內(nèi)只產(chǎn)生2小罐垃圾,讓人驚嘆不已。
2018年1月21日,余元在北京開起了中國首家致力于倡導(dǎo)“零浪費無包裝”的商店。打拼了1年,這種全新的生活理念影響了更多的人。
本文主人公
今年27歲的余元,出生在武漢郊區(qū)一戶普通農(nóng)家,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余元是個聰明的女孩,獨立、上進又自強。她覺得,年輕就應(yīng)該出去打拼,既可以接觸到新鮮事物,又能擁有一技之長,得到更多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
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夢想,17歲時余元便輟學(xué)了。她偷偷買了張火車票來到北京,從此做起了一名北漂。她從普通文員做起,通過努力,后來進入一家外企做了一名白領(lǐng)。
2014年,在一次聚會上,余元結(jié)識了英國小伙Joe。Joe學(xué)法律,有自己的公司。情投意合的他們不久后成了一對甜蜜、幸福的情侶。
當(dāng)時的余元租住在北京一間15平方米的出租屋里。收入不菲的她喜歡購物,但隨著買來的物品越來越多,狹小的房間里常常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一次,余元在網(wǎng)上看到了一個視頻,講的是一個美國家庭(Bea Johnson一家四口)的零浪費生活。讓她感到震驚的是,他們?nèi)?年的垃圾只有1小罐子。Bea Johnson深有感觸地說:“人類把垃圾丟掉,讓它們從眼皮底下消失了,但垃圾最終還是存在于地球上,以另一種形式——有毒或污染的物質(zhì),返回土壤和空氣中。而人類要打破這一循環(huán),首先要從‘拒絕你不需要的物品開始?!边@段話讓余元深受啟發(fā),她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是不是過得太浪費了?這個視頻,讓她的生活從此發(fā)生了變化。
2016年春節(jié),余元從老家武漢過完年回到北京,房東突然通知她,房子要賣掉了,讓她兩周之內(nèi)從出租屋里搬出去。
余元既生氣又無奈。在收拾東西時,她發(fā)現(xiàn)房間里幾乎每個角落,都塞滿了各種各樣的物品,有的甚至從來沒有用過,光衣服就有上百件。她一邊收拾東西,一邊感嘆:“買了那么多衣服和物品,我自己都忘記了?!彼蝗幌肫鹆酥翱吹降哪嵌瘟憷速M視頻,決心要改變自己的生活。
搬到60平方米的新家后,余元只把之前的十分之一物品帶了過來,絕大多數(shù)物品都處理掉了。自此,她的“零浪費生活”正式開啟。
新家里的家具,都是她從二手市場淘來或者是撿來的。
一件曾經(jīng)發(fā)生的小事,讓余元記憶猶新。一天早上,她在隔壁小區(qū)的垃圾堆里看見一把紅色的躺椅,沒有任何損壞,唯一的缺點就是布套上有一點油漬。余元很心動,想撿回家但又有些不好意思。結(jié)果一整天她都惦記著那把躺椅,直到晚上11點下班后還是沒忍住,跑去把它撿回了家。將椅子洗干凈后,她把它擺放在家里,用著很舒心。
還有一雙皮鞋,是她出差到英國,在市集上花4元錢買的,一直都穿著。余元還把很多自己用過的、朋友用過的瓶瓶罐罐洗干凈,裝干果或調(diào)料,重復(fù)利用。
“零浪費生活”讓余元感到越來越充實。在她的影響和帶動下,男友Joe表示要和她一起過“零浪費生活”。
能不能將“零浪費生活”當(dāng)成一份事業(yè)來做呢?可以讓更多人接觸到這樣的生活理念。余元覺得有夢就要去勇敢追求,哪怕沒有成功,但至少嘗試了,并為之努力了,這何嘗不是她夢想的人生呢?在男友的支持下,2017年1月,余元注冊了公司——THE BULK HOUSE。7月,公司還沒有開始運營,余元和男友就雙雙辭職。
為了更好地踐行“零浪費生活”,他們給自己劃定了幾條不能觸碰的紅線:不點任何外賣,不用任何塑料瓶、塑料袋,盡最大可能減少垃圾。有時特別忙去外面吃飯,他們也不用飯店提供的一次性餐具,而是帶著自己固定的餐具。
生活中,他們從來不浪費食物。比如殘留的蔬菜葉子和根部,他們會單獨放在一個小盆里,然后放進冰箱儲存著,留下來做黑金土肥料。
除了對食物殘渣做合適的處理,他們還給生活定了兩個原則:一是不再購買帶任何包裝的商品或食材;二是不使用一次性制品。
每次出門去市場買菜,他們都會自帶尺寸不同的布袋子。有一次,余元和男友帶的布袋子不夠了,在買干果時,她拒絕了老板遞來的塑料袋,突然靈機一動,直接脫下上衣當(dāng)布袋裝干果。這一幕,讓干果店老板覺得非常好笑。當(dāng)明白了余元的用心,對方不禁連連點頭。
自從“零浪費”進入他們的生活,兩個人既自律又快樂。外出時自己帶水壺喝水,水不夠,就去快餐店、銀行、咖啡店免費打水。在他們眼里,辦法總比麻煩多。此外,余元還開動腦筋,平時個人護理方面的用品她都親手制作。她用的原料都是天然無添加的,不會產(chǎn)生多少垃圾。
這些還不夠,就連在生理期使用的衛(wèi)生巾,余元都找到了替代品。一次,余元在網(wǎng)上看到一種能反復(fù)使用12年的衛(wèi)生巾,可水洗,每次只需要用熱水消毒3~5分鐘就能循環(huán)使用。她很快就淘來了,特別好用。
8月的一天,余元和男友提起她看過的那個視頻,“零浪費生活”的創(chuàng)始人 Bea的家庭1年內(nèi)只產(chǎn)生了1小罐垃圾。聊著聊著,她突然萌生一個念頭,向男友提議:要不我們也做一次嘗試:在滿足日常生活的情況下,3個月的時間里,我們看看最少能產(chǎn)生多少垃圾。對于這個嘗試,兩個人都興奮不已,躍躍欲試。
經(jīng)過努力,3個月內(nèi),他們生活產(chǎn)生的垃圾僅有兩小罐。讓人覺得太不可思議了!
踐行“零浪費生活”1年多,他們最直接的感受是,花錢再也不大手大腳,盡管沒有收入來源,但他們的生活品質(zhì)并沒有下降,反而充滿了趣味,內(nèi)心也覺得更加富足,更加充實。
Bea Johnson是零浪費的創(chuàng)始人,也被余元視為偶像。她做夢都沒想到有一天會和偶像見面。
那是2017年10月,余元從網(wǎng)上得知Bea Johnson將來亞洲做分享,目的地有日本、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等。于是,余元嘗試性地給Bea Johnson發(fā)了一封郵件,邀請她來北京做分享。原本余元也沒抱什么希望,沒想到Bea Johnson居然隔天就回了郵件,并接受了邀請。余元激動得跳了起來。
2017年12月21日,Bea Johnson在北京三里屯舉行的“零浪費分享會”正式開始。只有100個座位的場地,來了近140人。Bea Johnson熱情洋溢的“零浪費生活”分享,讓聽眾意猶未盡,大為贊賞。
受Bea Johnson北京行活動的鼓舞,不久,余元和男友在北京朝陽區(qū)的一個商業(yè)區(qū)租了一個17平方米的店面。經(jīng)過緊張籌備,2018年1月21日,由余元創(chuàng)辦的中國大陸首家零浪費無包裝商店——THE BULK HOUSE開業(yè)了。
起初,余元遭到了不少人的質(zhì)疑:“你們做這個能賺錢嗎?”“放著好好的白領(lǐng)不當(dāng),異想天開開這樣的商店,會有人來嗎?”面對各種不理解,兩人相互鼓勵。余元堅定地說:“人生有夢,就要努力去追求,不要一味地計較成功與否,我更看重過程的美好和心靈的安寧?!?/p>
他們將小店布置得干凈、整潔。這里的商品全都是實用、環(huán)保、天然、有機的,以不銹鋼制品、實木制品、純天然手工、有機棉,以及天然洗護用品為主,其中大部分商品可以被重復(fù)利用,少部分在不能重復(fù)利用后可自然降解為大自然中的一部分。商品看上去樸實無華,但靈巧耐用、綠色環(huán)保。比如,有可降解竹牙刷、100%有機純棉網(wǎng)兜、天然手工皂……
另一個小小的角落里,他們開辟了二手物品交易區(qū),擺放著余元和Joe從世界各地搜羅來的各種二手物品。上世紀(jì)80年代的皮手套和來自德國的皮手套擺放在一起,透露著年代特有的質(zhì)感。
店內(nèi)還有一處特別的存在——二手物品共享區(qū)。這個區(qū)的設(shè)立,還要從一個小故事說起。一次,余元的一個好朋友因為搬家,留下許多閑置物品,有很多是七八成新的。朋友要把它們當(dāng)垃圾扔了,余元靈機一動,對朋友說:“都給我吧,扔出去浪費了,我想辦法讓它們物盡其用。”
之后,余元在店內(nèi)設(shè)定了這個二手物品交易區(qū)。這個區(qū)域的所有物品都可以免費拿走,大家也可以將家中不需要的衣物、書籍等物品放在共享區(qū),供其他喜歡的人免費拿走。共享區(qū)內(nèi)有一條基本的原則:只拿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2018年6月的一個下午,店里來了一位聾啞顧客。她剛走進店里就用手勢比劃著向余元咨詢:“二手物品共享區(qū)里的東西真的是免費的嗎?”因為無法用手語溝通,余元就在電腦上打下她這么做的緣由和目的。顧客看完很開心,后來很滿足地找到了自己需要的物品,興高采烈地走了。那一刻,余元想:快樂就是這么簡單。
店內(nèi)的所有家具幾乎都是二手的,一個撿來的木頭箱子放在店中央當(dāng)茶幾,擺放著小件商品。顧客走累了,可以坐在撿來的那把椅子上休息。
顧客走進“零浪費無包裝商店”,起初是因為好奇,喜歡問的問題是:“你們這是做什么的???”“你們這些產(chǎn)品都是用廢棄物品做的嗎?”“什么是零浪費呢?”
這時,余元和男友會熱情地向顧客講解,對商品做介紹,傳達“零浪費生活”的理念??粗櫩蛶е矚g的商品開心地離開,他們內(nèi)心十分滿足,更多了一份自豪感。
如今,在他們的影響和帶動下,身邊的朋友和一些顧客漸漸喜歡上了“零浪費生活”,他們開始拒絕點外賣,出門購物自帶布袋和水壺……
有一個北影畢業(yè)的女孩是店里的常客,閑暇時,喜歡到這里轉(zhuǎn)轉(zhuǎn)看看。一次,余元問女孩:“你嘗試‘零浪費生活后最大的變化是什么?”女孩想了想說:“我覺得生活變得簡單了,每天不用再為更多的選擇去糾結(jié)?!辈粏螁问沁@個女孩這么說,余元也詢問了其他朋友,大家都深有感觸,零浪費讓生活變得簡單而高效。
余元還加入了“1%地球稅”活動,將產(chǎn)品售出的1%收入捐獻給這個組織。如今,她經(jīng)常去學(xué)校和企業(yè)分享“零浪費生活”的理念和使用心得,舉辦討論會,參加有機市集。前不久,她受邀去青海三江源德迦零廢棄中心,教當(dāng)?shù)氐哪撩窈蛯W(xué)生用簡單的原材料制作護膚品、牙膏以及天然皂等。令她驚喜的是,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們,對于環(huán)境保護和有機生態(tài)有自己樸素的理解和堅持。
對于未來,余元這樣說:“我希望能夠做更多意義深遠的事情,能夠影響更多人,讓‘零浪費生活被越來越多的人倡導(dǎo)和實施。我相信,地球?qū)兊酶用篮茫澜缫矔錆M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