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梅
(遼寧省喀左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遼寧朝陽 122300)
對于養(yǎng)豬農戶和企業(yè)來講,豬呼吸道疾病為常見病癥,有多種致病因素。而該種疾病發(fā)展迅速,將導致豬群生長緩慢、死淘率高,給養(yǎng)豬業(yè)帶來較大經濟損失,一旦流入市場還會傳播到人身上,威脅民眾健康。因此,需要采取科學方法加強豬呼吸道疾病的治療,實現疫病的有效防控。
想要采取科學方法實現豬呼吸道疾病的及時治療,還要掌握常見的幾種呼吸道疾病及其病因,以便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目前,常見豬呼吸道疾病包含傳染性萎縮性鼻炎、豬流感和偽狂犬病等。其中,萎縮性鼻炎屬于鼻腔內感染癥,支氣管敗血波氏桿菌是主要致病菌,傳染性和發(fā)病率較高,死亡率較低。感染后,豬會出現咳嗽、打鼾等癥狀,后期鼻鏡周圍產生褶皺,體重逐步減輕。豬流感主要由豬流感病毒引起,發(fā)病率較高,死亡率不是很高,初期豬會出現體溫突升、食欲不振等問題,集中在一個角落,不愿意走動。后期鼻孔分泌清澈鼻液,后期變濃稠,夾雜少量血絲,豬呼吸加快、咳嗽,消化不良。偽狂犬病在氣溫較低時易發(fā),為急性傳感染病,仔豬容易感染,發(fā)病率和死亡率較高。以上疾病產生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季節(jié)環(huán)境變化影響,如秋冬季節(jié)空氣中粉塵顆粒較多,病原體得以快速傳播,就會引發(fā)細菌性繼發(fā)感染。另一方面,豬呼吸道疾病以空氣傳染方式傳播,以支原體、冠狀病毒為主要致病菌,在空氣中大量存在,因此傳染性較高。此外,未能做好溫濕度管控和豬舍消毒,導致大量細菌滋生,也是導致疾病發(fā)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實際治療豬呼吸道疾病時,需要先根據臨床癥狀完成疾病種類初步判斷,然后通過病理學分析和實驗室診斷確診,查找疾病發(fā)生原因。根據病豬情況,需要完成有代表性的病豬選擇,通過解剖檢測確定致病原因。通過病理學分析,確認病變部位是否集中在呼吸道,可以實現呼吸道疾病判斷。完成典型病料采集后,可以利用格革蘭氏染色劑進行病灶涂片染色和鏡檢,完成致病菌篩選和培養(yǎng),確定致病原因。
根據致病原因,可以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在選擇藥物前,需要開展過敏反應試驗。針對傳染性萎縮性鼻炎等由病菌引起的豬呼吸道疾病,常用藥包含土霉素、阿莫西林、泰妙菌素、恩諾沙星和替米考星等,還要以適當比例摻加到飼料中。此外,也可以選用板藍根注射液、金銀花注射液等藥品,前者劑量為0.1ml/kg,后者為0.2ml/kg,需要加轉移因子實現混合肌注,每日一次,連續(xù)使用3~4d。針對豬流感等由病毒引起的傳染性呼吸道疾病,尚未研制出特效藥,主要需要實現繼發(fā)感染的預防,可以采用中西藥聯合治療方案。具體來講,就是在豬群飲用水中添加98%的鹽酸馬林胍粉劑,按照100g兌水1000g的比例進行添加。針對病情嚴重的,可以人工灌服,每次50ml。采用的中藥包含疚麻黃、水牛角、赤芍、瓜蔞各30g,杏仁45g,生石膏20g,生大黃15g,水煎后灌服,每天一劑,一個療程五劑,能夠起到抗病毒、疏散風熱、止咳化痰的作用。連續(xù)治療7d,可以初步見效。
在治療期間,還要加強病豬觀察和體質監(jiān)測,確定藥物起效情況,一旦發(fā)現病癥嚴重需要加重藥劑。針對產生耐藥性的病豬,需要進行藥物品種更換。在治療過程中,也可能出現病毒變異,因此需要觀察患病豬康復情況。如果無法緩解疾病,需要實現多種藥物聯合注射,并且加用抗病毒類藥物。針對不吃料的病豬,需要在下午進行復合維生素B注射液的肌注,按照0.1ml/kg的劑量,每日1次,連續(xù)注射兩天。同時,在飲用水中添加營養(yǎng)物質,按照1t水800g電解質多維、600g葡萄糖粉、400g溶菌酶、200g維生素C、800g黃芪多糖粉的比例進行添加。針對嚴重氣喘的病豬,可以按照0.1ml/kg劑量肌肉注射冰蟾熊膽注射液,每2日1次,連續(xù)注射2次。
為防止健康豬感染疾病,還要實現病豬分群,將健康豬與病豬分離開來的基礎上,將發(fā)病初期、病情嚴重的豬分別放置,并對瘦弱豬進行特殊照顧。完成豬群分離時,應加強飼養(yǎng)密度控制,并加強衛(wèi)生管理,確保豬舍糞便得到及時清理。針對尚未發(fā)病的豬群,需要在飼料中添加強力霉素等藥物實現疾病預防,必要時需要注射疫苗,并定期觀察是否有豬患病,一旦發(fā)現需要及時隔離。在豬舍管理方面,需要加強換氣頻率,同時結合氣溫變化進行豬舍溫度控制,使豬舍保持干燥,以免病毒蔓延。針對無法治愈的病豬,還要及時處理,避免疾病傳播。此外,需要加強豬舍消毒管理,定期噴灑84消毒液,在病豬舍與健康豬舍之間穿行需要經過嚴格消毒,繼而實現疾病的有效防控。
在豬呼吸道疾病治療方面,需要結合實際情況明確病因,從而提出科學治療方案,保證病豬治療效果。在此基礎上,需要加強觀測,實現病豬病情有效控制,然后通過嚴格防控實現疫病有效控制,避免疾病持續(xù)傳播,繼而有效減少養(yǎng)殖戶的經濟損失。